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 > 第二十六章 爆火

第二十六章 爆火


杭州的傍晚带着初夏的微凉,女孩拎着随身携带的帆布包,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回公立剧团的职工宿舍。

宿舍楼下的香樟树影婆娑,晚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却吹不散她心头那股难以言喻的失落。

今天去医院的结果,比她预想中更让人怅然。

没能问到苏宁的联系方式,甚至连他出院后的具体情况都一无所知。

那个因为一场意外闯入她生命的少年,就像投入大海的石子,只在她心湖泛起片刻涟漪,便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连一丝痕迹都难以捕捉。

她推开宿舍门,一股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

室友张玲正盘腿坐在床上,眼睛死死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里还抓着一把薯片,嘴里念念有词:“君君!你可算回来了!快来看!祝亚文演的新剧首播了!《正阳门下》,刚开演没一会儿!”

君君放下帆布包,随手将外套搭在椅背上,闻言随口问道:“祝亚文?就是那个被称作‘行走的荷尔蒙’,和刘一菲同班的那个演员?”

她对娱乐圈的当红小生略有耳闻,却算不上狂热粉丝,平时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戏曲排练上。

“对对对!就是他!”张玲激动地拍了拍身边的空位,头也不回地招手,“快来坐!他演的韩春明太有劲儿了,演技绝了!”

被室友的热情感染,君君心中的失落稍稍淡了些,她走过去,在床边坐下,目光落在屏幕上。

此时剧情已经进展到第二集,祝亚文饰演的韩春明正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站在义利食品厂的门口,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韧劲。

画面突然一转,镜头切到食品厂的车间里。

一个穿着略显邋遢的灰色工装、头发有些凌乱的青年工人,正靠在机器旁,手里拿着一个刚出炉的面包,旁若无人地啃着。

他嘴角似乎总带着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眼神扫过周围时,带着几分混不吝的痞气,却又在与韩春明搭话时,不经意间透出一丝底层人特有的精明与仗义。

这个角色,正是剧中的男二号——涛子。

“哇!这个男二是谁啊?也太帅了吧!”

“天呐!这种痞痞的劲儿太杀我了!比祝亚文还对我胃口!”

“以前怎么没见过他?是新人吗?演技也很自然啊!”

宿舍里另外两个原本在看书的女孩,也被屏幕里的角色吸引,凑了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这种带着强烈江湖气和原始生命力的男性角色,对年轻女孩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在一片热闹的议论声中,君君却像是被施了定身术,整个人僵在原地。

她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迅速转为惊愕,随即被难以置信的震惊所取代。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一双美眸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啃着面包、笑容不羁的青年演员,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骤然加速跳动,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那张脸……

虽然屏幕上的他化了更成熟的妆,肤色故意弄得暗沉了些,气质也比记忆中更加外放不羁,但那深邃的眉眼、挺直的鼻梁、尤其是偶尔眼神流转间透出的那种独特神采……

冷静中藏着一丝通透,玩世不恭下裹着几分认真……

绝对不会错!

是他!是苏宁!

那个在杭州街头,被她不小心撞到的少年;那个即使头部受伤、脸色苍白,却依然礼貌地说“没关系”的大男孩;那个让她愧疚了许久、苦苦寻觅却杳无音信的大男孩!

“君君?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白?”张玲注意到她的异样,关切地碰了碰她的胳膊,“是不是不舒服?”

君君猛地回过神,指尖有些发凉,她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张玲,这……这个演涛子的演员,他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啊!”张玲的目光又黏回了屏幕上,随口答道,“看片尾字幕好像是个新人,以前没听说过。刚才片头一闪而过,没看清名字,要不你搜搜?”

君君立刻起身,快步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

她的手指有些发颤,连输入关键词时都错了好几次,好不容易才敲出“《正阳门下》涛子演员”这几个字,按下了搜索键。

搜索结果很快跳了出来。

关于这个角色的演员信息少得可怜,只有寥寥几条娱乐新闻的片段和一个刚刚建立的百科词条。

演员名字:苏宁。

出生地:山东青岛。

毕业院校:暂无(或未公开)。

代表作:《正阳门下》(饰演涛子)、《父母爱情》(饰演江卫民)。

信息简单得近乎苍白,没有经纪公司的联系方式,没有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账号,更没有详细的个人经历介绍,仿佛这个演员是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突然就出现在了这部备受关注的剧集中。

君君看着屏幕上那几行冰冷的文字,以及旁边配着的几张官方剧照……

剧照里的苏宁穿着不同的戏服,或嬉笑打闹,或神情严肃,每一个表情都带着角色的鲜活,却又能让她清晰地找到记忆中的影子。

她缓缓靠在椅背上,内心五味杂陈。

惊讶、恍然、失落、欣慰……

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像一团乱麻,缠绕着她的心脏。

原来他去了京城,竟然还走上了演艺道路;原来他已经参演了《正阳门下》《父母爱情》这样的大制作影视剧,还能和祝亚文这样的当红小生搭戏,饰演重要的配角……

他成功了,至少,他的起点,远比大多数怀揣演员梦的同龄人要高得多。

她苦寻了这么久的人,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

可他们之间,却隔着冰冷的屏幕,隔着遥远的距离,隔着一段再也无法重叠的过往。

宿舍里的议论声还在继续,张玲她们正为剧情里的转折激动不已,但这些声音在君君耳中,都渐渐变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她静静地坐了很久,直到笔记本电脑屏幕自动暗了下去,才缓缓伸出手,合上了电脑。

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宿舍的空气中。

所有的执念、不甘,所有的愧疚与寻找,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也到了该放下的时刻。

君君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晚风带着初夏的凉意吹进来,拂过她的脸颊,也吹散了最后一丝怅然。

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望着远处零星闪烁的灯火,仿佛在对屏幕里那个鲜活的身影,也对自己那段短暂却深刻的过往,轻声说道:

“苏宁,知道你过得很好,就够了。”

说完这句话,她轻轻关上窗户,转身回到书桌前,拿起了明天要排练的戏曲剧本。

屏幕里的世界再精彩,也终究是别人的故事,而她的生活,还要继续在锣鼓声与水袖间,一步一步,认真地走下去。

……

《正阳门下》在湖北综合频道的首播,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瞬间席卷了平静的收视市场,激起的波澜远超剧组所有人的预期。

这部以老北京胡同生活为背景的年代剧,没有流量明星扎堆,也没有炫目的特效加持,却凭着扎实到能看见生活纹理的剧本、精良的服化道、祝亚文作为男主的国民号召力,以及一众老戏骨细腻入微的表演,开播当晚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无论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一辈,还是对胡同文化好奇的年轻人,都被剧中浓郁的时代气息、鲜活的人物群像所吸引……

韩春明的机灵坚韧、苏萌的娇俏任性、关大爷的通透睿智,每一个角色都像从生活里走出来的,真实得让人共情。

而随着剧情推进,一个原本不算核心的角色,却意外地“杀”出了重围,成为观众讨论的焦点——那就是苏宁饰演的“涛子”。

这个穿着工装、头发乱糟糟的胡同串子,身上带着股混不吝的痞气,却总在关键时刻透着重情重义的热乎劲儿。

他会为了兄弟韩春明跟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工厂里耍小聪明赚点零花钱,甚至会因为暗恋的姑娘闹点小孩子脾气。

苏宁把这个角色演活了:啃面包时的随性、跟人拌嘴时的狡黠、为兄弟出头时的决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小动作都自然得毫无表演痕迹。

观众看着涛子从一个愣头青,慢慢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既为他的糗事发笑,也为他的挣扎心疼。

几乎是一夜之间,“涛子”火了。

湖北综合频道的收视数据一路攀升,论坛、贴吧里全是讨论涛子的帖子。

“这个演涛子的新人是谁啊?演技也太自然了吧!”

“救命!涛子的痞帅真的戳我!比男主还让人心动!”

“查了演员叫苏宁,是青岛人!还在《父母爱情》里演过江卫民?不知道《父母爱情》到底啥时候播啊!”

微博上,#涛子人间理想##苏宁演技#的话题也悄悄爬上了热搜尾巴,虽然热度不算顶流,却全是实打实的观众自来水。

苏宁那部早就被他丢在抽屉角落、几乎快遗忘的旧手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信息提示音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打破了他备考时的宁静。

第一个打来电话的是《父母爱情》的孔导,电话接通时,他的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欣慰:“小苏!看《正阳门下》了没?你演的涛子,太出彩了!”

孔导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我没看错人”的骄傲,“我就说你有灵气,把涛子那股子劲儿拿捏得太准了!这下好了,你彻底打开局面了,对咱们《父母爱情》接下来的播出也是个好铺垫!恭喜你啊!”

苏宁握着手机,心里暖烘烘的:“谢谢孔导,当初在《父母爱情》剧组您教了我很多,没有那段历练,我也演不好涛子。”

“跟我客气啥!”孔导笑着说,“好好准备高考,等你考完,咱们再好好聊聊后续的机会!”

挂了孔导的电话,梅老师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声音温柔又喜庆:“苏宁啊!我们全家都在看《正阳门下》呢!你那个涛子演得可真棒,活灵活现的,我家老头子都跟我说‘这小伙子演得像咱们胡同里的谁谁谁’!”

“谢谢梅老师。”苏宁笑着回应。

“对了,”梅老师话锋一转,带着点调侃,“之前帮范琳联系了个新剧,现在范琳已经进组了,老实说,这姑娘是不是你女朋友?”

苏宁愣了一下,随即坦诚地笑了:“嗯,我们都是青岛的,平时聊得来,然后就走到一起了。”

“这姑娘挺好,踏实又努力,你可得珍惜。”梅老师叮嘱道,语气像自家长辈一样亲切。

“我会的,谢谢您操心。”

紧接着,郭老师的电话也打了过来,他的笑声依旧爽朗:“好小子!闷声干大事啊!”

郭老师刚从《爸爸去哪儿》的录制现场回来,语气里满是赞赏,“我瞅了两集《正阳门下》,你这涛子太有劲儿了!比在我剧组那会儿又进步了!啥时候来京城,我请你吃涮肉,好好庆祝庆祝!”

“好啊!”苏宁笑着答应,又顺口问了句,“我听说您和小石头在录《爸爸去哪儿》?”

“可不是嘛!快播了,到时候你可得看!”郭老师的语气里带着点期待,“争取让小石头也跟你一样,圈点粉丝!”

“肯定看!”苏宁认真地说,“我觉得您和小石头这对父子,肯定能凭这节目再火一把。”

“借你吉言!”

之后的几天,电话和信息就没断过。

《父母爱情》剧组的副导演老王、编剧老刘,甚至一起搭过戏的群演朋友,都发来信息祝贺。

“宁哥,你火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小苏,涛子演得好!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啊!”

每一句祝福都透着真诚,苏宁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暖流涌动。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这些前辈的提携和剧组里的历练,这份情谊,他记在心里。

……

而最让苏宁觉得温暖的,是女友范琳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那边就传来范琳雀跃的尖叫:“苏宁!你火了!你真的火了!”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却满是骄傲,“我昨天就开始追剧了,今天一打开微博,全是说涛子的!我闺蜜还跑来问我‘这个苏宁是不是那个青岛小弟’,我跟她说‘是我男朋友’的时候,她都惊呆了!”

范琳在电话那头叽叽喳喳地分享着:“你不知道,网上全是夸你的!有人说你演的涛子‘又痞又纯’,还有人说‘涛子要是我男朋友就好了’——我都吃醋了!”

她顿了顿,又认真地说,“不过说真的,你演得太好了。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还有跟人眼神交流时的小机灵,跟我第一次在剧组见你时,那个闷头看剧本的傻小子完全不一样!”

苏宁听着她的声音,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温柔的笑意。

事业起步的喜悦固然真切,但爱人的认可和分享,却像一股暖流,直直淌进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琳姐,这才刚开始。”他的语气沉稳又带着自信,“以后会更好的。”

“我相信你!”范琳的声音无比笃定,又突然调皮起来,“不过你可不能骄傲啊!下次见面,必须给我签一百个名!我要囤着,等你以后成超级巨星了,我就靠这个发财!”

电话两端的人都笑了起来,甜蜜的氛围透过电信号,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

家里的氛围更是变得很热闹。

苏大强和王秀英走到哪儿,都能被人认出来:“这不是苏宁的爸妈吗?你家宁宁演的涛子太好看了!”

“大强,你可真有福气,儿子又能干又上镜!”

就连海鲜市场的老主顾,都要多买两斤虾,顺便跟他们唠两句涛子的剧情。

家里的电视几乎全天锁定湖北综合频道,重播都要看上好几遍,王秀英还把观众夸苏宁的报纸剪下来,贴在本子里,像珍藏宝贝一样。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和赞誉,苏宁却异常冷静。

他礼貌地回应每一个祝贺,却没有被热度冲昏头脑。

他清楚地知道,一部剧的成功,是剧本、制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刚好接住了“涛子”这个好角色。

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可能快,真正能在这行立足的,从来不是一时的话题,而是持续的好作品和扎实的演技。

所以,他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刷题、背知识点,只是在休息时,会偶尔翻一翻网友的评论。

看到观众说“涛子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邻居大哥”“苏宁演得太真实了,希望他多拍点戏”,他的嘴角会不自觉地扬起一丝满足的微笑。

这条演艺之路,他曾经只是误打误撞踏入,如今,却凭着自己的努力,踏出了坚实而闪亮的第一步。

窗外的阳光正好,书桌前的复习资料堆得整齐。

而他的未来,像一幅刚刚展开的画卷,正等着他用汗水和热爱,一笔一笔,画出更绚烂的色彩。

……


  (https://www.bshulou8.cc/xs/985390/86265183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