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楚第一暴君 > 第203章 安润的名声

第203章 安润的名声


第二百零三章  安润的名声

夜色间,北华城歌声四起,才子佳人络绎不绝。

整个城内,被无数闻名而来的人,渲染出了一片繁荣景象。

这些人,都是因那位司徒瑾而来。

“哼,倒也真是奇怪。”

“区区一个才子罢了,来到这北华城,却比我出巡的架势还要大,这些人也未免太闲了。”

赵楷轻哼一声,颇有些难以接受。

这个司徒瑾,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

一旁安润难得看见其吃瘪的模样,不由噗嗤一笑。

“你这下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不让你杀他了吧。”

“天下的才子还有佳人,都很崇拜敬佩他呢,他的名气整个大楚几乎无人不知。”

“你要是杀了他,肯定会让天下人寒心,会出大乱子的。”

赵楷不由再次轻哼。

“哼,即便他名声再大,还能大过朕的名声吗?”

这让安润有些打趣一声。

“是是是,你可是大楚最厉害的那个人,整个大楚谁不知道你呢。”

“可是知道归知道,人家对你的印象是好是坏,可就难说咯。”

出了宫,她总算是放开了不少。

话语里对待赵楷,也随意了几分。

这番话,顿时让赵楷满脸不屑。

“不过是一些诗词和文章罢了,他一个穷书生,何德何能有资格受这么多人追捧?”

鄙夷的话语,立马让安润不干了。

“什么叫不过是一些诗词文章。”

“喂喂,你要弄清楚,那么厉害的诗词文章,当今世上可就只有他一个人能写。”

“你要是不服,那你写诗词给我看看啊?”

这些时日安润在宫里,对赵楷这个皇帝了解的越发多了。

对方早年还是太子的时候,极其顽劣,诗词歌赋是一点都学不进去,当上皇帝后,更是沉迷于女色,完完全全就是个啥也不懂的昏聩皇帝。

安润之所以心甘情愿的又留了下来,也只是因为青霉散和对方对医术的理解。

可诗词这种东西,不会就是不会。

“哼,我看你是一句诗都写不出来吧。”

安润的轻哼。

这让赵楷极不乐意。

“不过是写诗而已,有什么难的,待会说不定就能写出一首来让你崇拜朕。”

这话,让跟在后方一起出宫的舒文渊和张公公,都是满脸汗颜。

尤其是张公公。

他几乎是看着皇帝从小到大的。

写诗?

别开玩笑了,赵楷能写出一手打油诗,就算不错了。

可就连这个,皇帝都未必能写出。

眼下皇帝把话说的这么满,万一待会哪个不长眼的才人上前对诗,怕是场面会尴尬无比。

就在赵楷二人说着时,他们已经来到了目的地。

位于北华城正中心的北华诗楼。

诗楼前方,十余位长衫文人打扮的青年,正被拦在大门外,一个个掏出请柬接受检查。

这里,便是本次诗会举办的地点了。

而安润一出现,那近乎沉鱼落雁般的美貌,便立即让不少人看了过来。

“这般绝色,只应天上有啊!”

“这是哪家的千金,竟如此美貌。”

“简直如画中走出来的一般。”

众人忍不住议论了起来,很快便有一位长衫青年走上前去,礼貌性的拱了拱手。

“二位,不知你们可是要参与本次的诗词会?”

赵楷微微颔首。

“此次诗词会,据传司徒瑾也会到场,听说他文韬武略有惊世之才,我便来见识见识。”

他非得亲眼看看,这个司徒瑾到底是不是个庸才。

“哈哈哈,来此的大半都是为了瞻仰司徒才子的风采。”

那长衫青年笑了笑,这擦打量着赵楷的打扮。

“不过,我观阁下和这位姑娘,眼生的很,从未见过,难道不是大楚五大太学院的书生?”

赵楷闻言一愣旋即微微摇头。

“我的确不是太学院的书生,可难道参与诗会,还要有太学院的身份?”

“自然也不全是。”

长衫青年闻言不由稍稍叹息。

“两位若不是太学院的书生,那么就得有专门的请帖,否则无法进入啊。”

“想来两位不知诗会的要求,也自然不会有请帖吧。”

“实在遗憾,本次文人聚会,实在吸引了太多闲杂人等,因此诗楼不得不做出如此规定。”

赵楷的眉头微微一皱。

自己只打听到今夜的诗会,却未曾想,参加竟然还要请帖。

如此以来,岂不是有些尴尬了?

现在就算是立刻让张公公去准备,一来一回怕是也来不及了。

不过他还没急,安润却一下子急了!

“哎,这……这我们也不知道要请帖啊,提前也没说,我们也懂诗词的,能不能就放我们进去吧……”

她好不容易可以离开那压抑的太医院,见到自己崇拜的偶像。

可却就这样被挡在门前,她又如何能甘心呢?

那长衫青年闻言微微一笑。

“其实没有请帖,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进诗楼。”

“毕竟身份和请帖,都是为了防止那些鱼目混珠之人,进入诗会破坏了气氛。

“若是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身份,也完全可以进去。”

说着,他看向那容貌惊艳绝伦的安润。

“这位姑娘如此绝美容颜,定当是豪门闺秀,出身不凡,若是有腰牌什么的足以证明身份,便可进去了。”

说实话,眼前姑娘这般绝美之姿,有若天仙下凡,那守门的青年是想直接放安润进去的。

只是这样未免不合规矩。

“我才不是出身豪门呢。”

安润下意识的对豪门身份十分厌恶,连装都不愿意装。

“不过我其实也有点名气的。”

“我叫安润,经常给百姓治病,许多人都知道我的。”

话刚说完,那长衫青年神色一僵,旋即恍然。

“难怪!”

“我说安姑娘怎会如此眼熟,原来是我在百姓家中见过阁下的画像!”

他连忙一拱手。

“善心毒医安姑娘,那可是大善之人啊!”

周围人一听这个名号,也都惊的瞪圆了眼睛。

“哎呦,这位居然就是那号称当世善医的安润姑娘吗!”

“我的天,刚才我都没认出来,明明以前在城里见过她治病救人的。”

“连安神医都来了,这次北华诗词会怕是要声名远播啊。”

……

众人纷纷议论,言语中全都是对安润的尊敬之色。

他们之中一些人见过对方的画像,另一些人,则对毒医安润的事迹耳熟能详。


  (https://www.bshulou8.cc/xs/869358/1111092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