百书楼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518章 听课团即将到来

第518章 听课团即将到来


陈凡正在如火如荼搞着学校建设的时候。

许久不见的县学教谕张邦奇登门拜访。

这个老例监,再次见到陈凡的时候可没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嚣张”了。

陈凡如今中了举人,已经不在州府县学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所以再见陈凡,老例监很是客气:“陈解元!”

“张先生!倒是有些日子没见,你那养马的事情?”

张邦奇苦着脸摇了摇头道:“北马还是不适应南方,太仆寺送来的马,已经死了二十多匹。”

陈凡诧异道:“怎么回事?”

“陈解元推荐来的那些人,养马倒是用心,其中不少也颇擅养马,还是老问题,北方实在受不了江淮地区的气候,生病的不少。”

“马种问题啊,那就没办法了!”

现在杨廷选已经调走,俞敬倒是挺配合马政,但太仆寺自己的问题,地方上再怎么配合也没用。

“这次来,倒不是为了养马的事情!”

“哦?”

张邦奇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道:“陈解元,你也知道,老夫跟车大人一样,都是宁波人……”

“嗯!”

“事情是这样,老夫家乡宁波,往年参加乡试,每年都有大几百,乃至上千,每一科乡试,宁波在浙江是除了杭州府外,登榜人数最多的。”

“但是今年……”张邦奇有些难堪道:“但是今年宁波府登乡榜的人数,只有二十多人。”

陈凡问道:“往年是多少?”

“之前最少的一科也有三十八人。”

陈凡点了点头:“那张先生的意思是?”

“恰好车大人跟知府戴继本是旧识,我又在车大人幕中多年,故而跟戴知府相熟!”

“戴知府马上就是还有三年,便是九年考满,若是不能在大计中获得上上的考语,恐怕宦途就要艰难了。”

陈凡疑惑道:“不是,学老先生,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到底想说什么?”

“戴知府怕三年后,本府乡试登榜人数还是这么少,所以想带着本地府学、县学和几个书院的山长,来咱们弘毅塾取取经。”

陈凡闻言,突然就很想笑。

这不是外地老师来本校听课吗?

自己小时候班级后面,经常在上课时涌入一大群老师,搞得那一堂课,站在前面讲课的老师声如洪钟、铿锵有力,就连小屁孩的他们也一动不动,腰板挺得笔直。

“这!我一年轻后辈,何德何能……,不过,这戴知府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车大人每月都有与徐家的书信往来,其中少不得考校外孙的功课,加上小石先生在车大人面前说了弘毅塾不少事情,戴知府应该是从车大人那里听说了。”

陈凡明白了,人家要来听课,这是好事啊,这也是向外界展现弘毅塾风貌的一个机会不是。

“行,戴知府一行什么时候到?”

“他们已经到了南京,三两天之内就应该到了。”

“这么急?”陈凡有些诧异,他还想着好好备课,然后带着孩子们演习一番呢。

……

送走了张邦奇,陈凡正坐在书房,思考在这次宁波考察团到来后,应该展现弘毅塾的什么风貌给考察团看?

还有,到底应该上什么课,教学中要展现出什么给对方。

“这么好的展现机会,到时候就把众人带到贺邦泰、薛甲秀他们在的乙班。”

陈凡正在盘算的时候,“咚咚咚”,书房的门被人敲响。

“文瑞!”

进门的是堂兄陈轩,见到陈凡,陈轩道:“文瑞,我……我是来请辞的。”

听到这话,陈凡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大哥?好端端的,你请辞干嘛?”

陈轩红着脸解释道:“我,我是准备这个元日,回乡好好读书,准备来年上京。”

陈凡闻言更是不解,他和海鲤、郑应昌、陈轩等人,白日里教学,晚上凑在一起看看书、备备课、切磋切磋学问,不仅不耽误教学,各个人的学问都是有长进的。

陈轩突然请辞,选择回家闭门造成?

这明显是借口啊。

在陈凡的刨根问底下,陈凡这才晓得,陈轩这是在教学上遇到麻烦了。

原来,上个月月底,黄至筠来到海陵,说是托几个盐商的朋友,想让他们的子弟来弘毅塾读书。

自从黄其霰来海陵后,老黄这段时间是弘毅塾最大的赞助商,书院开讲的时候,老黄一个人就给了“建校费”一千多两,那是陈凡的大金主。

而且人家平日里也不求陈凡办事,就是女儿在海陵,如今也是跟陈凡合伙赚银子。

这种大金主,这点小要求,陈凡想都不想,当然得答应。

“张鹏翼和李世文他们?他们怎么了?”

陈轩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他们这些盐商子弟,家中富裕,家里人也没有逼着他们参加科举,在塾堂里,实在太过散漫,已经影响了别的学生,我是种种办法都想过了,还是……”

“我也曾请教过海公和郑兄,办法用了个遍,却收效甚微。为兄觉得自己实在无用,再留下去,怕是要坏了弘毅塾的名声,还不如……”

陈凡还以为多大的事,笑着劝慰道:“学生没有不皮的,慢慢教就是了,兄长何必……”

他的话还没说完,陈轩就摇了摇头道:“你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陈凡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学礼牌”戒尺,拿起戒尺就道:“那正好,兄长休息一天,我去代兄长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丁二班。

全弘毅塾学生中,家庭物质条件最好的家庭。

全班十三人中,七人出生扬州、泰州盐商家庭,三人出自湖广襄樊的座商家庭,还有三人则是周围府县官员家子弟。

陈凡将这些人聚集在一个班中,一是因为他们年纪相仿,之前读书的进度也都差不多;二就是他们生活条件太好,吃喝用度异于普通学生。

强行让他们这些人吃糠咽菜,这并不妥当,当放他们在普通家庭或者穷苦家庭出生的学童面前,陈凡又怕出现纨绔子弟欺压穷苦学童的狗血桥段。

所以他暂时将这些人集中在一个班级中考察一番,待了解他们的心性后再说。

当陈凡刚到丁二班门前时,他还以为会遇到职业生涯初期,凌寒斋的那情形。

谁知站在塾堂后门偷偷朝里面看去,竟然看见全班学童都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说话的人都很少,几乎所有人都抱着书看。

“咦?”陈凡抓了抓脑袋,“这不挺好吗。”


  (https://www.bshulou8.cc/xs/13141/5043872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