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季汉刘璋 > 第746章 围邺

第746章 围邺


荥阳城外,秦军大营。

    来自河北的军情文书,让刘璋了解到了当下河北的战局形势。

    因为刘璋身处河南的原故,无论是邺城里的田丰,还是平原城外的袁尚、沮授,这些人都没有料到秦军会突如其来,三路进发向邺城发起围攻。

    所故,如今邺下士庶不由惶惶,城中是一片慌张,不过作为主心骨的田丰倒是临事不惧,神色坦然的安排起了守御的事情,自信以邺城之固,足以抵御秦军。

    “臣意,定然是田丰有固守之心,所以袁尚迟迟不返。”贾诩道出了他的看法,尽管当下邺城受击,可在平原的袁尚却是没有立刻返回,而是还在继续攻伐平原县。

    “袁尚多半是打算攻破平原县,擒杀袁谭,扫定东面的祸患,然后再返回邺城,和城内据守的邺兵一起击退我军,如此一来无后顾之忧,二来我军攻伐多时,疲乏不堪,正是内外夹击的好时候。”

    “想的倒是挺美的。”刘璋哂笑了一声,对于袁尚在邺城被围的时候,还在强攻平原县一事,他认为大概率难以成事,毕竟邺城被围,袁尚麾下的邺兵肯定是西望邺城,心中忧虑,难以在平原县奋战。

    袁尚如此行事的最终结果,恐怕是平原县没有被攻下,邺城又将处于危殆之中。

    正如刘璋所预料的一样,不日他收到了来自平原的军报,袁尚累日攻伐平原县,却是不得破门而入,加之忧心于邺城,所以袁尚引军返回了邺城,当下正在急速行军的路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于袁尚这种前后徘徊的做事风格,刘璋发出了一声讥笑。

    眼下袁尚——这位河北之主返回邺城,或许刘璋这位关中之主,理当北上邺城,统兵同袁尚厮杀抗衡,可刘璋没有北上的意思,他安然的待在荥阳城外,时不时督军对着荥阳城发起攻伐,和荥阳城内的曹操相持。

    而袁尚的对手,将为刘璋麾下大将黄权,盖因以袁尚的档次,还不足以同刘璋对敌,黄权才是袁尚旗鼓相当的敌手。

    “魏郡战况如何?”刘璋向贾诩垂询道。

    贾诩应声而答:“大王,我大军三路齐进,加之袁尚远在平原,魏郡诸县无不心骇,已有数座城池举城归降,向我军递上降书,且出送粮草辎重用以助阵军需。”

    “识时务者多矣。”刘璋轻笑了一声,而今袁氏兄弟相争于河北,北面有刘备为忧,西面秦军又临境略地,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河北已然是风雨飘摇,这个时候河北的英杰,参详时务,归降刘璋自然是上上之策也。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袁谭、袁尚兄弟相争,袁氏一副气数已尽的模样,所故袁氏部将,前前后后的背叛袁氏,归降曹操,曹操得以坐大吞没河北。

    而现在,曹操的角色卡为刘璋所占据,有心站在胜利者一方的袁氏部将和州郡长官,自是忙不迭的向刘璋表以忠心,向秦军递上降表。

    谁当县长我不管,我只当县长夫人。在气节和忠义作为主题的东汉末年,抱着这样思想的人,也是如过江之鲫般繁多,刘璋对这些人并不会感到厌恶,相反,他希望敌方阵营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如此他一统天下,也就顺畅多了。

    当然,刘璋并没有将希望尽数寄托在河北叛徒身上,这打铁还需自身硬,如虎狼一般的秦军,才是刘璋最大的依仗,是刘璋扫清寰宇,澄清天下的根本所在。

    接下来,刘璋将继续钉在荥阳,看管住曹操这位骁桀,而河北的战事,他全权托付给了黄权、法正,有此二人,足以为他打上几场漂亮的胜仗,至于能否一举攻克邺城,却非刘璋所知也。

    邺城本就是一座坚城,再加上为袁氏占据日久,精心打造,内城、外城、瓮城、城楼等等守御之物,是一应俱全,又有信臣精卒在其中据守。

    刘璋心下衡量,非三五月以至于积年之功,他将难以攻下邺城,除非他有火炮,一炮糜烂数十里,才得轻而易举的拿下邺城,吞咽下河北。

    ……

    邺城。

    田丰站在城楼上,举目远眺城外,但见秦军轻骑往来驰骋,烟尘大作,却是不知秦军有多少人马,秦军今日是否会发起攻城的战事,还是说秦军远道而来,会先暂歇一两日,养足锐气再来攻城。

    不过不管秦军来与不来,攻与不攻,田丰都有信心守御住邺城,这即是邺城守御齐备给他的自信,也是他自身用兵运谋,指挥若定的才具给他的信心。

    同时田丰抱着与城俱在的念头,他受袁绍重恩,又得袁绍临终嘱托辅助袁尚,所故他这条性命,却是卖给了袁氏,生是袁氏人,死侍袁氏鬼,此心不做二念。

    这也正是前面黄权遣人入城招降,许以重利高位时,田丰厉声呵斥,表明他是袁氏忠臣,不会事于二主的身份和信念,让黄权战则便站,无需多言。

    “秦军据有雍凉,精骑多矣。”逢纪瞧着城外无边无涯的秦军轻骑,他啧啧的感叹了一声。

    “嗯。”田丰微微颔首,不得不承认,掌握雍凉并三州的秦军,精骑很多,骑士更是只多不少,而失了并州,接着幽州为刘备所进犯的河北,不复往日精骑良多的境况。

    思来当年,袁绍南下征伐曹操,尚且都统步卒十万,精骑万余南下,而今邺中骑卒不过数千,又有数千为袁尚所带走,用于在平原县克敌制胜,总计不过六七千骑,和秦军如今万骑的数量差距不小。

    一念至此,田丰心下轻叹,河北从袁绍讨定公孙瓒后,势力达到了顶峰,而后就是不断的沦丧,先败于乌巢,后败于河东,再败于上党、河内,最后为秦军抵近邺城,敌军摸到了河北的大本营下。

    时也命也乎,田丰面上很不成滋味,他吐纳几口,安定下来进行深思,为袁氏的霸业寻觅起了出路。

    河北的当务之急,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击退进犯的秦军,二是扫定在东面作乱的袁谭。

    若是两件事情一件件做,邺城是足以应付的,可如今两件事情堆在了一起,要保住邺城,袁尚就要从平原郡还师,要扫定平原,秦军这里又将为患。

    这是两头堵的情况,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闷在风箱里寻不出一条出路。

    而前面一番权衡,田丰向袁尚递去文书,保证能守御住邺城,希望袁尚能早日克定平原,携大胜之威而回,这是最完美的结果,但袁尚是否能做到,田丰心里却没有底。

    入夜。

    在城楼安歇的田丰,为一阵杂乱急促的脚步声所惊醒,他双目微微眯起,望向城楼的门口,沉声问道:“外间何事?”

    “别驾,明公递来了消息。”是逢纪的声音,让田丰刚刚紧绷起的心弦放松了下去。

    “快说,明公处情形如何?”田丰忙不迭的追问道,眼睛盯着逢纪的唇齿,望着能听到他希冀的消息。

    逢纪的面色在烛火映照下,瞧上去晦明不定,他带着似有若无的叹息声说道:“明公在平原县淹留数日,督兵猛攻平原县,然一来邺城被围的消息传到将士耳中,将士们心念邺城的安危,士气不免低沉,未能奋力作战。”

    “二则平原城内的守军,大抵也是得知了邺城被围的消息,所故士气倍增,此长彼消之下,平原县确乎难以克定,如今明公正在收拾行装,返回邺城的路上。”

    尽管通过观察逢纪的神色,田丰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确切的得知了袁尚未能攻克平原县的消息,他的神色依旧是不免落寞,眉宇间泛起了愁思。

    “左右支绌啊!”田丰拄杖,重重的叹了一声。

    如今在攻克平原县的关键节点,秦军掩袭杀至,让袁尚不得不放弃继续攻略平原县,这般一来,袁谭失去了制约和压力,东面的渤海、河间等地,只怕要为袁谭所略得。

    到时候,就算袁尚回师救援邺城,成功击走了秦军,但袁谭趁着这段时间坐大,危害比之今时今日,将要更为强劲,说不得会成为倾覆河北的一股力量。

    逢纪听着田丰的感喟,他心中亦是长叹不已,如今左有秦军,右有袁谭,邺城夹在中间,可不就是左右支绌吗。

    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左右皆备则左右皆寡。

    “送信的使者呢,召他前来,我要向他问一问详情。”田丰开口,他打算向送信的使者问询一二平原郡的战事情形,以及袁尚引军而还的路线。

    “死了。”逢纪简短的回了一句,语气有些低沉。

    “死了?”田丰皱起双眉,他望向逢纪,逢纪会意的解释了起来:“别驾,如今城外尽是秦军轻骑,游弋往来,有如一张密不透风的渔网。”

    “明公所遣信使并非一人,而唯有这人穿破了秦军的封锁,窜到了城楼下,可这名信使也是背后中了数箭,命不久矣,在为士卒接应登上城楼后,交代了数句,递上了书信,就亡故了。”

    “好生安葬此人,予其家以赏赐。”田丰默然片刻后,做出了后续的安排。

    “是。”逢纪颔首应下。

    “秦军轻骑即是四面八方张开密网,明公的信使进来这般艰难,那我们如果打算派出去使者,想来也是难以冲出。”田丰忧心了一句,他还想着和袁尚内外夹击秦军。

    可如今秦军依仗轻骑较多,将邺城团团围住,让邺城密不透风,城内消息传不出去,城外消息传不进来,如此这般,如何能够同袁尚合谋定约,按照特定的旗号或者举火为号对秦军进行夹击。

    “唯有多遣使者,深夜骑马突出,或许有可能冲破秦军轻骑张开的密网。”逢纪给出了他的建议,秦军轻骑毕竟不是真的将邺城围的密不透风,到底有缝隙可钻,而大力可以出奇迹,只要冲出去的使者够多,总有能冲出去的。

    “也只能如此了。”田丰颔首表示同意,他按照和袁尚的约定,写好了一封如何内外夹击秦军书信,然后和逢纪一起抄写十余份,分别用信袋装好,准备明日夜间遣使突出。

    城外,秦军大营。

    “是小人的过错,未能及时堵截住袁尚的使者。”一名都尉拱手向黄权请罪道。

    “除却突破重围的这一人,其余袁尚所遣的使者,是都被擒杀了。”黄权没有发下呵责和问罪,而是语气平淡的问询了一声。

    “是的。”负责巡夜的都尉肯定的回答道:“且突破我军包围的这一人,背后中了数箭,料来是命不久矣,说不好登上城楼还没交代几句就亡故了。”

    “嗯。”黄权小幅度的点了点头,身前的都尉说的肯定,认为突破重围的袁尚信使多半死了,但信使身上肯定带着书信,人虽然死了,可书信现下应该已经递到田丰手上了。

    而黄权之所以命令轻骑封锁邺城周围,是为了不让城内的田丰和向邺城赶赴而来的袁尚沟通消息,做到隔绝邺城内外,好从中进行谋取大利。

    “你先下去吧,好生值守便是。”黄权没有降罪都尉,他挥手让都尉退去。

    “谢将军,小人告退了。”都尉见黄权不加怪罪,心中松了一口气的他连忙告谢退去。

    随着这名都尉退去,黄权目光落在了案几上的冀州地图上,思考起了接下来如何应对邺城的守军,以及即将抵达邺城的袁尚所部。

    袁尚所部,家小多在邺城之内,这是一支归师,通常情况下,归师是不能去阻截的,毕竟归师抱着回家的信念,战斗力方面有所加成,士气也是倍增。

    可黄权对此并不在意,他关注的是,如何对还归邺城的袁尚所部进行围猎,先行胜上一场,为接下来攻打邺城的战事取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首先是需要一个战机,黄权眉目低垂,沉思了起来。

    翌日,入夜,邺城内有不少游骑冲去,秦军对此进行了阻截,并擒获了数人。(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9552/11590259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