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官场:扶摇直上 > 第1239章 是时候改变了!

第1239章 是时候改变了!


很显然,陈向东和王主任之间的对话没能以温情告终。

不过王主任除了“温馨提醒”外,倒没在别的方面为难陈向东。

很快,陈向东就见到了鲁东省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韦立诚。

韦立诚的态度相比王主任可要热情多了。

又说部长去京里开会去了,不然今天该是部长来跟他谈话的。

随后,陈向东还被安排去见了分管教科文卫体的副省长。

之后又在省里待了两天。

陈向东依着周婉仪给的联系方式,拜访了两位省领导。

算是在省里初步混了个脸熟。

等到组织部办好手续,韦立诚送陈向东上任。

上任流程,陈向东经历过多次,心情早已平静无波。

这几天他心里一直想的都是王主任最后那句话——

“后续再来提醒的,恐怕不会像我这样温情”。

后续是谁会来提醒?

王主任的“个人角度”,到底真的只是个人角度。

还是什么别的部门的角度?

比如……外事部门?

事实上,陈向东猜的没错。

他上任第二天。

就向吴楷提交了一份要求潍城市内所有高等院校重新制订留学生优待政策的方案。

方案里对留学生优待政策进行了大幅修改。

大大降低了优待政策所给予的优惠内容。

其中包括了奖学金的获取难度、奖学金数额。

乃至于住宿条件,都有所提及。

比如潍城大学有提供独栋住房作为研究生宿舍的。

不过收费比较高,作为学校经费补贴的一种手段存在。

但那是面向本国学生。

留学生入住不收费。

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再经过简单申请就能入住。

陈向东在方案里明确提出,要求对留学生一视同仁。

顶多是在收费金额上给予一定减免。

但是减免幅度不能超过20%。

建议在10%-15%就差不多了。

能来到国内留学的,本就不可能是普通人。

不吃大户就不错了,还搞那么多优待。

这可不符合陈向东的“理念”。

尤其是国内、国外学生的区别对待。

更是挑战陈向东的神经。

可以说,他递交的方案已经是十分“温情”了。

真要按照陈向东真实的心理想法。

那是真要反过来吃大户的。

吴楷收了方案,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吴楷在等。

陈向东也在等。

随后就等来了一位熟人。

“孙司长,又见面了。”

孙勤,孙家远亲。

陈向东在招待李约瑟家族一事上跟孙勤有过交集。

说得更清楚点,是有过恩怨。

孙勤之前虽然弄丢了对苏菲的招待权。

但人家这么长时间并没有荒废度日。

如今已经正式从副司长晋升为司长了。

陈向东倒没特意关注。

只是跟孙守诚聊天时曾提及过这个情况。

所以陈向东今天减免的时候自然也改了称呼。

孙勤对跟陈向东嘻嘻哈哈不感兴趣。

直接就步入正题。

“陈副市长,我今天来,是向你了解一些情况的。”

“孙司长请说,我一定配合。”

孙勤丢出一份文档,正是陈向东提交给吴楷的那份方案。

“陈副市长,请你说清楚,为什么要大幅削减对留学生的优待?”

陈向东眨了眨眼,满脸都写着这还需要解释吗?

孙勤丝毫不为所动,看架势是非得从陈向东这里等来一份答案不可。

陈向东随口解释了几句,无外乎就是过于优待、不符合常规。

外加公众多年来积累的负面情绪爆发等。

孙勤根本不买单,“陈副市长,对国外留学生的优待。

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惯例。

尤其是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展开的留学交流活动。

更是与我国国际事务处理息息相关。

这不是简单的一省、一市之事。

而是关乎全国、全世界的大事。

你现在这样做,是要以一己之力,对抗国家外交战略。

对抗我国国策吗?”

孙勤这个高度上的好。

陈向东在心里默默给他点了赞。

“孙司长,对于你所说的外交战略、国策这些。

我本人保持质疑。”

陈向东就差骂孙勤造谣了。

有本事你拿出法律条文来。

我看看哪条法律明文写了必须要超规格优待留学生的?

陈向东既然敢提交方案。

自然是研究过这方面的内容的。

孙勤的说法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教育部的确是对外国留学生的补贴有过规定。

我无意对这些规定提出挑战。

方案内我也明确指出来了,不是不给优待。

而是要在确保教育公平、符合社会预期的前提下进行。

管理方面要加大改进,不能搞区别对待。

将补贴与学习成绩、学术表现挂钩。

如果他们的表现对得起我们给出的优待。

那么经费补贴方面,我市绝不会吝惜。

而且我还在方案里给出了国外留学生在我国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建议。

这些政策跟前面的学业支持、生活保障连在一起。

将会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

说白了,陈向东这份方案绝对不是像孙勤口里说的那样。

好像陈向东故意歧视国外留学生一般。

实际上是指出并弥补了不合理的部分。

还额外提出了多项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建议。

以期留住优秀人才。

不仅不是歧视,反而还加入了更多优惠。

陈向东反正是半点不心虚。

孙勤很显然没有被陈向东说服。

而陈向东对这件事的处理已经形成一套体系。

孙勤也没想过三言两语能说服对方。

这场对话无疾而终。

看着孙勤离开的背影,陈向东皱下眉头。

他心里对周婉仪提出来的“理念”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或许,这次冲突的扩大,并不是偶然的。”

陈向东呢喃道。

管他呢!

反正,是时候改变了!

就从今天开始。

就从我开始。

孙勤来过,没能劝陈向东“回心转意”。

吴楷对此不置可否。

反正重要的是孙勤来过。

只要来过,就足够了。

吴楷没有在陈向东提交的方案上签字。

但是却默许了他开展前期准备。

例如召集各大高等院校开会。

让院校根据方案修改留学生优惠政策。

吴楷心里想的是,只要不签字,就还有转圜余地。

可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

摇摆不定,就意味着不合格。

当然了,坚定的,也不代表就合格。

毕竟你坚定错方向,总不会因为态度坚定,就走到对的地方。

京都,一场对话就此发生。

“孙司长,最近国内事务繁多,你就暂时留在国内给我帮手吧。”

孙勤过于惊讶,以致于面部表情都无法完好控制。

“部长,为什么?”

 


  (https://www.bshulou8.cc/xs/6090/233234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