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1519章 竹石

第1519章 竹石


王言的级别实在是太低了,浙江的事情他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

    以前能对事情有影响,是因为他是淳安的话事人,而那时候淳安是中心。所以他动作一番,对于事情就有那么一些影响,也在嘉靖、裕王、严党三方都有了名字,为人所知。

    然而现在改稻为桑已经过去了,围绕的是沈一石引发出来的巨额贪墨问题,直达天听,多方斗法、妥协。自然没他的份了。

    毕竟他一个小小主簿,换算一下也就是个副处级的干部,跟这种中央督办,封疆大吏及下级的众多干部都有牵扯,甚至牵到了

    类比到后世,相当于浙江一个小县的县常委,跟中央督办,众多高官、厅局级官员牵扯,并隐隐指向上面的那几把椅子。

    除非王言跟涉案的人员有关系,他才能被调查、被处理,否则哪里有他多嘴的份,知道消息都是错。

    至于打倭寇,现在的主要战争地点在台州,其它地方的倭寇都是骚扰牵制的,不成大气候。何况淳安境内,别说倭寇了,就是那些耍凶斗狠的人们也都被收拾服了,全都在老老实实的搞生产。淳安不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也没有差太多。

    而王言又不可能亲自带兵去各处剿杀倭寇,先前军情紧急也就罢了,现在自己内部无忧,外面的还轮不到他来管。

    所以一切都还是那么自然的发生着,胡宗宪领导戚继光等打倭寇,打出了台州大捷。海瑞审案死顶着,过往的事情全都给翻了出来,让上上下下都难为的很。赵贞吉挖空了心思,想着怎么各方圆满,又满脑袋包的到处筹措军需。

    “海瑞,我不问你审案,我问你军需。”

    巡抚衙门,赵贞吉看着直挺挺站在面前,瞪眼看着自己的海瑞,心中也是万般无奈。

    但他面上不显,说道,“淳安周遭数县送来文书,举报你淳安目无纲纪,私自领乡勇越界执法,查抄通倭大户之家。”

    “军情紧急,不容延误,自然便宜行事。”海瑞说得硬邦邦,“中丞大人是想让淳安把查抄的浮财拿出来充作军需?”

    “抄了那么多的大户,几万两银子总是有的。你们淳安的军情再是紧急,还能急得过胡部堂抗倭?我告诉你,胡部堂刚刚在台州大捷,打的倭寇大败亏输,往海外逃亡。这个时候军需不利,误了军情,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这个责任是中丞大人的,不是我的。”海瑞淡定摇头,“而且实不相瞒,中丞大人应该也是知道淳安主簿王言的,淳安真正做主的人是他,不是我这个知县。”

    “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作为上官,压制不住下属的官员……”

    迎着海瑞的目光,赵贞吉闭嘴了,因为他想起来,面前的这个海瑞他也没压制住……

    海瑞说道:“中丞大人或许不知,下官没有去淳安赴任之前,淳安便是王言主事……郑泌昌、何茂才妄图诬陷淳安灾民通倭……何茂才为什么不敢去淳安?他怕王言直接把他给绑了。

    而且王言研究出了红砖、水泥,近来又研究出了白琉璃,直接献给了陛下,陛下分润他半成净利。因他好嘴贪吃,每餐必有酒肉,他又身无长物,陛下念及此,还让人专门先给他送来一千两银子,让他享受华服美食。

    中丞大人,如此种种,莫说是下官,便是你赵中丞,可能在淳安压制王言,可能夺他的权?我实话告诉你,不用王言说一句话,你在淳安就是寸步难行。”

    赵贞吉蹙起了眉:“陛下给他分红,还给他一千两银子享受?”

    “正是!”

    “难道军情还不紧急吗?你淳安的百姓是百姓,别处的百姓就不是百姓?海知县,或许你不清楚倭寇对我大明造成的损害……”

    于是海瑞对赵贞吉开喷了,说他父亲就是死于倭寇之手,又细数过去许多年来倭寇对大明的侵扰,给赵贞吉说的哑口无声。

    不过海瑞也没有跟赵贞吉计较,他转而说道:“中丞大人,淳安这一次得到的都是浮财,因为水灾的原因,衙门里穷的叮当响,连官吏的禄米都发不足了。路要修整,水利要疏浚,常平仓要补粮,凡此种种,哪一样不是花费?

    别处的百姓是百姓,可我淳安的百姓不应该惨上加惨。才遭了水灾,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如今有了一笔银子能让淳安喘口气,中丞大人,不说这笔银子能不能从王言手里要的出来,便是能要,难道中丞大人以为淳安比别处遭倭寇的百姓更好吗?

    中丞大人为何不去找旁的县?他们没遭灾,能拿的出钱粮。旁的不说,就说那些状告淳安的县,王言带乡勇拿走的终究是浮财,余下的田产都是他们处置的,都是大户之家数代人的积累,变卖一番赚的又岂是盆满钵满?”

    海瑞拱了拱手,“如无别的事,下官告退。”

    说罢,不管懵逼的赵贞吉,海瑞转身就走人了……

    赵贞吉无语凝噎的目送海瑞离去,被噎的很难受……

    不是只有淳安这里能拿钱,只是现在淳安有了钱,所以赵贞吉才惦记上了,在淳安拿不到钱,赵贞吉自然有办法在别的地方筹措。

    事情还是按照原剧的轨迹发展了下去,发回重审的供词仍旧原封不动的跟着杨金水一起送去了京城,不仅原封不动,郑泌昌、何茂才翻供的供词也被海瑞给找到了证据翻了一遍,一同送去。

    这个行为相当于海瑞这个知县,指着内阁、皇帝的鼻子骂娘……

    为了顾虑影响,不致于上上下下人心惶惶,造成国朝动荡,嘉靖选择大事化小。他如同原剧中那般,找了严嵩、徐阶来,在玉熙宫中说了一堆和气的话,最后烧了海瑞审出来的供词。

    于是严嵩趁机发难了。

    他先是说了国库空虚,军情紧急,各部还要银子,请求让鄢懋卿去巡盐。嘉靖准奏。

    而后严嵩又说道:“此前改稻为桑之时,臣闻报,有走私刁民齐大柱者,有通倭之嫌私,臬司衙门闻讯派兵前去抓捕,为新任淳安主簿王言所阻,且不经请示,擅自鼓动乡勇抓了臬司衙门派去的兵勇,甚至是千户、副千户也都被抓了,又私设刑堂,越级审讯。

    郑泌昌、何茂才联名上奏,淳安主簿王言藏匿倭寇,知情不报,私自调遣乡勇,不遵上官,不敬朝廷,邀买民心,蛊惑乡勇以为助力,违抗上命。

    又闻王言跋扈,敲诈大户,残害良民。先前闹倭寇,更是私自统领乡勇,以通倭之名越境查抄大户之家,实在无法无天。

    而那个齐大柱,现今被王言派去抗倭,正在胡宗宪身边。臣以为,当严查相关诸事,以正纲纪。”

    另一边的徐阶的目光刺了过来。

    地上跪着的吕芳,一样也是看着严嵩。他不明白,事情已经揭过去了,怎么严嵩反倒是耍起了无赖,跟万岁爷找麻烦。

    身披道袍,头戴花草香冠的嘉靖瞥了一眼严嵩,眼神深沉。

    沉默了一会儿,他才说道:“准奏。还有什么事?”

    严嵩当然听出了嘉靖话语之中的不耐,于是他提出了告辞,主动走人。

    徐阶也没话了,跟着一起离开了玉熙宫。

    只有嘉靖结跏趺坐,闭目静修。

    吕芳老老实实的站在旁边,耐心的陪伴。

    良久,许是腿麻了吧,嘉靖终于收了功,摊开了腿。见此,吕芳赶紧走上前去,伺候着揉腿。

    “严嵩这条老狗,是越老越不合用了。”嘉靖轻笑起来,“都来将朕的军了。”

    “主子,奴婢实话说,严阁老这次确实做的过了。明知道王言是主子夹袋里的人,后必重用,于此事也无关紧要,却非要拿王言做筏子,要杀海瑞。”

    “他是做给朕看。”

    嘉靖目光森然,“是让朕知道他的份量,让朕知道,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吕芳明智的没有言语,默默的给嘉靖捶着腿。在此之前,他已经因为种种事情被送去修吉壤了,也就是给嘉靖修坟。他已经预感到了,他就将被打发走,远离权力中心……

    又是一会儿,嘉靖说道:“朱七不是还在浙江呢吗?现在事情都尘埃落定了,他在那边也无用了,让他带王言还有那个……”

    “齐大柱。”

    “让朱七带他们两个来京,不用着急,慢慢过来就行,别短了王言的吃喝。”

    “是,主子。”

    “去吧。”嘉靖摆了摆手,腿已经缓过来,他又继续静修了……

    淳安县衙门口,一柄布缝制的大伞张开,阴影之中便是披散着头发躺在躺椅上晃悠的三老爷。

    百姓们偶尔路过,看到了总要来说几句话,有的还让王言给切切脉看看诊。现在县里的人都知道,三老爷是神医,不仅治住了县里的瘟疫,还治好了许多人经年未好的病。而且三老爷仁慈,给人诊脉分文不取。

    一般人也不会那么不开眼,一点儿小毛病都来找三老爷看诊。都是在医馆看过了以后,坐管的大夫看不好,这才到了三老爷这里。

    借着闹灾,王言已经完全整合了县里的医疗资源,现在县里的医馆都是统一行动,听从号令的。同时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看病、开药的价格进行了限制,有着明确的细则。

    这个权力王言还是有的,这是县里的自治,属于地方法,跟别的地方不冲突。

    “三老爷真悠闲啊。”

    听见讽刺的话语,王言睁开双眼看了看,随即摆了摆手:“大老爷回来了,看着一脸的愁苦相,祸事了吧。”

    “祸不祸事不知道,我给赵贞吉递了辞呈,不干了!”海瑞拿过了王言手里的折扇,自己扇起了风。

    这一扇风却让他愣住了,看着扇面上的竹石画,不禁念诵起了上面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王言笑吟吟的问道:“怎么样?这诗做的还行吧?”

    “真是没想到,你这样一个当官就为捞银子的,竟然写出了这么清白有傲骨的诗来。”

    “我哪配的上啊,写你的。你海刚峰没别的,就是一身的傲骨嶙峋。”

    “王兄,过誉了。”

    “哎呦,大老爷,这是你第一次正经唤我兄弟啊。”王言好笑的说道,“高兴就要笑,嘴角都压不住了。”

    于是海瑞哈哈笑起来:“确实过誉了。”

    “你没咬定青山不放松啊,可不是过誉了么。你当着官还能为民做做主,你不当官,那就什么都白费了。去省里审了一圈案子,把自己审的官都不愿意当了?”

    “什么?大老爷不当官了?”

    田友禄拿着信件跑过来,闻言很是惊讶,“堂尊三思啊,多少人想当官还当不上呢。我大明子民亿兆,有县1158个,就是1158个知县,这就是别人一辈子做不到的位置啊。下官亦是举人出身,做了十几年的官,这辈子就想做个正印官啊。”

    “说你的事。”海瑞不愿意搭理田友禄,这小子太能贪了。

    田友禄当然没有在意海瑞的不满,他说道:“大老爷,三老爷,胡部堂的公子要途经咱们淳安。”

    海瑞也是第一次当知县,不明所以的接过信看了看:“他来他的,与我淳安有甚关系?”

    “按惯例,部堂的公子就要按部堂的规制来接待,就是二百两银子的招待费,四百两银子的贽敬。”

    “什么?岂有此理?这是哪里来的惯例?写在哪儿了?”海瑞直接就炸了。

    王言啧啧出声:“还是当官儿好啊,我不当官都不知道还有过路费呢。听闻近来胡部堂没少往来京城,这得赚多少银子啊?二老爷,咱们兄弟俩得互相勉励啊。”

    “呃……呵呵……”田友禄呵呵笑,转而问道,“那咱们怎么安排,这笔银子给是不给?”

    “不给!”海瑞说的硬邦邦。

    田友禄为难的说道:“可那毕竟是胡部堂家的公子,若是怪罪下来……”

    这回王言说话了:“你带着衙门的衙役去接待,按我平日里的吃喝管一顿酒菜,这银子从衙门的公账出,咱们也算尽心了。胡部堂家的公子要是不满意,闹了起来,你就把他给我抓回来,我看看胡部堂家的公子多什么。”

    “哎呦,三老爷,这是要出大事儿的。胡部堂还在打倭寇呢,咱们在后边抓他儿子……”

    “一码是一码,我先前去省里也见了胡部堂,把他儿子抓来,有什么事情我担着。”

    “哎……”

    田友禄一声长叹,跟两个祖宗一起工作,真难顶啊。

    王言和海瑞谁也没有理会田友禄的想死,聊起了海瑞在省里审案发生的一堆事情……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https://www.bshulou8.cc/xs/831007/1143259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