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复学
从曼谷返回国内,苏宁几乎没有做任何休整,便直接扎进了位于济南的后期制作中心。
这里拥有山影集团最顶级的剪辑室、调色棚和混音棚。
虽然具体的剪辑、配乐、音效设计、调色等技术工作都由山影经验丰富的后期团队操刀,但作为导演和核心创作者,苏宁需要全程参与每一个关键决策。
于是他整天泡在剪辑室里,与剪辑师一起反复审视每一条素材,精确到帧地确定剪辑点,把握整个影片的节奏和呼吸感。
在声音工作室,他要求声音设计师极致化地还原和创造那些细微的声响。
比如按摩师紧张的呼吸声、手指划过皮肤的摩擦声、凶手压抑的脚步声、甚至是男主角阿明如擂鼓般的心跳声,这些声音元素被精心编织,构建出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调色环节,他坚持要一种“冷冽的奢华”感。
公寓内部的色调被调成偏冷的金属色和低饱和度的奢华感,与曼谷街头温暖、鲜活、高饱和度的市井气息形成强烈反差,视觉上强化了内外世界的对立和主角的心理压力。
整个过程,苏宁仿佛不知疲倦,对每一个细节都抱有极高的要求。
他的审美判断力和对剧本核心的理解,让合作多年的山影后期团队都感到惊讶。
这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导演,倒像是个浸淫行业多年的老手。
负责音效设计的老师傅老李,可是在山影干了二十多年,见证过无数的顶尖项目。
只见他摘下耳机,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耳朵,转过身,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身旁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导演苏宁。
最终,老李忍不住先开了口,“苏导,有个问题,我憋了好久了,实在忍不住想问问,您真的从来没系统学过影视制作?不是在国外哪所电影学院镀过金吗?”
苏宁却是摇了摇头,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真没学过。去年这个时候,我刚拿到浙大的录取通知书,参加完军训,正觉着大学生活要开始了呢。结果出了趟门,逛个街的功夫,就被车撞了。”
“呃?!”老李愣住了,剪辑师大刘和调色师阿哲也面面相觑。
“那你这也太倒霉了。”老李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干巴巴地安慰一句。
“可不是嘛。”苏宁耸耸肩,语气轻松了些,仿佛在谈论一件早已过去的小事,“躺了挺久,好多事都记不清了。感觉就像人生被强行格式化了,得从头再来。”
“所以啊!我就想着,总得做点什么,不能就这么算了。这部《按摩师》,算是我……嗯,打翻身仗的第一枪吧。”
剪辑师大刘却是猛地一拍大腿的笑着说道,“苏导!你放心!就凭咱这片子的质量,这故事,这节奏,还有刘老师和梅老师他们那表演!这翻身仗,绝对漂亮!市场要是不认,那真是没天理了!”
“没错!”调色师阿哲也用力点头,“悬疑感和那股子高级的黑色幽默味儿,太足了!好多画面构图,我都怀疑你是不是偷偷进修过摄影!”
老李重新戴上耳机,快退了几秒,“尤其是苏导你对声音的要求,哪个地方要静,哪个地方要突出什么声音,心里门儿清!这真不像新手。苏导,你这就是天赋!吃这碗饭的天赋!”
……
而就在后期工作进行到最关键阶段时,孔导竟然特意从《战长沙》紧张的拍摄中抽出了两天时间,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济南。
他实在不放心,也想亲眼看看苏宁这“过手瘾”的项目到底搞成了什么样子。
在公司的内部放映室里,孔笙看完了《按摩师》的初剪版本,此时尚未进行精细调色和混音。
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全程身体前倾,神情专注,几乎没有说一句话。
放映结束,灯光亮起。
孔导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转过头,看向身边略显紧张的苏宁,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和激赏。
“小子……”孔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这……你这真是第一次当导演?”
“孔导,我可是你亲自代入行的,应该是最知根知底吧?”
孔导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用力拍了拍苏宁的肩膀:“服了!我真服了!这镜头语言,这节奏把控,这氛围营造……尤其是对演员表演的调教和挖掘,梅老师那眼神里的东西,刘老师那股子邪劲都是绝了!”
他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仿佛还在消化内心的震撼:“我一直觉得你小子有灵气,是块好材料。但我万万没想到,你这已经不是灵气了,你这是天才!天生的导演料子!这片子,别说新人,很多成熟导演都拍不出这个水准!尤其是那种悬疑感和心理压迫感,抓得太准了!”
孔导的这番高度评价,让苏宁一直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能得到严苛的孔导如此毫不吝啬的赞誉,比任何奖项都让他感到欣慰。
“后期还有什么需要我协调的吗?”孔导直接问道,语气也是不由自主的改变了。
“基本差不多了,剩下的团队都能搞定。”苏宁回答。
“好!那就放心交给他们。你赶紧回家好好休息!看你这一脸疲惫样!”孔导看着苏宁眼下的黑眼圈,语气又变回了长辈式的关心。
……
将后续的收尾工作完全托付给值得信赖的团队后,苏宁终于踏上了返回青岛的归途。
这一次,他是真的感到了身心俱疲,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和满足。
近两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仿佛一场漫长而刺激的梦。
当他拖着行李箱,再次站在家门口,闻到那熟悉的家的味道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瞬间包裹了他。
打开门,父母似乎刚好在家。
看到儿子回来,两人脸上立刻绽放出最纯粹的笑容。
“苏宁回来啦!”
“饿不饿?累不累?怎么又瘦了?”
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平安回来,这就够了。
只要孩子累了知道回家,平平安安的,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
晚饭时,餐桌上摆满了苏宁最爱吃的菜,海鲜自然管够。
父母不停地给他夹菜,嘘寒问暖,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市场里的趣事,绝口不提工作。
吃完饭,强烈的疲惫感终于彻底袭来。
苏宁几乎是沾到自己的床就陷入了沉沉的睡眠,连澡都忘了洗。
苏大强和王秀英轻手轻脚地走到儿子房门口,看着床上睡得香甜甚至微微打鼾的儿子,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慈爱和满足。
“让他好好睡。”王秀英小声说。
“嗯,明天一早,我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鲅鱼,给他包饺子。”苏大强低声回应,轻轻带上了房门。
窗外月色如水,家中宁静安详。
对于在外拼搏、经历了一场创造性鏖战的苏宁来说,这简单而温暖的日常,便是最好的治愈和奖赏。
所有的波澜壮阔,最终都融入了这碗最暖的人间烟火之中。
……
夏末秋初,阳光依旧热烈,却已褪去了最酷烈的暑气。
又是一年开学季来临,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崭新的希望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虽然大部分时间在忙电影后期和陪伴父母,苏宁依旧感觉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已恢复饱满。
重返校园的时刻终于到来,这一次,他的心情与一年前那个茫然、失忆的状态已是天壤之别。
看着父母每日依旧忙碌于海鲜市场,起早贪黑,苏宁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找到父母,郑重地提议:“爸,妈,这次去学校报到,我想自己开车去。你们也一起吧,咱们一家人正好趁这个机会,去杭州好好玩几天,散散心。”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坚定:“一年前,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大家心里都堵得慌。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咱们也该出去走走,换换心情。”
苏大强和王秀英听到这话,第一反应是犹豫。
苏大强搓着手:“自己开车?那得多累啊!坐高铁多快多方便。而且摊档几天不开张,损失不少呢……”
王秀英也附和:“是啊!苏宁,你去上学,我们跟着去干嘛,净给你添乱。”
他们习惯了节俭和忙碌,一次长途旅行外加几天不做生意,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奢侈的事情。
苏宁早就料到父母会这么说,他笑着解释:“爸,妈,开车累啥,我和我爸换着开,就当兜风了。店里损失那点钱,现在咱家还差那点吗?你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享受享受了。杭州西湖多美啊,你们就不想去看看‘人间天堂’啥样?再说了,我这一去又得好几个月,你们就不想多陪我几天?”
他最后这句话,精准地触动了父母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想到去年此时的阴霾和这一年来儿子的巨大变化与成就。
苏大强和王秀英对视一眼,心中的那点不舍和犹豫瞬间被对儿子的爱和欣慰所取代。
“行!”苏大强一拍大腿,豪气顿生,“听儿子的!咱也出去见见世面!摊档关几天就关几天!”
王秀英也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好!妈给你多准备点吃的带上,路上吃!咱们也去看看西湖!”
……
决定既下,一家人立刻兴致勃勃地开始准备。
王秀英准备了一大箱吃的,煮茶叶蛋、酱牛肉、洗好的水果、各种点心零食,仿佛不是去上学,而是要去长途远征。
苏大强则把儿子的奔驰车里里外外检查擦洗了一遍,加满了油,还特意去买了最新的公路地图。
出发这天,天气晴好。
崭新的奔驰车驶出熟悉的弄堂,载着一家人的期待和欢笑,驶上了通往杭州的高速公路。
苏宁首先坐在驾驶位,父亲苏大强坐在副驾,母亲王秀英则坐在后排,好奇地打量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脸上洋溢着新奇和满足的幸福笑容。
车内播放着轻松的音乐,一家人聊着天,说着闲话。
苏宁和苏大强轮流驾驶,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在服务区休息一下,吃点母亲准备的美食,活动活动腿脚。
一路上,从北方的平原逐渐过渡到南方的水乡风光,田野变得愈发青翠,河流湖泊也多了起来。
苏大强看着窗外的景色,忍不住感慨:“这南方就是水多啊!绿化也好。”
王秀英则不停地拿着手机拍照,记录下一路上的见闻。
没有了生活的重压和失忆的阴霾,这次旅程变得格外轻松和愉悦。
他们聊起苏宁小时候的趣事,聊起市场里的邻居,偶尔也会小心翼翼地、带着释然的心情提及去年那场变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车轮滚滚,一路向南。
车厢内弥漫着家的温馨和迈向新生活的希望。
对于苏大强夫妇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送儿子上学的旅程,更是一次家庭关系的疗愈和一次难得的放松与犒赏。
看着身边自信沉稳、安排妥帖的儿子,他们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骄傲。
……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愉快车程,跨越了近八百公里的距离,苏宁一家终于抵达了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
车子驶下高速,进入市区,西湖畔的湖光山色、整洁的街道、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气息,立刻让苏大强和王秀英眼前一亮,旅途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这杭州就是不一样啊!真干净!真漂亮!”王秀英趴在车窗上,忍不住赞叹。
苏大强也频频点头,看着车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绿树成荫的街道,眼中满是新奇。
按照常理,接下来应该是直奔浙江大学,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帮儿子安顿宿舍。
然而,苏宁却并没有将车开往浙大方向,反而是在导航上设置了一个位于西湖区、靠近浙大紫金港校区的高档住宅小区。
“苏宁,是不是开错了?这好像不是去学校的路?”王秀英最先发现不对劲。
“没错,妈。我们先不去学校。”苏宁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先去个地方看看。”
苏大强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先去哪儿?你可别乱来啊!”
车子很快驶入一个环境优雅、安保严密的高档小区。
在物业人员的带领下,他们乘坐电梯直达高层,走进了一套视野极佳、装修奢华的五室二厅大平层样板间。
巨大的落地窗外,远处西湖的山水轮廓和城市天际线若隐若现;室内空间宽敞明亮,装修精致,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爸,妈,你们看这房子怎么样?”苏宁环顾四周,语气轻松地问道。
苏大强和王秀英已经被这房子的豪华和气派震得有些说不出话。
王秀英摸着光洁的大理石台面,喃喃道:“这……这房子得多少钱啊……看看就行了……”
苏宁笑了笑,直接对旁边的销售经理说:“就这套吧。现房?能尽快入住吗?”
销售经理脸上笑开了花:“先生好眼光!这套是楼王位置,精装现房,手续齐全,付完款拿到钥匙就能安排家政开荒,最快三天后就能入住!”
“苏宁!你疯了!”苏大强终于反应过来,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一把拉住儿子的胳膊,“你看这房子干嘛?我们就是来送你来上学,住几天酒店就回去了!你买房子干什么?这得花多少钱?!你……”
他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觉得儿子简直是异想天开。
王秀英也慌了神:“是啊!苏宁!这可使不得!你还要上学,买这么大房子谁住啊?太浪费了!不行!绝对不行!”
面对父母的激烈反对,苏宁却显得异常淡定。
他拍了拍父亲的手,语气沉稳而坚定:“爸,妈,你们先别急。听我说,我以后四年都要在杭州学习,肯定需要一个稳定的住处。宿舍条件有限,也不方便。而且,”
他看向父母,眼神真诚,“你们和范琳以后来看我,或者过来玩,总不能每次都住酒店吧?这里就是我们在杭州的家。再说了,杭州的房子,买了也算是一种投资,不亏的。”
说完,他不再给父母反驳的机会,直接掏出那张黑色的银行卡,递给销售经理:“刷卡吧。全款。”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犹豫。
销售经理强忍着激动,双手接过卡,快步走去办理手续。
苏大强和王秀英目瞪口呆地看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一样。
他们看着儿子镇定自若地签字、设置密码、接过POS机打出的单据……
整个过程散发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掌控感。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清晰地意识到,自从一年前那场车祸失忆之后,他们的儿子真的变了。
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们时刻操心、性格里还带着些许稚嫩和依赖的少年,而是变得极有主见、决策果断、甚至有些“霸道”。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拥有了巨额财富,更是一种从内而外脱胎换骨般的气质蜕变。
他们突然感到一丝陌生,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隐隐的骄傲。
虽然这花钱的方式依然让他们肉疼和觉得“败家”。
“你这孩子!现在真是……”苏大张了张嘴,最终所有劝阻的话都化作了无奈又带着点自豪的叹息,“算了!算了,你现在主意大,我们也管不了你了。就是这钱也花得太快了。”
王秀英也慢慢从震惊中回过神,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和窗外无比开阔的风景,心里五味杂陈,最终也只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手续很快办完,钥匙交到了苏宁手中。
拿着那串沉甸甸的钥匙,站在空荡荡却充满无限可能的大房子里,苏宁对依旧有些恍惚的父母笑了笑:
“爸,妈,以后这就是咱们在杭州的家了。走,先去吃饭,然后去买生活用品!咱们得把这填满!”
“范琳知道你复学了吗?”
“已经和她说了!过几天会来杭州找我。”
“那还行!有范琳在,这房子就不会浪费。”
“爸,妈,你们就放心好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很有前景的,就当是我们的一笔投资好了。”
“……”
……
(https://www.bshulou8.cc/xs/985390/8623936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