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 > 第248章 薪火相传

第248章 薪火相传


聚会过后,陈小满再次进入了忙碌状态。

弘济集团这艘大船正开足马力在新航道上行驶,方方面面都需要他这个掌舵人盯着,实在有太多事儿等着他处理了。

办公室里文件堆得像小山,会议一个接一个,从新产品的研发进度到市场推广的细枝末节,再到与各地经销商的沟通协调,千头万绪。

好在,大儿子陈中华从国外学成归来,主动提出回来帮忙,确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陈中华这孩子,像他母亲安雨琪多一些,性子沉稳,心思缜密,在国外学的又是企业管理,上手很快。

陈小满观察了一段日子,心里有了底,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把手里一些不那么核心却又繁琐费神的事儿,慢慢往陈中华身上放。

这天,陈小满把陈中华叫到办公室,将一叠关于下半年OTC渠道促销方案的文件推到他面前。

“中华,这个方案我看过大纲了,方向没问题。

具体每个渠道的让利幅度、促销品的选择,还有和广告投放的配合细节,你牵头去跟市场部、销售部碰一下,拿出个最终执行版给我过目就行。”陈小满语气平稳,带着信任。

陈中华拿起文件,迅速翻看了一下,点点头:“好的,爸,我下午就召集他们开会。

另外,华东区张经理那边关于药店陈列的新想法,我也一并纳入讨论?”

“可以,你看着处理。”陈小满赞许地点点头,“以后这类渠道优化的事情,你先拿主意,形成方案再报给我,遇到把握不准的,随时来问。”

“明白了,爸。”陈中华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和培养之意,心里也憋着一股劲要把事情做好。

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陈小满轻轻舒了口气。

小儿子还在清北读研究生,心思都在他的学术上,暂时指望不上。

如今大儿子能分担不少,他才感觉自己紧绷的弦稍微松了那么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偶尔抽出点空闲,像上次那样,去找傻柱喝顿酒,聊聊天。

那种脱离办公桌、浸泡在烟火气里的交流,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比看十份市场报告都管用。

陈小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里盘算着:等中华再把生产那边的事儿熟悉起来,自己或许就能有更多时间去一线走走,去市场上看看,甚至……

能多约傻柱喝几回。

那家伙虽然满嘴糙话,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民间智库”。

想到这里,陈小满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这企业传承和人才培养,跟熬药一样,火候到了,自然就成了。

而他,现在总算能稍微腾出点手,看看火,添添柴了。

陈中华接过父亲递来的文件,只觉得手中沉甸甸的。

这不仅仅是一叠纸,更是父亲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一间紧挨着陈小满、稍小但同样明亮的房间,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文件。

最初的几天并不轻松。

市场部和销售部的经理们都是跟着陈小满打拼多年的老人,面对这个突然空降的“少东家”,表面客气,眼底却藏着审视和几分不易察觉的轻慢。

一次讨论会上,当陈中华对一份传统的渠道补贴方案提出质疑,认为效率太低且容易滋生腐败,建议采用更透明的数字化返利系统时,一位资深的市场部副总监呵呵一笑:

“中华啊,你在国外学的那套理论是好的,但咱国内情况复杂,尤其是下面的药店,就认现钱和实惠。

你搞那套电脑系统,很多老掌柜的连字都认不全,咋弄?还得是人情往来,面对面谈。”

陈中华没有硬碰硬,他记起父亲说过,做事要“润物细无声”。

他点点头,表示会考虑实际情况,会后再找那位副总监细聊。

会后,他真的泡了两杯茶,请那位副总监到办公室,不是以命令的口吻,而是以请教的态度:“王叔,您经验丰富,您看,咱们能不能找个折中的办法,既保留您说的人情实惠,又能让总部的管控更清晰一些?

比如,我们把部分补贴换成紧俏的赠品,或者设计更简单的阶梯奖励……”

一来二去,那位王副总监感觉受到了尊重,态度软化不少,还真提出了几个可行的本地化改良建议。

陈中华顺势将数字化系统的试点范围缩小,先选了几个管理规范的大连锁药房推行,积累经验。

陈小满在背后默默关注着这一切,偶尔在家庭餐桌上,会不经意地提点一两句:“做管理,不是非此即彼,有时候要懂得迂回。

水至清则无鱼,但水太浑了,鱼也要死。

这个度,你得自己把握。”

安雨琪则温柔地给儿子夹菜,说着鼓励的话:“慢慢来,别急,你爸也是这么摔打过来的。”

另一边,陈小满腾出些精力,开始更深入地践行他从傻柱那里悟来的“接地气”理念。

他不再满足于听报告,而是让司机开着那辆普通的桑塔纳,带着他随机走访四九城大大小小的药店。

在一家位于胡同深处的老药房里,他穿着普通的夹克衫,像个闲逛的老人,听着一位老大爷跟药剂师抱怨:“闺女给买的那进口维生素,死贵,吃了一个月也没觉出啥好来,还是咱这老牌子的鱼肝油实在,吃了眼睛就是润乎。”

在另一家社区药店,他看到一个妈妈拿着弘济新推出的儿童感冒冲剂犹豫,旁边的店员熟练地介绍:“这药里头加了点蜂蜜,孩子爱喝,效果跟我们那成人版的一样好,还不嗜睡。

隔壁楼张姐家孩子上次发烧就吃的这个,好的快。”

陈小满把这些鲜活的场景一一记在心里。

回来后就召集研发和市场部门开会:“我们的产品好,但不能光我们知道,得让消费者一眼就看懂,一用就觉出好来!

包装说明能不能再直观些?

口感能不能再优化一下?

线下药店的店员,是我们最后一公里的‘代言人’,他们的培训和支持必须到位!”

他甚至真的又抽空去了几次何家菜,不光是为了喝酒。

有时带着新包装的样品,让傻柱和来吃饭的老街坊们瞅瞅,提提意见。

傻柱拿着一个蓝白相间的药盒,咂咂嘴:“这颜色瞅着倒是干净,但不打眼儿啊!你学学人家可口可乐,那大红颜色,多远都能瞅见!你得让人在药架上一眼就瞧见你!”

陈小满若有所思。

几天后,弘济几款主力产品的包装上,出现了一条醒目的红色色带,上面印着大白话的功效口号,在琳琅满目的药柜中,果然醒目了不少。

日子就在陈中华的逐渐成长和陈小满的微观洞察中飞快流逝。

弘济集团在新策略的推动下,销量和口碑持续攀升,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和广大的乡镇市场,那种“实在、靠谱”的品牌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然而,新的挑战总是不期而至。

年底,一家国际药业巨头突然宣布进军中国市场的普药领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营销手法,来势汹汹。

弘济内部第一次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他们的广告铺天盖地,全是明星代言,渠道折扣力度非常大,很多大药店都把最好的位置给了他们。”市场总监汇报时,眉头紧锁。

陈小满听着汇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却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陈中华:“中华,你怎么看?”

陈中华抬起头,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他眼神里的青涩褪去了不少,多了几分沉稳。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爸,各位叔叔,我认为,硬碰硬拼广告投入和渠道折扣,不是我们的长处,也正中对方下怀。

我们的优势,在于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信任’。”

他走到白板前,边写边说:“第一,我们的‘口碑见证’计划要继续深化,不仅要找普通用户,还可以邀请一些社区医生、退休的老中医来为我们站台,他们的专业背书比明星更有说服力。

第二,线下体验不能停,反而要加强,就在竞争对手广告最猛的药店门口做,让他们看到我们实实在在的产品和用户的真实反馈。

第三,”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父亲,“我建议启动一个‘老药工’传承计划,挖掘我们厂里那些几十年工龄的老师傅的故事,把我们对品质的坚守,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出去。

这可能是外资企业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东西。”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随即几位高管纷纷点头。

陈小满看着儿子,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儿子不仅理解了他的“接地气”战略,更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系统、更现代的传播思路,守正出奇。

“就按中华说的思路,立刻细化方案,执行下去!”陈小满一锤定音。

压力之下,弘济集团上下同心,迅速行动。

电视里、报纸上,国际巨头的广告虽然炫目,但胡同口、药店前,弘济的“健康小课堂”、“老药工讲故事”活动也办得红红火火,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那种植根于本土文化的亲和力与信任感,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壁垒。

几个月后,那家国际巨头的攻势虽然抢走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并未能像预想中那样摧枯拉朽。

弘济集团稳住了阵脚,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品牌忠诚度反而有所提升。

一个周末的傍晚,陈小满和陈中华父子俩难得清闲,一起在院子里喝茶。

夕阳西下,院子里种的几株月季开得正好。

“爸,这次……”陈中华开口,语气中带着经历风雨后的感慨。

陈小满摆摆手,打断他:“做得不错。

知道借力打力,知道扬长避短了。”他喝了一口茶,望着远处,“企业交给你,我慢慢可以放心了。”

陈中华心里一热。

陈小满又像是想起什么,笑了笑:“明天吧,叫上你妈,咱们一起去你柱子叔那儿吃饭。

这回,得好好敬他一杯。

要不是他当初那几句大实话,点醒了我,咱们未必能这么快找到这条道儿,扛住这次风浪。”

陈中华也笑了:“好,我也正好有几个关于农村渠道下沉的想法,想去听听柱子叔的‘民间智慧’。”

父子俩相视而笑,夕阳给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企业的传承与创新,宏大的战略与市井的智慧,就在这杯清茶和家常便饭的闲谈中,悄然交融,生生不息。

而弘济这艘大船,在老船长和逐渐成长起来的新舵手共同引领下,正向着更广阔的海洋,稳稳驶去。


  (https://www.bshulou8.cc/xs/7708/4422825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