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这无疑是埋下了无穷隐患。
为君者,有时不得不向大势和民心低头,即便这大势可能虚无缥缈。
南宫玄羽深邃的目光,落在醒尘大师如玉般的容颜上,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审慎和妥协:“醒尘大师之言,朕已明了。”
“只是,朕需问一句,若朕依大师所言,留柳时修一命,交由佛法惩戒度化。是否真能如卦象所示,化解此节,于国运无碍?”
这是帝王最后的顾虑,也是他需要的一个能说服自己,也能安抚天下的台阶。
醒尘大师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声音有着令人信服的虔诚力量:“陛下圣明。”
“天道虽渺,却洞悉万物。”
“陛下若愿展现仁德,留存开国功臣一丝血脉,令其皈依我佛,以残生赎罪。此乃上承天心,下抚民意之举。”
“上天必然感念陛下的这份仁恕之心,祸患自消,福泽必临。卦象所示生机,便应在此处。”
醒尘大师没有给出绝对的保证,却将帝王的行为和天意紧密相连,赋予了无比正当且崇高的意义。
这一点,彻底满足了南宫玄羽对政治正确,和身后名的需求。
南宫玄羽沉默了片刻,终于,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止。
他抬起眼,目光恢复了帝王的冷冽:“既然如此,朕便依大师所言。柳时修……可免一死。”
“然……”
帝王语气陡然转厉,十分冰冷:“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让柳时修剃度出家,玄铁锁链加身,永锢于法图寺苦修洞中,非死不得出!”
“朕会派专人看守,若有一丝差池,唯大师是问!”
这已不是宽容,而是换了一种更漫长、痛苦的惩罚方式。
醒尘大师的面色无喜无悲,深深一礼:“阿弥陀佛!”
“陛下仁德,贫僧谨遵圣意,必严加看管,令其日夜忏悔己罪,以报天恩。”
……
永寿宫。
小明子垂着脑袋,将自己打探到的,关于帝王最终对柳时修的处置结果,细细禀报给了沈知念。
他的话音落下,站在一旁的菡萏便忍不住蹙起眉,脸上露出了愤愤不平之色,低声嘟囔道:“真是便宜那姓柳的了,竟让他逃过了一劫!”
“当初他可是撺掇着沈南乔,差点就用毒药害了娘娘性命。这等恶贯满盈之徒,合该千刀万剐才对!”
“如今倒好,只是关在寺庙里吃斋念佛,算什么惩罚?”
沈知念端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盏温热的花茶,闻言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有立刻说话。
她放下茶盏,眸中闪过深深的诧异和不解。
醒尘大师?
这个名字在她前世的记忆里,留下的印象并不多,且最终的结局十分惨烈。
他疑似与后宫某位妃嫔私通,丑闻东窗事发,被盛怒下的南宫玄羽处以极刑,五马分尸。
除此之外,从未有过任何只言片语,将他与定国公府联系起来。
既无渊源,那他为何要在此等关头,不惜以国运为说辞,费如此大的周章,硬生生从帝王手中,保下柳时修这个必死之人?
这完全不合常理。
然而……能在藏龙卧虎的京城被誉为圣僧,受万民敬仰,连帝王都对其礼让三分。此人绝非凡俗之辈,必有过人之处。
而醒尘大师今日这番举动,所冒的风险极大,若非有极大的图谋,或是真的笃信天意,绝不会行此险招。
沈知念自己是重生而来之人,对于冥冥之中那些玄之又玄,无法以常理解释的事物,比常人更多了一份莫名的敬畏。
难道……醒尘大师当真能窥探天机,从星象卦爻之中,算到了什么必须留下柳时修性命的缘由?
这个念头让沈知念心中微微一凛。
然而,任凭她如何思索,眼前依旧迷雾重重,看不真切。
帝王旨意已下,金口玉言,再无转圜余地。沈知念纵有千般疑惑,万般不解,此刻也无法改变什么。
她缓缓吁出一口气,将心中翻腾的疑虑暂时压下,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对芙蕖吩咐道:“去给林菀传个信,将此事告知她,宽慰她几句。”
“告诉她,柳时修虽苟活于世,但与死已无分别,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受罪。让她不必再为此等烂人挂心,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便是。”
芙蕖恭顺应下,转身便去安排:“是,娘娘。”
沈知念重新端起茶盏,目光却飘向了窗外,落在庭院中那株开得正盛的海棠树上。
醒尘大师……柳时修……
两人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
晋王府,密室。
烛光将几张神色各异的脸,映照得明暗不定。
关于柳时修最终被醒尘大师保下,囚于法图寺的消息,已然传到了这里。
一名幕僚面带忧色,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却见上首的晋王,唇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指尖悠然地点着桌面,一副全然在预料之中的从容模样。
站在晋王身侧的齐侧妃,观察着他的神色,美眸流转,巧笑嫣然地问道:“瞧王爷这般气定神闲,想必是早已料到,那柳时修即便落网,也绝不会将王爷您供出来了?”
晋王闻言,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几分对柳时修的洞悉和不屑:“柳时修此人,行事虽时常冲动短视,却还不至于蠢钝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他对皇兄恨之入骨,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如何颠覆皇兄的江山。”
说到这里,晋王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笃定:“柳时修既存了这等心思,又怎会轻易将本王供出,让皇兄早早有了防备?这对心存异志之人而言,有何好处?”
“留着本王这条暗线,这潭水才能一直浑下去,他才或许能有一线生机,甚至……伺机报复的可能。”
“这点权衡,柳时修还是懂的。”
齐侧妃心悦诚服地赞叹,眼中异彩连连:“王爷英明!”
其他幕僚也纷纷露出释然、钦佩之色。
晋王放下茶盏,目光扫过在场的心腹:“经此一事,皇兄虽除去了定国公府这个明面上的靶子,但警惕之心必然更胜往昔。”
(https://www.bshulou8.cc/xs/12846/2246775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