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合院:开局系统选错人 > 第536章 还得靠那儿打掩护

第536章 还得靠那儿打掩护


陈为民听到孙晓萍这么说,却是摇了摇头。

“小孙啊,听我的,把钱给那小伙子带回去。

你也知道咱们缺的不是钱,而是这些物资。

他能给咱们弄到东西,我就已经很感激他了,怎么还能不给他钱呢?”

听到陈为民这么说,孙晓平依旧是摇了摇头。

“局长您就别为难我了,小明的孩子都说了。

就算咱们给钱,他也不会要的。

而且他说的和我姐夫说的一样,这肉是送给那些家属的,不是给我们的。”

陈为民看着孙晓萍那固执的样子,心里也是叹了口气。

他此时也知道了,这个年轻人心里揣着的,是比钱更金贵的东西。

就像当年那些牺牲的同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图过什么呢?

不就是想让后人能过个安稳吗?

“行吧,你替我给你外甥带句话,就说我陈为民记着他这份情。以后要是有啥难处,尽管来找我,别客气。”

孙晓平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哎!我一定带到!谢谢局长!”

就在这时,叶凌天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来人穿着厨师服,系着一条蓝布围裙,正是食堂的大厨吴永贵。

来的路上,叶凌天已经把事情跟他交代清楚了。

所以吴永贵一进门,目光便落在了地上的那头野猪身上。

他快步走上前,对着陈为民问道:“局长,您是要分解地上这头野猪吗?”

陈为民看着吴永贵,点了点头说:“吴师傅,正是这头。

这野猪有269斤,麻烦你把它分成47份。

分的时候您费点心,尽量让每份的肥瘦都匀实些。”

吴永贵低头打量了一下野猪,拍了拍野猪那厚实的猪皮。

他爽朗的应道:“局长您放心,这活儿我熟!

肥瘦搭配、带骨带肉都得兼顾着,保证每份都差不离。

47份是吧?我记着了。”

说着,他从随身的工具包里掏出一把锋利的剔骨刀,在磨刀石上“霍霍”蹭了两下,刀刃也是瞬间闪起了寒光。

叶凌天在一旁帮着搭手,把野猪往干净的木板上挪了挪。

“吴师傅,您慢着点,别伤着自己。”

吴永贵头也没抬,手上的刀已经精准的落在了猪腿的关节处。

只听“咔”一声轻响,一个猪蹄便被他给利落的卸了下来。

“放心,干了半辈子厨子,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的分割起来。

去皮、剔骨、分肉,吴永贵动作那是行云流水。

不一会儿,原本完整的野猪就被拆解成了几大块。

陈为民站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的点头:“吴师傅这手艺,真是没的说。”

孙晓萍也凑过来看热闹,忍不住赞叹:“吴师傅,您这刀工也太厉害了,每一刀都切在最佳的位置。。”

吴永贵被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咧开嘴笑了:“嗨,熟能生巧罢了。”

再说张明离开叶凌天他们单位后,便骑着自行车朝着家里的方向赶。

他想着得赶紧回去告诉父母自己回来了,省得他们挂念。

没多大会儿,张明就进了97号院。

一进堂屋他就看见父亲张建国正在摆弄钓鱼的东西。

弟弟张朋在一旁歪着头看得认真。

“爸,你们这是忙活什么呢?”张明走过去问道。

张建国抬起头,脸上带着笑:“老二非缠着让我教他钓鱼,我正给他讲讲怎么才能钓上来鱼呢。”

张明听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他直截了当的说道:“爸,您把我给您的鱼饵拿出来一罐试试不就得了?

那玩意儿灵得很,就算技术再差,也能钓上几条来。”

张朋一听,眼睛顿时亮了,拉着张建国的胳膊晃了晃:“爸,哥说的是真的?那鱼饵有这么神?”

张建国瞪了张明一眼,不过嘴上却带着笑意。

“你这小子,就知道拆我的台。就算鱼饵再好,不讲究方法,照样容易跑鱼。”

张明见自己父亲这么说,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他转身给自己倒了杯茶,坐在一旁慢慢喝着。

过了一会儿,他看向还在摆弄渔具的父亲,忽然开口问道:“爸,听说你今天钓了有四五百斤鱼?”

一提这事,张建国和张朋顿时来了兴致。

张朋抢先凑了过来,眉飞色舞的说:“哥,你是不知道,咱爸今天可厉害了,钓起鱼来一条接着一条,就没停过!”

听到小儿子这话,张建国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故意清了清嗓子,一副“那是自然”的模样。

可没等他得意几秒,张朋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差点没背过气去。

只听张朋继续说道:“不过啊,哥,你是不知道,咱爸钓的都是些一二斤的小鱼,没几条大鱼,跟你之前拿回来的那些大鱼比起来,可差远了!”

“你这臭小子!”张建国伸手就在张朋后脑勺上拍了一下,又好气又好笑。

“小鱼怎么了?小鱼熬汤鲜!再说了,数量多啊,四五百斤呢,够多少人家分的?”

张明在一旁看得直乐,抿了口茶道:“爸,老二也就是实话实说。

不过话说回来,能钓这么多小鱼也不容易,说明您找的钓点好。”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父亲能钓这么多鱼了。

这一二斤重的鱼不用遛鱼,直接就能把鱼给提起来。

这样确实能省不少时间,也能多钓一些鱼。

张建国这才顺了口气,瞪了张朋一眼。“学着点你哥,会说话。”

他放下手里的鱼线,对着张明说:“什刹海那边啊,我估计已经没有多少大鱼了。

今天七八斤重的大鱼我都没有钓上来一条。”

听到自己父亲说今天在什刹海连七八斤的大鱼都没钓上来,心里便有了数。

看来是之前他们父子俩钓上来的鱼太多了,把那儿的“大货”消耗得差不多了。

他暗自琢磨:什刹海可是个方便的“幌子”。

往后想从空间里拿鱼出来,还得靠那儿打掩护。

总不能让这儿真成了“无鱼之地”,不然他凭空拿出大鱼,也没法解释来源啊。


  (https://www.bshulou8.cc/xs/7757/2261848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