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书后,情敌们都能听见我心声 > 第514章 地球之冠

第514章 地球之冠


  随着季砚执的描述,季听脑中渐渐有了一些画面。

  他后面好像一直在纠结什么规定,还要出一个什么可行性报告,用来应对学校的伦理审查。

  后面的事……

  季砚执看他耳朵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便好整以暇地凑近他:“怎么?季老师,你都想起来了?”

  “只想起来一点。”季听躲着他的目光,小声问道:“那最后那个可行性报告……我写了吗?”

  季砚执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还真想起来了啊?你当时说你要先好好构思一下报告框架,想着想着就躺下了,没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

  听他这样说,季听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下来,松了一口气。

  幸亏他喝醉酒只闹到了季砚执面前,否则这刚上船就给其他人造成了麻烦,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季砚执还不打算放过他,继续逗他:“季老师,那你还没给我一个准确答复呢?你到底愿不愿意跟我这个学生谈恋爱啊?”

  季听抬起眼,看了他一下,又飞快垂下,语气却异常笃定:“你不会愿意的。”

  “嗯?”季砚执愣了下,“我怎么会不愿意?还求之不得呢。”

  季听闻言,终于抬起头,一本正经地分析道:“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学生,又跟我谈了恋爱,那么出于避嫌和对你更高的期望,我会在学术上对你要求得比其他人更加严格。你每天都会有整理不完的数据、看不完的文献、写不完的实验报告和无休止地收到论文修改意见。到时候,就算你再喜欢我,看到我估计也只有压力和心理阴影了。”

  季砚执被他这义正词严的模样逗得一直笑,起身去桌上拿了的笔记本,又坐了回来:“先不说别的,季老师,您昨晚布置的作业,您的学生我已经熬夜修改完了。请季老师过目,看看这次能不能通过?”

  季听接过电脑,抿着唇角认真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表情逐渐变为困惑,又从困惑变成了……羞愧。

  他发现,季砚执这篇论文其实写得相当扎实,实证数据支撑充实,调研数据精准可靠,而他昨晚指出的那些‘错误’根本就是胡乱挑刺,甚至有些名词,都是他莫名其妙编出来的。

  季听的耳朵越来越烧,他深深地换了一口气,合上电脑坦白从宽:“季砚执,我昨晚是乱说的,你的论文其实写得很好,没什么需要大改的问题。”

  季砚执听完,心里早已乐出声了,但表面却努力绷着脸:“哦?原来是胡说的啊。那季老师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这句话,我对着电脑逐字逐句修改、核对文献、补充数据,折腾了差不多一整夜。现在……”

  他抬腕看了看表,挑眉:“可是快凌晨四点了。”

  季听的愧疚感愈发汹涌,低声嗫嚅道:“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季砚执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但戏还是要做足:“既然我损失了这么多宝贵的睡眠时间,你是不是得补偿我一下?”

  季听立刻点头,眼神诚恳:“应该的,你想怎么补偿?”

  季砚执装作认真思考了片刻,“那……你就赔我一场海上日出吧。收拾一下,我们现在去甲板。”

  凌晨的海域,天色是一种深邃的墨蓝,海面异常平静,只有轮船航行时破开海浪的声音。

  两人穿上厚厚的外套,来到空旷的甲板上。东方的天际线已经泛起一丝极其柔和的鱼肚白,很快,那抹白色被染上淡淡的金粉,继而转为温暖的橙红,如同天幕后方点燃了一支巨大的烛火。

  云层被镀上瑰丽的亮边,色彩瞬息万变。

  随着一道金光刺破云霞,一个小小的、炽烈的火球仿佛挣脱了海平面的束缚,猛地跃了出来。万道金光瞬间洒满海面,将一望无尽的海面染成了暖金色,波光粼粼,如同碎金闪烁,整个海世界,仿佛在这一刻被注入了磅礴的生机与暖意。

  这极致壮丽的光芒也瞬间笼罩了并肩而立的两人,季砚执看着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与季听十指紧密相扣。

  “季耳朵,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想到我的人生会像现在这样,平静,充盈,幸福。哪怕就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做,只是站着,也觉得心里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季听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轻声回应:“我也没有想过。”

  “我以前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看到过无数次月落日升。但那只是意味着一个实验阶段的结束或开始,是客观的时间刻度。从来没想过,日出还可以这样……什么都不为,只是和你一起,安静地看一次。”

  季砚执心潮涌动,声音温柔得如同拂过海面的风:“那以后,我们就多看几次。不看时间,不看意义,就只看它本身,看它每一次都不同的美。把以前错过的,都补回来。”

  “好。”

  ****

  时间在航行中流逝,7天后,雪龙3号顺利进入北极圈。

  邬领队找到季听,提供了一个参与科考任务的机会:“今天有个比较有趣的操作,不算太复杂,但需要细心和一点运气,你和季先生想不想试试看?”

  他介绍的任务是冰芯‘盲盒’采样。科考队需要寻找合适的浮冰,钻取冰芯样本。这些冰芯像时间的胶囊,封存着不同年份的大气微粒、污染物甚至古老微生物,对于研究北极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在实验室详细分析之前,谁也不知道凿开的冰芯里究竟记录着哪些年代、什么样的环境信息。

  季听听他讲了一遍采集过程,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答应了一起去。

  半个小时后,两人穿上救生衣和防护装备,跟着几名科考队员乘小艇来到一块平坦的浮冰上。

  季听负责拿着GPS定位仪和温度计记录数据,神情专注得像是在记录关键实验数据。季砚执则在一旁,协助队员稳住冰钻,并在冰芯取出的瞬间,小心地用特制工具拂去表面浮屑,然后看着季听将那段晶莹剔透、蕴含着未知秘密的冰芯样本轻轻装入样本袋,封好口,贴上标签。

  海风很冷,但两人却兴致勃勃。

  当成功采集到几份高质量的冰芯样本时,相视一笑的成就感,在两人心中都留下了新鲜而难忘的体验。

  进入北极圈后的第三天,科考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核心区域。

  此时的北极仍深陷于漫长的极夜统治之下,没有耀眼的阳光,只有永恒暮色般的朦胧光晕笼罩着天地。

  季听和季砚执穿着厚重的特制防寒服,跟随着科考队员,踏上了这片地球的秘境。

  举目四望,是一个无边无垠的黑白世界。墨蓝色的天幕低垂,其上星辰格外冰冷璀璨,偶尔有绚烂的绿色极光如同幽灵的纱幔,在夜空中无声舞动。

  就在这时,邬领队走到这对新人面前,面对着这片冰封万里的永恒冬夜,热情地张开了双臂——

  “欢迎来到地球之冠,北极!”


  (https://www.bshulou8.cc/xs/8921/2302907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