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3章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会上坟。

穿着便服的杜红卫跪在爹坟前眼眶泛红:年纪越大,越觉得对爹亏欠得多。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老爹从不说爱,但是他感觉得到。

都说严父慈母,小时候的杜红卫没少和李红运他们一起淘,惹祸的时候也多。

揍他的几乎都是娘,爹回来后就是收拾战场:轻声劝娘别生气;回头就轻言细语和他讲道理。

“我也不知道当年为什么那么不懂事?”想起儿时干下的种种祸事杜红卫苦笑摇头:“光吃饭不长记性不长脑子,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小时候不犯错误就不叫小时候了。”宁医生陪在他身边,见他自责连忙安慰道:“据说每一个孩子童年都会有印象深刻的事儿,你想想啊,当年你不那么淘气,现在能跪在爹坟前记忆犹新?”

“我上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了,都说养儿防老,爹娘面前我是一点儿孝都没尽着……”

“不怪你。”宁医生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不是你不孝,而是有更大的责任和任务等着你去完成。”

杜红英在旁边听着,越来越喜欢这个弟媳妇。

而宁医生跟着大家伙儿一起上了坟,也跟着去了一趟烈士陵园。

当时陈冬梅还让儿媳妇别跟着去,毕竟怀着孩子怕冲撞了她。

但是宁静宁说不怕。

“娘,他们都是革命先烈,都是为  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生命。”

站在烈士墓前,宁静宁眼前噙着泪摸着小腹轻声说道:“先烈们,去时男儿身,归来英雄魂,如今山河无恙这盛世如您们所愿,您们谁愿意跟我回家……”

听见儿媳妇这样说,陈冬梅愣了一下。

这若是……可不得了!

她儿媳妇还真是想法不一样啊!

宁医生的话让老赵同志都侧目。

“是啊,如今山河无恙,现在是太平盛世,你们回来吧。”赵崇刚一一摸过几块墓碑:“贵青、石头、卫安、蓝青、大超,你们回来看看吧,现在老百姓都吃得饱穿得暖了……”

这一幕看得朱卫全泪水涟涟。

“哥,石头哥,我现在也过得很好了。”朱卫全哽咽道:“哥,我现在还在做陶,杜总建了一个陶艺厂,比我们当年的作坊大很多很多,哥,朱家的祖传手艺没有丢,我还现在还在收徒,也在教我儿子做陶,我们朱家有后了,我们朱家的手艺也有人传承……”

每一次祭拜就是  一次年终汇报。

“妈妈,志远因为工作忙回来不了,让我代替全家给您老拜年。”杜红英自然也要给周贵青汇报一下家里的情况:“妈妈,您放心吧,志远有我照顾……”

所有的妈妈,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儿子平安健康,,她用命换回来的儿子哪怕已经快六十岁了,她一定还是这样的心愿。

“妈妈,您的四个孙子都成家立业了,您的孙女也有了孩子……”

说到这儿,杜红英一声叹息:小五比起她奶奶的母爱真正是差得远啊!

一大早钱小胖就打来了电话,他给自己  拜了年后,外孙子软软糯糯的声音传过来:“外婆,给您拜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听着小外孙喊她外婆,杜红英就觉得自己欠他一个妈妈。

小五那牛脾气,真正是劝不了一点儿。

赵崇庆打来电话,说钱家一直在为钱小胖张罗相亲。

杜红英知道这个消息后半点都没意见,只是遗憾这么好的女婿被小五错过了。

在这个年代,还能这么一心一意等你这么多年的好男人真的不多的。

钱家在家世上也是配得上小五的。

可惜……

就在杜红英他们给几位烈士烧纸的时候,来了几位当地的老乡。

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来烧香烧纸作揖磕头,全套流程一丝不苟。

“儿子,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中年男子给儿子讲得头头是道,关老师和宁老师相视一眼,觉得这是一个历史老师。

而来给烈士上坟的乡亲们也越来越多,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在这个空旷的烈士陵园里,男子的声音低沉。

面对这么多陌生人盯着他看,仔细听他讲,他并没有胆怯,而是越发讲得认真,越讲越激动。

特别是讲到抗日战争时西南壮士出川三百万十户九户无儿郎时,众人纷纷点头赞是,因为他们祖上或邻居就有亲人出征过,听家里老人讲过当年抗日的事儿。

“我们国家的近代史  是一部充满磨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  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祭奠烈士,是我们对英雄的崇尚;祭奠烈士,更能召唤奋进新征程的满腔报国热忱的人……”

中年男子讲完,众人一片唏嘘,然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讲得好,我们今天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就是不能忘记了这些革命先烈,不能忘记这些英雄,所以我也带着孩子来给烈士们拜年,告诉他们这又是新的一年来到了,现在是2009年了,建国六十年了。”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听说他们有好几位都没有后人,我们这些人都是他们的后人。”

“对对对,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人,清明时我还来给他们烧纸。”

“同志,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讲得真好!请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八十出头的老赵同志是这些战争的参与者见证者,如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听着后代人对当年历史的讲解和评价,他再也没忍住上前询问。

当知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只是对历史很感兴趣,却能将这份爱国情情怀铭记心里,并传播传承,老赵同志更激动了。

“同志,感谢你将这些历史讲给孩子们听。”赵老同志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说好这些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你做到了!”


  (https://www.bshulou8.cc/xs/7221/2269201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