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披荆斩棘 > 467章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467章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周。

皇宫,御花园。

湖边玉石铺垫的小道上,周晨缓步而行,时不时的随手抛洒着手中的灵物,投喂着湖中的金龙鱼。

身边,诸葛亮这位朝堂上的中相紧随左右,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周晨却视而不见。

他大体也能猜得出这位中相想说什么。

作为一个帝王,而且还是一个勤政的帝王,周晨很少有这样清闲的时候,本来他打算来御花园偷得浮生半日闲一会,可谁曾想这位中相是一点空闲都不想给他啊!

走了一段距离后,诸葛亮忍不住的开口说道;“陛下,如今朝堂上的官员多是前朝遗留,这些人身居高位却庸碌无为,多是尸位素餐之辈,而且他们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者不在少数,这还是朝堂上,各地方上这样的官员估计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臣觉得应当立马清查这些官员。”

治国先治官,这是诸葛亮这位中相的治政理念。

尤其是如今大周开疆扩土,正是奋力进取的时候,需要的是清正廉明的能吏,而不是这些尸位素餐之辈。

“然后呢?”

“把这些官员都清查了,他们空出来的位置谁来填补?”

周晨没有回头,继续的向前走着,一边抛洒着手中的灵物投喂着湖中的金龙鱼,一边随口的问道。

诸葛亮闻言,立即开口回回道;“然后朝廷可以开科取士,如今我大周开疆扩土,刚刚一统了整个东域皇朝,正是陛下恩科天下的时候,一来可以收拢天下人才,以示陛下皇恩浩荡,二来可以填补这些官员的空缺之位,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于这些,诸葛亮早就预想到了,这是作为一个朝廷中相最基本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远虑。

总不能说了要清查这些官员,却没有想过后面怎么填补这些位置,这可不是一个好的谋臣该干的事。

听到了诸葛亮的话,周晨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示,抛下了手中最后的一道鱼饵,转身看向了诸葛亮;“孔明,你知道一位官吏从进入朝廷官场到一步步步入朝廷中枢需要多长时间吗?”

诸葛亮一愣,不明白周晨这位陛下为何有此一问。

不是说清查官员的事吗?

怎么又问起了官吏步入官场的时间了?

周晨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愣神,继续的说道;“一位官吏想要从一介白身进入官场,再到朝堂中枢,没有数十年得光景是根本不可能的,在你眼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或多或少都是尸位素餐之辈,他们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拿下他们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可你有没有想过,拿下了这些官员,朝廷需要多久才能把这些空缺补上,而补上空缺的那些新官员又需要多久才能有足够的执政经验和治理能力。”

“再说,你能保证换上的这些官吏就一定是清正廉明之辈吗?”

“那些朝堂上的官员,他们或许就像你说的那样,结党营私,尸位素餐,可纵观各朝各代,你有见过哪个朝代没有朋党,哪个官员没有私欲?”

“朕知道,你孔明清正廉明,才能就更是不用说了,但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像你孔明一样,有你孔明这样的才能得。”

周晨的一番话让诸葛亮震耳欲聋。

诸葛亮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是啊!拿下了这些官员,谁能保证换上的其他人就一定是清正廉明的,就一定不是尸位素餐之辈。

“可……”

“可总不能明知道这些官员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而无动于衷,放任他们不管吧!”

诸葛亮张了张口,还是不甘得说道。

在诸葛亮看来,既然知道这些官员尸位素餐,结党营私,那就应该拿下,而不是置之不理。

周晨摇了摇头;“不是放任不管,是时机不到,大周现在需要的是安稳,是沉淀,而不是再起波澜,让朝堂内外人心惶惶。”

位置决定脑袋。

如果周晨和诸葛亮所坐的位置互换一下,周晨不是大周的皇帝,而是大周的中相,那或许周晨可能也会像诸葛亮一样想着整顿吏治,拿下这些尸位素餐之辈的官员们,因为他不需要再考虑其他。

但可惜,周晨是大周的皇帝,他要为整个大周负责,要全盘考虑,而不能因为个人喜恶或是一般人所谓的公平正义去决断一件事,这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政治目光。

“况且,大周刚刚一统了整个东域,拿下了青龙皇朝还没有多长时间,就对那些主动投降的旧臣动手,你让天下人怎么看朕。”

诸葛亮的意思,周晨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但整顿吏治,现在还真不是时候。

大周现在最需要的是安稳,是沉淀,是人心归附,而不是再让人心浮动。

更何况,朝堂上的那些旧臣,也并不全是像诸葛亮说的那样尸位素餐,他们能够从一介白身到,一步步进入朝堂中枢,足见其没有一个是无能之辈。

他们或多或少是有些见不得光的问题,但他们的能力却都是毋庸置疑的。

周晨并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愤青,听到一个贪官就抓,见到一个贪赃枉法的就杀。

在周晨看来,只要不造成太大的影响,不动摇他的皇权,他是不会轻易的动这些人的。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贪官是杀不完的。

诸葛亮这位朝堂的中相可以愤青,但是他周晨却不能,因为他是大周的皇帝。

如果整个朝堂上都是包公那样的在世青天,那可以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有时候,奸臣或是贪官,对于朝廷来说,并不见得就一定是一件坏事。

周晨重新拿了灵物,继续得向前走着,投喂着湖中得金龙鱼,而诸葛亮这次却没有跟上,而是愣在了原地。

诸葛亮有些不理解周晨这位皇帝得用意,在他看来,周晨说得那些整顿吏治的问题,都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得,但明知道贪官污吏,却不拿下,这好像不是一个明君该有得作为。

……

走了一圈后,周晨在一处凉台中坐下。

诸葛亮能不能理解他的用意,周晨不在意,周晨只要知道,有诸葛亮、萧何这样的人杰在,那朝堂上的那些旧臣他就可以放心的用就够了。

帝王心术莫过于此。

“陛下。”

这时,曹正淳这位东厂的大督主走了过来。

“何事?”

周晨拿起旁边的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问道。

“陛下,最近长安城内出现了不少陌生的高手,都是从中域而来,两界关那边也传来消息,还有中域的高手不断的涌入两界关,进入我大周之地。”

曹正淳躬身禀报的说道。

“哦!”

闻言,周晨的眉头微微一挑,有些意外。

中域的高手来他大周干什么?

还不是一个两个,难不成,是那位十三殿下不甘心,使用的手段?

“知道原因吗?”

“这么多中域的高手涌入我大周,出现在长安城,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周晨可不会单纯的认为,这些中域的高手涌入大周,出现在他长安城是来串门作客的。

曹正淳摇了摇头;“还不清楚。”

“不过,老奴已经让厂卫尽力的去打探了。”

听到曹正淳的话,周晨放下了茶杯,看着曹正淳慎重的说道;“一定要弄清楚那些中域高手的目的,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周晨知道,能够让曹正淳这位东厂的大督主说是高手的,那实力最起码都是圣人之境。

这样的实力,还不是一个两个,如果真是来者不善,想打他大周的主意,那麻烦可不小。

“是,陛下。”

曹正淳应声而去。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在曹正淳离开后,周晨沉思中叹了口气。

这么多中域的高手出现在长安城,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

两界关。

这段时间是热闹非凡,作为整个东域链接其他地域的门户,本身就不是什么荒凉之地,再加上几个月前的那场大战留下的法则之力,让整个两界关的热闹更胜往昔。

太史慈站在关门口的城墙上,看着下面往来的人群,眉头仅仅的蹙在了一起。

最近这段时间的情况有些不对劲,出现了很多陌生的高手,都是从中域而来。

而且,每天都有,人数还不在少数,就拿今天来说,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就已经看到了不下十数人的陌生高手进入两界关。

这事情可是有些不对劲啊!

这么多中域的高手来他大周干什么?

而且,这些中域来的高手都基本上没在两界关多待,都向着长安的方向而去。

“也不知道消息传回朝廷没有,陛下有何决断?”

太史慈蹙着眉头,心中暗暗的想着。

在察觉到这么多中域的高手进入两界关的时候,太史慈就立马将消息送往了长安。

太史慈知道,东厂的耳目遍布整个大周,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是能瞒得过东厂的耳目的,两界关这里的情况自然也不例外。

但东厂是东厂,他镇守两界关的都督府是都督府,不能混为一谈,不管东厂有没有把消息传回长安,作为两界关的镇守大将,他太史慈是有这个责任上报消息的。

嗯?

就在太史慈心里想着这些的时候,远处一艘豪华的飞舟急速飞来。

太史慈抬头望去,眼里闪过了一丝诧异。

作为镇守两界关的大将,太史慈的记忆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艏飞舟几个月前他可是见过的,没想到今天又来了。

眨眼间,飞舟就已经在距离两界关不远处缓缓降落。

几道身影走下了飞舟,收起飞舟,就向着城门关口走来。

“十三殿下?”

太史慈看着走下飞舟的那几道身影,眼光一闪,心里不由的猜测,这么多中域的高手来他大周之地,不会就是这位中域帝庭的十三殿下使得手段吧!

没错。

走下飞舟的这几道身影,其中为首的那位年轻锦衣的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几个月前已经来过一次的那位帝庭的十三殿下‘轩辕十三’。

太史慈没有想到,几个月前这位帝庭来的十三殿下想要征召他大周的圣人强者,还想打他大周拥有半帝战力的李存孝的主意,结果却无功而返,如今竟然又来了。

……

站在关墙门口下的那位十三殿下,看着两界关的城门关口,神色有些莫名。

几个月前,他带着十足的自信而来,以为凭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可以轻而易举的达成自己的目的,让那位可以抵挡半帝投影的李存孝效力,结果最后却是无功而返。

如今,他又来了,这次应该不会再让他无功而返了吧!

“成帝机缘?”

轩辕十三不屑的笑了笑。

或许别人会信这种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消息,但他轩辕十三作为帝庭的皇子,可不傻,不会轻易的信这种消息。

如果真有成帝的机缘,也不可能让人就怎么轻易的传出来的。

更何况,作为帝庭中的皇子,他远比一般人要知道的秘辛多的多,整个蛮荒界如果真有成帝的机缘,那些各大势力的老不死也就不用都躺在那墓地自我封印,等到现在了。

不过,这大周也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一个小世界走出来的王朝,竟然有圣人不说,还有能够抵挡住半帝投影的圣王级别的强者,这就算是没有成帝的机缘,应该也有不小的秘密。

“就让本殿下看看,这大周究竟有何秘密吧!”

轩辕十三眼光一闪,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

他不知道是谁传出大周有成帝机缘的消息的,不过,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几个月前他无功而返,正想着该如何炮制这个敢拒绝他这位帝庭十三殿下征召的大周的,没想到,这机会就来了。

成帝机缘的消息一传开,中域的那些势力恐怕都会派人前来,接下来,他到要看看,这大周该如何应对。

抬头看了一眼关墙上的太史慈,太史慈正好也望着轩辕十三这位帝庭的十三殿下。

两人的目光是一触即碰。

轩辕十三没有过多的表示,面无表情的收回了目光,直接走进了两界关。

而太史慈站在关墙上也没有动,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那位帝庭的十三殿下一行人进入两界关。

在轩辕十三一行人走进两界关没有多久,一艘一点都不比刚刚轩辕十三这位帝庭的十三殿下所乘的豪华飞舟差的飞舟从天际急速而来。

飞舟上的旗帜迎风而展,毫不遮掩,似乎并没有要遮掩身份的意思。

那大大的‘闻’字,哪怕隔着老远,太史慈也看的清清楚楚。

“‘闻’字旗,这是中域的哪家势力?”

太史慈眺望着远方天际飞来的飞舟,眉头微微的一皱。

之前中域来的那些高手,可都没有像这样鲜明的标志,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中域来的飞舟有鲜明的标志,毫不遮掩。

片刻时间,‘闻’字旗的飞舟就在两界关前缓缓的降落而下。

一道身穿宫装的美貌女子从飞舟中走出,身上那若隐若现的气势,尽管已经收敛到了极致,但依然散发出了不小的威压。

“圣人?”

太史慈心中迅速的判断出了这位走出飞舟的宫装美貌女子的实力。

尽管宫装美貌女子尽力的收敛了身上的气势,可太史慈却依然看出了女子的实力,明显就是突破刚圣人没有多长时间,还做不到身上气势的收放自如。

随着宫装美貌女子走出飞舟,第二道身影也紧随其后的走了出来。

当太史慈看到走出飞舟的第二道身影后,瞳孔不由的紧紧一缩。

“陛下?”

这第二道身影是一位身穿锦衣的年轻公子,这位年轻公子的样貌与如今大周的皇帝极其的相似,准确点说,应该是一模一样。

这让太史慈不由得脱口而出。

“不对,这不是陛下。”

太史慈神色一震,反应了过来,脸色无比的严肃。

如果不是那身上的气势和着装有所差异外,太史慈还真差点都以为,这就是他大周的那位陛下呢!

紧紧的盯着这道与陛下样貌相似的身影,太史慈思绪万千。

虽然他不知道皇室太多的秘辛,但他却知道,陛下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兄弟。

如果他没有猜错得话,这位和陛下一米一样得年轻公子应该就算陛下得那位同胞兄弟。

只是他不明白,这位陛下得同胞兄弟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没错。

走出飞舟的宫装美貌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大周先帝得那位珍妃‘闻清舞,现在应该叫‘闻人清舞’,而紧随其后的则是周无道。

闻人清舞走出飞舟后,打量了一眼两界关后,就走下飞舟,带着周无道一行人走进了两界关。

在进入关门前,闻人清舞抬头扫了一眼关墙的太史慈。

显然。

太史慈这位关墙上的圣人强者也瞒不过闻人清舞的感知。

看着闻人清舞一行人走进了两界关,太史慈不敢耽搁,立马踏空而出,消失在了关墙之上,向着都督府而去。

这件事情,他得立马通知都督府,向长安传禀报才行。


  (https://www.bshulou8.cc/xs/916937/444019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