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8章
“让厨房炖点燕窝。”他对保姆说,声音平稳得像什么都没发生,“等会儿有客人来。”
客人是省纪委的同志。他们进门时,张启明正坐在紫檀木沙发上,手里捧着本《资治通鉴》,书签夹在“和珅列传”那一页。
“我就知道你们会来。”他合上书本,皮革封面发出沉闷的响,“郭嘉诚那点事,牵连不到我头上。”
周虚中把土地红线图铺在茶几上,图钉在“基本农田”四个字上扎出个小洞。
“张省长,这块地怎么解释?”他往张启明面前推了杯茶,水温烫得能烫掉层皮,“还有这个,你侄子公司的注册地址,其实是间空仓库。”
张启明的手指在茶杯耳上摩挲,指节泛白。
“年轻人想创业,我这个当叔叔的帮衬点,有问题吗?”他的目光扫过纪委同志胸前的徽章,突然嗤笑一声,“你们查了这么久,找到我贪腐的证据了吗?”
周虚中把一份录音笔放在桌上,红色的播放键像颗正在跳动的心脏。
“这是郭嘉诚在禁闭室的交代,”他按下播放键,张启明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带着酒后的狂妄,“那片地至少能赚一个亿,你侄子拿大头,我和老刘分剩下的……”
张启明的脸瞬间惨白,像被抽走了所有血色。
他猛地抓起茶杯,想往地上摔,却被纪委同志按住手腕,瓷器碰撞的脆响在奢华的客厅里回荡,像在打碎他精心维持的体面。
“我交代。”他瘫坐在沙发上,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露出眼底的浑浊,“刘朋飞确实分了三千万,还有……还有省发改委的王主任,他也拿了好处。”
审讯室的灯光亮到后半夜。
张启明的供词越写越长,从土地出让到工程招标,从人事安排到海外洗钱,像本浓缩了的官场腐败教科书。
其中某页提到刘朋飞坠河前,曾给他打过电话,说“环城路的账可能要露馅”。
“他说要去自首。”张启明的声音带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我劝他‘冷静点’,没想到他这么不经吓。”
周虚中的钢笔在“冷静点”三个字上重重划了道线。
这三个字背后,是条被水泥封在桥墩里的人命,是无数个被蒙蔽的纳税人,是那段被贪腐玷污的环城路。
“刘朋飞的海外账户,是你帮忙开的吧。”他突然问,声音冷得像梅江的冰水,“那笔环城路的赃款,现在还在瑞士银行躺着。”
张启明的肩膀猛地一颤,再也维持不住镇定。
他想起刘朋飞在电话里的哭腔,说“我儿子在国外上学,不能没有钱”,那时的他还觉得可笑,现在才明白,他们都困在同一个钱眼里,谁也逃不掉。
天亮时,李固和刘喜来在南市收到消息。
两人站在大杨村的地头,望着村民们正在补种的庄稼,晨光在绿油油的苗尖上闪着希望的光。
王建军拄着拐杖走过来,腿上的石膏还没拆,脸上却带着久违的笑。
“刘书记,李市长,谢谢你们。”他往两人手里塞了几个煮鸡蛋,蛋壳上还沾着泥土,“我女儿今天出院,说要给你们送幅画。”
画是用蜡笔画的,三个戴红领巾的人站在阳光下,背景是金灿灿的稻田。
最前面的人写着“周部长”,中间是“李叔叔”和“刘叔叔”,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你们”。
李固把画折好放进公文包,金属搭扣碰撞的声响,像给这场漫长的反腐奏起了序曲。
“咱们去看看学校食堂。”他往村子另一头走去,脚步踏在泥土上,发出踏实的闷响,“新的承包方该招标了,这次得选个干净的。”
刘喜来的钥匙串叮当作响,他把那枚信访徽章别在胸前,迎着朝阳的方向望去。
南市的天空蓝得像块透明的玉,那些曾经的阴暗,正在阳光的暴晒下,一点点蒸发。
省城的纪委大楼里,周志高看着张启明的供词,指尖在“彻底交代”四个字上轻轻点了点。
窗外的玉兰花已经谢尽,枝头冒出的新绿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片正在被净化的土地。
他想起周虚中发来的消息:“张启明的案子牵扯出二十三个处级以上干部,已经全部控制。”
后面附着张照片,审计厅的档案柜前,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赃款,一沓沓钞票堆成的小山,像座耻辱的纪念碑。
“赵部长,”周志高合上卷宗,声音里带着种如释重负的清朗,“通知组织部,准备新的干部考察名单,南市的重建,需要一批干净干事的人。”
(https://www.bshulou8.cc/xs/835293/2363840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