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 第1805章 都跑来北境游学了

第1805章 都跑来北境游学了


这局面,该如何应对?强行抓回?还是……顺势而为?新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和沉思。而北境这边,一群南境小“俘虏”们,则眼巴巴地等待着家里的回音,心中充满了对留在北境的渴望和对未知结果的忐忑。

南境京城,那些将子弟送入“游学团”的宗室王公和重臣府邸,这几日的气氛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起初,他们是抱着让自家孩子去北境“见见世面”、“杀杀傲气”,甚至暗戳戳希望孩子能“发现北境的破败”、回来好打脸宇文珩的心态。想着顶多三五个月,孩子们吃够了苦头,自然就会想念京城的繁华安逸,乖乖回来。

然而,他们等来的不是孩子们的思乡之情,而是一封封如同重磅炸弹般的家书!

安郡王府上,安郡王抖着手拆开儿子的信,刚看了几行,脸色就由红转白,由白转青。

信上,安世子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口吻写道:“父王亲启:儿臣已抵北境多日,此处万物新奇,远超想象!儿臣深思熟虑,决意暂留北境求学。北境学堂所授,乃经世致用之学,非死记硬背之经书可比。此处生活便利,人心向上,实乃求学立业之佳所。请父王不必挂念,儿臣在此一切安好,比在京城快活百倍。待学有所成,或假期得空,自当回京探望。另,珩殿下此前所言极是,我等确是坐井观天之蛙,望父王亦能开阔心胸,勿再固步自封……”

“逆子!这个逆子!”安郡王气得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胸口剧烈起伏,差点背过气去。暂留求学?比京城快活百倍?还说他是井底之蛙?!这哪里是去游学,分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类似的情景,在各大府邸同时上演。

“父亲大人:女儿以为北境甚好,欲留下学习医术及格物之道,将来或可济世救人,亦可光耀门楣(虽然女儿觉得北境不怎么看重这个)。京城规矩繁多,甚是烦闷,不若北境自在。勿念。”

“母亲:孩儿不回去了!北境有会飞的木鸟(风筝),有自己会跑的铁马(玩具车),学堂里还能亲手做木工!比在家里整日被嬷嬷看着绣花有趣多了!您和爹爹保重身体,孩儿过年再回去看你们!”

“祖父:孙儿见识了北境之强盛,方知天外有天。孙儿欲留在此处,习其强兵富民之道,他日或可报效朝廷(虽然孙儿觉得南境朝廷有点悬)。请祖父成全!”

信件内容五花八门,但核心意思高度一致:不回去了!北境太好,我们要留下学习/生活!你们别惦记,有空我们会回去看看的!顺便还都提到了宇文珩骂得对,他们以前就是井底之蛙。

这一下,整个京城顶层圈子彻底炸了锅!

府邸里,摔杯子砸花瓶的声音、怒骂逆子的咆哮声、妇人们担忧的哭泣声不绝于耳。朝堂上,相关官员更是焦头烂额,被同僚们或明或暗地指责、埋怨。

“这叫什么事儿?送去游学,游得心都野了!”

“北境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

“我早就说不能去!现在好了,儿子都要成别人的了!”

“陛下!此事必须严惩!勒令北境即刻遣返所有游学子弟!”

新帝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乱糟糟的争吵,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比处理任何军国大事都要疲惫。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中五味杂陈。

愤怒吗?当然有。这群小子,简直是集体叛变!

但除了愤怒,还有一种更深的无力感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动摇。

宇文珩一个人被北境吸引,还可以说是特例。可现在,整整一批宗室精英子弟,去了没多久就集体“倒戈”,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北境确实拥有南境无法比拟的吸引力。那种吸引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新奇,更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关乎未来和希望的感召。

他想起自己微服私访时的见闻,想起北境阅兵时的震撼,再对比南境朝堂的陈腐和子弟们的纨绔,心中那个可怕的念头再次浮现:或许,宇文珩和这些小子们选择的,才是对的?南境这套旧东西,真的快要被时代抛弃了?

但这个念头太过惊世骇俗,他不敢深想。

“够了!”新帝猛地一拍御案,压下殿内的嘈杂。

他目光扫过下面那些焦急、愤怒、或心怀鬼胎的臣子,沉声道:“此事,朕自有主张。北境并未强留,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强行押回,只会适得其反,徒增怨恨。”

他顿了顿,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传朕旨意,准许游学团子弟暂留北境求学。但需定下规矩:每年需回京述职(探亲)一次,汇报学业;其家族需定期向北境支付相应的束脩(学费生活费),数额……就按北境官办学堂最高标准的三倍支付!”

这个决定,看似妥协,实则蕴含深意。允许留下,避免了直接冲突,也给了孩子们一个机会;要求回京述职和支付高额费用,则是维护了朝廷和家族的脸面,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牵制——人可以留下,但根不能断,钱还得家里出。

旨意下达,各府邸虽然仍有不满,但皇帝发了话,也只能接受。于是,又一波信件和银钱,浩浩荡荡送往北境。

北境这边,季如歌收到南境朝廷的正式公文和随之而来的巨额“学费”,只是淡淡一笑,吩咐民政司按规定接收安置这些“留学生”,一视同仁,但需加强管理。

而那群如愿以偿的世家子弟们,得知家里终于同意他们留下,顿时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北境学堂的制服,融入了当地的学习生活,仿佛挣脱了枷锁的鸟儿。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北境的学堂,绝非只有好玩和新奇。严格的纪律、繁重的课业、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而南境朝廷这次无奈的放行,也如同打开了一道闸门,未来,只会有更多的南境年轻人,想方设法涌向北境这片充满魔力的土地。


  (https://www.bshulou8.cc/xs/6372/1110933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