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诸天影视剧变 > 第1331章 咸安公主的谋划

第1331章 咸安公主的谋划


“故人之后?与回鹘王庭有关?”林昊一时间也想不出来是谁,索性也就不想了,直接把人叫过来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去,把人带过来,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人?”林昊下令。

    片刻后,一名作寻常商贾打扮,但眉宇间难掩精干之气的男子被引入书房。

    康怀恩识趣地退下,并掩上了房门,书房内只剩下林昊与那陌生人。

    那人目光锐利地扫视一周,像是在确认安全。

    随后整理了一下衣袍,向林昊抱拳行礼,姿态不卑不亢地道:

    “在下杜文广,参见林都督!”他并未使用化名,而是直接报出了“杜”这个关中郡望的姓氏。

    听到对方的姓氏,林昊心中一动,第一时间就想到对方或许跟关中的贵族有关。

    对方这副模样,一看就不像西域士卒,还自称姓杜,十有八九出身关中本土士族的杜家。

    面上不动声色,抬手虚扶道:“杜先生请坐,不知先生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杜文广并未就座,而是从怀中取出一枚半截玉璜,材质温润,雕刻着精美的凤鸟纹样,绝非民间之物。

    随后将其玉璜呈上道:“在下乃大唐咸安公主府,护卫副统领杜文广。此物,乃公主信物,请大都督验看。”

    林昊接过玉璜,入手微凉,纹路清晰,另一截显然应在公主手中。

    回想起大唐的历史,随后心中恍然,立刻想到这位咸安公主是哪位了。

    不过林昊此时的脸上依旧平静,咸安公主是德宗皇帝亲女,三年前和亲回鹘,如今是回鹘的“智惠端正长寿孝顺可敦”。

    只是没想到,她竟然派来了心腹密使,还专门来找自己!

    林昊将玉璜递还,语气颇有些凝重道:

    “原来是杜统领,公主殿下金枝玉叶,远嫁塞外,下官一直心怀敬意,前次路过王帐附近,未能拜见,深以为憾。”

    “不知公主殿下遣统领前来,所为何事?”林昊的姿态放得很低,心中却飞速盘算着公主的意图。

    回鹘汗庭刚刚经历权力更迭,忠贞可汗暴卒,其弟篡位,局势微妙。

    咸安公主身处漩涡中心,此刻秘密遣使来见自己这个大唐西域军事主官,所图必然不小。

    如果林昊猜的不错的话,十有八九是关于回鹘王帐继承问题。

    杜文广见林昊确认了信物,态度恭敬,稍稍松了口气,压低声音道:

    “公主殿下确有一件,关乎大唐与回鹘未来局势的大事,欲与都督相商,此事干系重大,此地~!”

    他谨慎地看了看四周,想要确认是否安全,林昊见状直接说道:“不用担心,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杜统领远道而来,公主殿下一切安好?”林昊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他对这位和亲回鹘的大唐公主抱有同情,先嫁老可汗,后又依回鹘风俗续嫁其子,如今更逢回鹘内乱,可想而知其处境之艰难。

    他猜测,杜文广此来,多半是公主不堪其苦,欲寻机返回大唐。

    对此,林昊乐见其成,能助一位大唐公主脱离苦海,于公于私,都是义举。

    “有劳都督动问,公主殿下她~,一切尚安~!”杜文广拱手,犹豫了一下,语气带着几分苦涩说道:

    “只是下官此来,确是奉殿下密令,向都督求援。”

    果然,林昊心中暗道自己猜得没错,于是主动开口说道:

    “杜统领不必忧虑,若公主殿下是想借回鹘内乱之机返回大唐,本都督必当竭力相助。”

    “不瞒杜统领,据林某所知,颉于伽斯大相已率得胜之师,正在返回王帐途中。”

    “其此行,意在清算毒杀忠贞可汗的篡逆之徒,匡扶正统。此时回归大唐正当其时。”

    此言一出,杜文广面色骤变,身体瞬间绷紧,急切追问道:

    “都督此言当真?大相~,颉于伽斯果真欲行此大事?”

    这消息,对身处漩涡中心的咸安公主集团而言,无异于惊雷,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和后续布局。

    林昊见对方神色有异,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于是下意识翻看一下对方的记忆。

    出乎林昊的预料,对方竟然不是想回大唐,知道了咸安公主派使者来的目的,林昊脑子里千回百转间。

    不过很快心中已然有了定计,这才面色沉静地点头说道:

    “忠贞可汗乃我大唐册封的可汗,竟遭毒手,此等悖逆之事,天下共愤。”

    “颉于伽斯大相心存忠义,欲拨乱反正,林某与杨袭古将军闻之,亦深表赞同。”

    他这话半真半假,回鹘内乱,客观上对大唐减轻压力有利,他乐见其成,至于谁做可汗,只要亲唐,他并不在意。

    “若公主欲归,林某或可从中斡旋,想必颉于伽斯大相也会给几分薄面。”

    他想到公主即将面临的问题,嫁给名义上孙辈的尴尬处境,心中更是决意要帮这个忙,不过还是要等杜文广开口才行。

    然而,杜文广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眼神数变,最终却化为一声长叹,他站起身对着林昊郑重一揖,这才坦诚的说道:

    “大都督高义,殿下与下官感激不尽。但~,都督误会了!”

    “误会?”林昊眉梢微挑。

    “正是!”杜文广挺直腰板,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着骄傲与决然的神情说道:

    “临行之际,公主殿下再三嘱咐下官,她既受大唐册命,远嫁回鹘,肩负的便是维系唐回友谊、安定边塞的重任。”

    “个人荣辱得失,与国事相比,微不足道,纵有万般艰难,亦当竭尽全力,完成陛下和朝廷交付的使命,岂可因一己之私,轻言返归?”

    厅内一片寂静,林昊看着杜文广,眼中异常平静,因为刚才查看杜文广的记忆,就已经知道那位远在回鹘王帐的咸安公主的真实心意。

    片刻后,林昊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面向回鹘王帐的方向,拱手深深一揖。

    “公主殿下深明大义,林某佩服!”林昊真心实意的说道。

    随后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前隋那位历事四任突厥可汗、终生不忘维护隋室利益的义成公主。

    没想到,时隔百余年,大唐竟也出了一位,如此具有政治担当和牺牲精神的公主!

    “那么,”林昊坐回原位,神色郑重的说道:“那公主殿下需要林某做什么?”

    林昊心里其实明白,有了武周的这个先例,这位公主心思就不难理解了。

    一位决心留在回鹘发挥作用的大唐公主,其价值远超一个单纯的逃亡者。

    支持她,就是在大唐与回鹘之间,钉下一根最牢固的楔子。

    杜文广见状,心知已赢得林昊的真心敬重与支持,不再绕弯子,立刻说道:

    “下官听闻,都督在西域兴建工坊,所产铁甲坚锐异常,远胜寻常!”

    “确有此事!”林昊点头,这应该是很久之前的消息了。

    没办法,这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消息滞后是正常现象。

    同时通过翻看对方记忆,也明白是回鹘缺铁,优质铁甲更是稀缺。

    果然,杜文广继续道:“公主殿下下嫁时,陛下曾赐予一队精锐护卫。”

    “这些年,殿下亦悉心笼络,麾下不乏忠勇之士,然回鹘铁器匮乏,优质铁甲更是难求。”

    “若从长安运送,不仅路途遥远,且目标太大,易惹人注目。”

    “听闻都督处能量产铁甲,殿下特命下官前来,希望能得都督援手。”

    林昊可是知道的,这些草原民族,包括回鹘的“可敦”(皇后)并非摆设,往往拥有自己的部众和财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新可汗继位后娶前任可敦,既是传统,也是整合政治势力的需要。

    咸安公主这是要借助,即将到来的汗位更迭,强化自身的武装力量,从而拥有足够的筹码,确保回鹘政局朝着亲附大唐的方向发展。

    她不是被动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要主动介入,掌控局势,想要学习武则天!

    不过当武则天可不容易,这需要魄力,更需要实力,显然,铁甲就是眼下最关键的实力。

    想通此节,林昊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道:

    “请杜统领回禀公主殿下,此事林某应下了,需要多少甲胄,但说无妨,林某必优先为公主筹措,尽快秘密送至王帐!”

    杜文广闻言,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再次深深一揖道:

    “都督,一千百副铁甲如何!”

    其实杜文广心中有些忐忑,想了想终于报出了一个,在他自己看来都有些过分的数字。

    “若能得一千副铁甲,殿下便能初步稳固局面!”话一出口,他又觉不妥,随后话音一转补充道:

    “若是府库一时不便,五百~,三百副亦可解燃眉之急!”

    他紧盯着林昊,准备迎接还价或是为难的神色。

    毕竟,即便在大唐中枢,别说一口气调拨一千副甲胄,就是五百副甲胄,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和人情。

    林昊闻言,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他仿佛能看到杜文广脑海中,正以长安将作监的效率来计算成本。

    “三百副?”林昊语气平淡,甚至带着一丝随意,“若是只要三五百副,我现在就能安排人手,尽快筹备运送。”

    杜文广先是一喜,随即心头又是一紧,随后想到甲胄那恐怖的价格。

    随后他硬着头皮道:“都督明鉴,殿下在回鹘用度亦不宽裕,此番所需银钱,可否~,可否宽限些时日,或容下官回禀殿下后再~!”

    他的话被林昊抬手打断道:“杜统领,这不过区区一千副铁甲,价钱就不必谈了。”

    “就当我西域大都督府,献给公主殿下的一份薄礼,助她安定回鹘,便是助我大唐安定西陲。”

    “什么?都督!您~,此言当真?”杜文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脑中飞快计算:在大唐,一副上好的明光铠价值数千贯,一千副便是数百万贯级别的巨资!

    即便北庭所产甲胄稍逊,按最低标准折算,也是百余万贯的天文数字,而这位林大都督,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送了?

    林昊见杜文广惊愕的模样,知他仍以旧有观念衡量,便决定让他亲眼见识一番。

    “杜统领,空口无凭,请随我去一趟轮台城,一看便知。”

    说罢,不容杜文广多想,林昊命人备马,带着一队亲卫,与杜文广疾驰而出,直赴离庭州最近的工业区。

    尚未靠近,杜文广便被远处的景象所慑,数座高耸的土窑(高炉)喷吐着浓烟与火焰,将天际染上一抹灰黑,空气中弥漫着煤烟与金属的灼热气息。

    林昊勒马,指着那片繁忙区域说道:“杜统领,你看此地,年产铁料,约合三万余石。”(注:唐代一石约合60公斤,三万余石即近两千吨)

    杜文广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三万余石?!都督,我大唐天下岁入铁料,也不过千万斤(约合八万三千石,约2500吨)!”

    这意味着,仅此一地产铁量,就已接近大唐全国产铁量的三分之一,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林昊不置可否,引他进入工坊核心区域,恰逢一炉铁水出炉。

    炽热的铁流如同岩浆般奔涌而出,注入砂模之中,红光映照下,杜文广只觉得热浪扑面,须发皆焦。

    眼前的景象超越了他对“冶铁”的所有认知,待铁锭稍冷,他忍不住上前,触摸那尚有余温的金属块。

    甚至用随身的横刀猛力劈砍,直到刀口卷刃,铁锭上只留下一道白痕,他才真正相信,这并非虚幻,而是实实在在、质量上乘的铁锭。

    “有如此多的铁,已是惊世骇俗,可打造甲胄耗时费力,需大量良匠~!”杜文广的震撼还未平息,又提出了新的疑虑。

    林昊不语,只是引他转向工坊另一侧,靠近一条利用水渠引来的河流。

    还未走近,一阵规律而沉重的“轰隆”声便传入耳中,震得地面微颤。

    戴上林昊递来的耳套,杜文广走近观看,只见巨大的水轮带动连杆,将沉重的锻锤一次次提起、砸落,循环往复。

    烧红的铁板在锻锤下,迅速变形成厚薄均匀的铁片,然后将铁皮放到冲锤面前,哐当一声就被冲压成,形制统一的甲片。

    甲片的制造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他呆呆地看着流水线上,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的一片片甲叶,喃喃道:

    “一、二、三……这,这才片刻工夫,就制作如此多的甲片~!”

    林昊却微微皱眉说道:“可惜如今是冬季,天山融水减少,水流不及夏季充沛,否则速度还能快上数成。”

    “如今河面封冻,便只能依靠畜力或人力,效率大打折扣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遗憾,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麻烦。

    杜文广站在那轰鸣的锻锤旁,看着铁与火交织而成的磅礴生产力,之前所有的疑虑、忐忑都被碾得粉碎。

    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想法在他心中燃起,他猛地转身,抓住林昊的胳膊,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都督!若是~,若是能有三千副铁甲,公主殿下便有十足把握,不仅能自保,更能彻底掌控王帐亲唐势力,让回鹘再无背离大唐之忧!”

    三千副铁甲,武装起一支完全忠于咸安公主的精锐,在这草原之上,将是一股决定性的力量。

    林昊看着杜文广眼中灼热的光芒,知道工业的实力,已经彻底折服了这位公主心腹。

    他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道:“好!那就三千副!依旧分文不取!我会命工坊优先赶制,尽快凑齐。”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回鹘王帐的方向,语气变得有些深沉道:

    “此事关系重大,不容有失。待首批甲胄备妥,我亲自与你同往王帐一行。”

    “既要送甲,也要确保这批甲胄,能用在最关键的刀刃上。”

    杜文广闻言,更是激动难抑,深深一揖到地:“都督高义!殿下若知都督如此鼎力相助,必感铭五内!下官代殿下,拜谢都督!”

    林昊扶起他,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锐利的光芒:“不必多礼,公主殿下为大唐守北门,林某为大唐镇西陲,本就是同袍。

    回鹘之事,已非公主一人之事,亦关乎我安西、北庭存亡,此番我便去会一会那回鹘王帐的风云。”

    “大都督身兼重任,能离得开么?”咸安公主那边虽然有些人手,但是合格的将领并不多。

    所以一听说林昊要去,杜文广当然高兴,但是林昊现在身居西域大都督之职,身上责任重大,而且此事非常危险,所以他还是有些犹豫。

    “无妨,吐蕃新败,暂时无力进攻,加之庭州有杨大都护镇守,我出去些日子倒也走得开。”

    现在外敌不太可能进攻,练兵有那些老兵,工坊、屯田已经上了正轨,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去做就好了。

    至于瀚海军已经初步完成组建,庭州有杨袭古可以暂时照应着,林昊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https://www.bshulou8.cc/xs/837412/8604751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