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乐评
奥拉夫的华语水平虽然能听懂歌词,但是他不是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人,在欧洲出生就中产家庭,所以他虽然能明白歌词的意思,但是却共情不了。
但他在分享之后,看着华夏粉丝们那恨不得给他把赞点爆,各种“泪目”、“狠狠共情”、“他大爷永远是他大爷”等等的高评,他感觉不说点什么好像不对。
然后赶紧在评论区置顶了一条:“我去盯编曲,我去盯录音!我需要你们的支持!”
他这算不算变节不知道,但催更党看见他这个态度,当即就决定吸纳他成为催更党的骨干了!
而滚石双核之一的刘紫阳,此时已经是第四遍在重复听这歌了。
他非常清楚,边浪这首歌的曲是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歌词就真的太戳了。他脑中已经闪过了无数的电影画面:“这歌要是个什么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主题曲,那就真的是封神大作了!”
自从加入滚石之后,他就真没写过一篇边浪的乐评了,倒不是什么避嫌不避嫌的,主要是觉得自己在面对边浪的音乐的时候,会变得不客观,所以就没再写了。
但是把这歌词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之后,他觉得不写点东西出来,恐怕这一晚上就要睡不着了。
两小时后,刘紫阳用大号发了一篇长文,内容如下:
这件事的背景就不做赘述了,但因为这件事边浪拿出来的这首新歌,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说道说道。
这是一首平凡之歌,普通的可以淹没在边浪众多好歌新歌之中,它没有什么华丽的歌词,也没有美妙的旋律,甚至歌声也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值得注意,惹人怦然心动的地方。
然而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边浪用来回应大家的一首歌,我觉得它一定有非常过人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无名的人》仅从名字上就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平视感,让众多离家之人,奋斗之人获得身份上的认同。实际上,其中的歌词也是如此写就,可以说它确确实实是为这些人所写,所唱,所呐喊。
边浪和滚石乐队,在一年大家都根本不知道是何许人也,但在一年后的今天,他们已经在欧洲办起了巡演。如果换作其他歌手,这种时候恐怕已经代言接到手软,通告跑到飞起了吧?
但边浪不是,他依旧能站在我们大家这些普人的视角里给我们写歌:
“我是这路上,没名字的人……曲折辗转,不过谋生……”
我个人觉得作为识别和区分,或者世间的存在物,没有哪一样东西不是没有名字的。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因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认识,也还有两个以上的名字,何况一个人呢?
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仅因为长相,还因为身份。如果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每个人却又是相同的。在人世间,一个人只有三种状态:出生,生活,死亡。
撇开神学或者玄学的话,一个人的出生是不能决定的,唯一可以决定的就是剩下的两种状态。死亡自不必说,它不外乎就是一次生命的结束,实际上也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也就是“复活”。
相比生活来说,出生和死亡我们关注的很少,除非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或者到了一定时候。即使如此,生活依然是你我生命的全部。这种全部就是生活。
生活,生命的活动。
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另外一个人存在,即使是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中,也还有星期五的陪伴。而有人必然有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当下看来就是只有竞争。当然此外还有伙伴的存在,这就要看我们是想要建立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两者带来的结果显然是不同的。
即使如此,当下的社会中生活已然变成了生存。
生活就是如何生存,如何谋生。为求得生存我们不得不加入这个社会之中,选择其中一支队伍埋没其中,成为一员无人问津,彼此寒暄无需熟识,即使名字无人记得又何妨,只因大家共同奋斗,竞争,成功,如此才能谋生下去,得以生存。
每一个人都拿着自己的剧本,却又羡慕着别人手里的剧本。为了活出别人的剧本,我们不惜余力,拼尽所有,只为了获得自己看来是更好而别人视作普通的剧本。
这支队伍里人人如此,旁边队伍里的人依然如此,甚至是投之以更多的热情。愈来愈多的人加入进来,而触发这一切的行动都不过是为了谋生,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
边浪也不是出道就站在了摇滚的天花板上,那个时候为了生计他也开网约车,和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但是他还能回到开网约车的那个身份视角上来写歌词,这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所做不到的了。
有些人仗着父辈的余荫,和前半生呼朋唤友、拉帮结派组织起来的关系网,现在还过的挺人模狗样的。他们写的作品,是各大晚会的常客,甚至在春晚都有专门给他们留的位置。
但是那些作品的记忆点呢?可能除了作者自己之外,都没人会记得!
而边浪这首歌,是在从不同的视角和场景,给我们分享每一个无名人的轨迹:
“我是离开小镇上的人……是城市背景的无声……”
离家的人中多少人是从村里走进城市,从山里走进城市,对一些人来说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不
管怎样,无名的人潮中都有着他们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建筑工地上,在高楼大厦里,在户外奔波中。
城市在他们看来,是生活竞争的角逐场,是谋生的出路,是实现心中梦想的地方。而他们的背后则是补给站,是爱的疗愈场,是温暖的家。
无名的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愿意知道他们的名字,简单的代号或者一身穿着就知道他们的工作,而他们也确实做着那些维护城市运转的基本工作。在他们看来这是谋生的方式,是竞争的代价,即使不喜欢,不乐意又如何,生活的目的就是首先学会生存下去。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总有人要穿上这身衣裳,做这份工作。从另一种角度看,我们不得已这样全是自己的选择,追求别人的认可,满足他人的期待,这种期待不只是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也是。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体会到自己有用。在这种追求中,我们一味的向外寻找,鲜少顾及内心。我们投身于社会潮流之中,成为城市的背景,无声亦无名。
我们的摇滚乐迷里面,我相信有来自全国各地,合种各样职业身份的人都有,但我觉得你们都比我和边浪要更顶天立地,因为你们才是我们华夏社会的脊梁。没有你们,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可能连活下去都会觉得困难!
所以边浪继续写:
“我不过想亲手触摸,弯过腰的每一刻……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
我们选择了这般,选择了那般,每一种经验都是无比珍贵,都是生活给予的礼物。我们处在其中难免不适,在难以忍受之时也就不免发问。从个人角度上来说,走的每一步,说的每句话,想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获得一种目的的体验。
如若这种体验不能满足,超出预想之外,值得也就碰到怀疑的目光。然而有时我们连值得都不予时间追究,或站在原地,或继续前行,或转身返回。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路上你我同行,这经历你我相同,没有一个人踽踽独行。
如果没有弯腰的难处,怎么知道挺直的自在;如果没有湿透的脚印,怎么知道坐着的舒坦;如果没有哽咽的委屈,怎么知道自豪的畅快。
而这些如果没有别人的参与,又怎能体验得到?所谓同路的朋友,不仅仅是有着与自己相同处境的人,那些帮助自己的人,伤害自己的人,又怎能不是呢?
华夏摇滚不容易,边浪更不容易。能打出今天这个局面,边浪这一路上遇到过朋友也经常和敌人交手。我就是最终投诚了的朋友,因为觉得和他这人一起做音乐有劲!
就像你们喜欢听滚石的歌一样,所以他这个歌词也是我作为一个华语音乐人,作为滚石的音乐总监之一想要和大家说的: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无论结果,那些平凡的,不平凡的,有名的人,无名的人,都是社会中的角色,生活舞台上的人。我们都想演认为是好的角色,忽略了自身的角色。我们也会高兴,也会失意,也会沉默,也会怒吼。我们努力的奋斗,努力的生存,只为一个更好的生活。
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活出意义,也就是价值感。就如少安少平的人生,他们都想活出自己来,然而最后看似是与现实的妥协,不如说是甘于平凡的勇气。
对他们来说,得与失都是生活的礼物,普通人一样活出生命的意义,平凡一样可以炼出钢铁。那些离家的人啊,茫茫人海中无人叫得出你们的名字,然而在山的那一头,海的那一边,依然有人认得你们的面孔,喊出你们的名字。
所以最后的结尾是:
“无名的人啊,车来啦……往前吧带着你的梦!”
无需再多的言语,每一段旅程都是展现自己的机会,都是经验自己并认识自己的工具。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它我们方能醒悟,才能找回属于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是这行进队伍中的一员,融入其中步履前行,共同的目标已然矗立,我们不再需要名字,有的只是获得盛大经验的决心。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有着自己的名字,从一开始到结束,只为得到盛大经验的那一刻有人会记得,会喊出自己。
在那之时,归属于无名的人的荣光得以浮现,归属于无名的人的意义得以赋予。生活大抵如此,大部分人的生活大抵如此。致无名,致生活。
受到了刘紫阳这小作文的启发,某位官媒的大笔杆子有感而发,也写了那么一篇:
普通人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呢?
父母开明,没有家暴,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没有遭遇校园霸凌,也没有遇到过天灾、车祸,没有被诈骗集团骗走财产,没有穷到过房租困难,更不会患重病。
恰好生在城市,会用智能手机,没事打打游戏追追剧,这辈子没做过坏事,如果可能,还会有一个恰好够爱的人。
就这,明明是少数人的一生,却被视为普通人的一生。长大后才明白,这样的一生,太奢侈了
就像是我们倾尽所有,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可是,就因为这样,我们就停止不前了吗?不行啊,还是要向前。
你说日子很苦,但有时候日子又有点甜,不如坚持一下,阳光总会到来,花总会开。
不幸福的时候坚持一下,过两天也许就幸福了,就像现在窗外突如其来的阳光,漫长的冬天总会过去。
这就是边浪这个披着摇滚外皮的人文战士,给我们留下的这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所以我还是我之前的那个观点,边浪这种音乐人不能给他太顺,我们才能听到如此经典的作品!
如果是这段乐评交给边浪来写,那么他只会简单来一段:时隔四年,毛不易曾经的八杯酒浓缩成今天的一杯,不再敬朝阳、不再敬月光,不再敬明天、不再敬过往……
而是敬离开小镇上的人,敬哭笑着吃过饭的人,敬赶路的人,敬养家的人,总之就是敬无名的人,敬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人!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863818/11446531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