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借了个东北风
朱元璋安置好韩林儿后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陈友谅在南昌吃了败仗,正是士气颓败之时,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到达鄱阳湖前,朱元璋分了两支军队出去,一支守泾江口,一支守南湖咀,另外又调信州兵守武阳渡,此举一来封住陈友谅的归路,不让其逃跑,二来也给自己留下退路,可谓输赢都有援助。
进入鄱阳湖后一路向南搜寻,不久后在康郎山发现了陈友谅的船队,张钢铁就在朱元璋的船上看着,但见数千条巨舰横在湖面,像一座座高山一般,仰头四十度往上才能看到对方的船头,单论战船的大小,双方的悬殊程度不亚于螳螂与车。
陈友谅在南昌吃了败仗,正憋了一肚子火,听见朱元璋的船队追来,立刻下令进攻,陈友谅兵多船大,又处在上游,本来是占优势,但船大又有操纵不便的缺点,朱元璋利用船小灵活的优势与陈友谅持续恶战了一个月,双方均死伤惨重。
七月二十二日,陈友谅将千艘巨舰连锁起来,横亘百里,朱元璋方船小不能破,一时间被对方压着打,手下大将死伤无数。
“谁有妙计?”
朱元璋问道。
“属下虽有一计,却是难行。”
刘伯温叹道。
“说来听听。”
朱元璋道。
“巨舰连锁难分,若用火攻,一而二二而三,定能破之,然天无些风,火势易灭,纵使地利人和均占,却唯独缺了天时。”
大家互相看看,均叹了口气,计的确是好计,奈何老天不开眼,但是唯独张钢铁的眼开了,若论交情,他是万万不会帮朱元璋的,可在场的还有沈清月、徐达以及沈城的两万将士,不能置他们于不顾。
“军师之计可行。”
张钢铁道。
“哦?张大侠有何妙计?”
朱元璋喜道。
“诸位可曾听闻诸葛亮借东风?”
张钢铁道。
“诸葛亮自然听过,借东风却不曾。”
刘伯温说道,同为谋士,谁的偶像不是诸葛亮?
“也对,眼下《三国演义》多半还没出。”
诸葛亮的很多事迹都是罗贯中的夸大杜撰,在场除了沈清月外都听得一头雾水。
“不解释了,我去去就回。”
张钢铁纵起身形,如同一支火箭般窜向了东北方,仅用个把时辰便到了落星墩,张钢铁落在院外,正要抬手敲门,门忽然自己开了,落星子轻轻飘了出来。
“前辈…”
张钢铁正要开口,落星子忽然抬手打断了他。
“不用说,你的来意我已知晓。”
“那前辈可否…”
张钢铁正要问,落星子再次打断了他。
“不用问,小事一桩。”
落星子深吸了一口气,直到肚子鼓得像个葫芦才停,随后就见他向西南方轻轻吹了出去,但见面前原本平静如镜的湖面忽然凹了下去,脚下起处虽只有尺余宽,但片刻间已呈喇叭状扩至远处整个湖面,水面涟漪一波胜过一波,到达康郎山时必是一阵飓风,诸葛亮再被神话也只是借算法,而张钢铁才是真真正正的借风,落星墩在东北,陈友谅恰在朱元璋的西南,这口气朱元璋若是利用得当,必烧得陈友谅一败涂地。
“历史真的不能改变么?那我这算什么?”
张钢铁看着湖面嘀咕道。
“你认为历史上没有这股风?”
落星子问道。
“我不知道。”
张钢铁摇了摇头。
“段成有句话言之有理,你并非改变历史,而是创造历史,陈友谅的巨舰放眼当今时代无人能敌,而这股风只有你来我才会借,因此陈友谅并非败给朱元璋,而是败给了你。”
落星子语出惊人。
“那我若是杀了朱元璋呢,也是创造历史?”
张钢铁再次问出了这句困扰了他许久的话。
“朱元璋尚有三十五年寿数,享年七十岁,你若不信大可一试,只是徒劳无功罢了。”
在这一点上落星子和段成的观点倒是一致,朱元璋是天选之子,岂是张钢铁能够葬送的?张钢铁纵有再多奇遇,此时此地,也仅仅能做朱元璋登龙路上的垫脚石而已。
“那晚辈告辞了。”
张钢铁抱了抱拳。
“等一等。”
落星子舔了舔食指,在张钢铁眉心一点,张钢铁只觉眉心一凉。
“此乃合念啄,今后只需闭上眼睛便可用意念与我对答,无需远来。”
张钢铁大喜,忽然想起了多年前自己因连番倒霉找大师破解的景象,当时那大师手中捻诀念念有词,未几之后忽然换了一副神情,口中说着听不懂的话,他旁边的助手翻译说大师供的神仙下凡附在了大师身上,讲的是神语,让张钢铁想问什么赶快问,这种奇事张钢铁自然是第一次见,他也不知道什么是神语,反正一般人见了这种阵仗多半是目瞪口呆,除非是故意捣乱之人才敢有冒犯之心,张钢铁慌忙问了问最近的倒霉事,最终得到的解决办法较为迷信不宜展示。
“若我所遇之事较为头疼,前辈可否借我身躯以观?若是别人有求于我,我又难以拒绝,前辈可否施以援手?”
张钢铁问道。
落星子瞪着张钢铁看了片刻,叹了口气。
“不到万不得已莫沾此道,向别人泄露天机有百害而无一利。”
落星子叹道。
“晚辈不敢,纯是好奇。”
(https://www.bshulou8.cc/xs/850263/5045194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