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最好的重生 > 第1215章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小人物

第1215章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小人物


李龙很快就做了决定,给乡里赠送的是一台拉达——原本他打算送伏尔加的,但先前给供销社送的就是拉达,现在给乡里送伏尔加,就有点不太对。

    给两个派出所各送一台嘎斯六九车,那是没问题的。

    上次去派出所报案,乡派出所民警出警还是骑自行车。

    乡里虽然有一台212,说实话还不如自己开了好几年那台呢,老旧得很了。

    乡里两位领导谁下乡上县谁坐车,就这个,那台车还时不时的坏一下。

    毕竟本身就是其他部门淘汰的车子。

    既然做出了决定,李龙就很快付诸实施。他先给姜至瑜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想法给姜至瑜说了一下。

    “李龙同志,你太不够意思了!”姜至瑜听了李龙的想法挺生气的,“我在乡里的时候你不送车,我每次下乡都得骑自行车,夏天还好,冬天多冷啊!

    现在倒好,我一走你就送车,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姜至瑜这么说,李龙突然发现好像自己的做法,还真容易引起误会啊。

    不过他真不是这个意思,连忙解释着说:

    “姜同志,真不是这样。以前咱们关系不错,你在乡里的时候,我和乡里打交道主要是找你,习惯了的。现在你一走我才发现,有些事情其实早就应该做的,是你的离开提醒了我。”

    李龙的说法至少从侧面说明姜至瑜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她的不满平息了一些,又埋怨了李龙两句,才给他了联系方式。

    “这种事情你还是直接找一把手比较好。”姜至瑜说,“说实话乡里的确应该有一辆好点儿的车了。

    现在那辆破车,开起来不出二十公里就会出毛病。对了,你打算给乡里送什么车?”

    “一台拉达,小轿车。”

    “唉,可惜我是坐不上了。”姜至瑜已经调走了,她的这个调动不是年度大批的那种,属于特例。

    李龙没搭这个茬,他总不能说如果姜至瑜有事的话自己开车送吧?本身大哥就在提醒,姜至瑜现在还没结婚,瓜田李下的,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原本李龙是想直接过去的,但这种事情还是提前沟通一下比较好。所以他就给乡里的一把手打了电话。

    在报了自家姓名,并且说明要给乡里捐一台汽车后,乡一把手非常高兴,感谢李龙的这个好意。

    李龙也在电话里说明了自己赠送的汽车是二手车,当然车况非常好。

    “总比我们的212强吧。你是从咱们乡里走出去的企业家,能够心系家乡,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嫌弃?李龙同志你打算什么时候过来?我们这边提前做好准备,盛情款待!”

    “明天,我想明天过去。”李龙说道,“年底,咱们乡里的事情肯定很多,这车子越早送过去会越好吧。”

    其实本乡有个好处,就是乡府所在地,处于本乡中心地带。全乡的形状类似方形,一大坨。有四个大队,刚好处于乡府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所以乡府距离哪个村都不是特别远,最远的也就四五公里距离。

    不像有些乡,最远的村距离乡镇所在地得十几二十几公里,那走起来多麻烦。

    第二天上午,李龙开着一台较新的拉达车,梁双成开着李龙那台嘎斯六九车,两台车一起到了乡府。

    乡里几位领导在听到动静之后,就走了出来,在乡府院子里。

    李龙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还有些意外,这里竟然做了个横幅:

    “欢迎本乡优秀企业家李龙同志莅临指导”!

    这时候的横幅红布没变,不过字是白纸剪裁出来再用大头针别在红布上的,这时候的宣传部门还是有能人的。

    嘿,自己成优秀企业家了!

    李龙自己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略有点紧张的上前和乡里几位领导握手,然后被引进了会议室里。

    “李龙同志作为咱们乡里优秀企业家、民族团结先进代表,是我们乡的骄傲,也是全县人的骄傲!”乡一把手一开口调子定的很高,让李龙有点无所适从了——自己有这么利害吗?

    座谈嘛,一开始很官方,好在后面就好了一些,无论是乡里的两位主要领导,还是副乡长以及接替姜至瑜的副书记,都聊起了实际问题。

    比如种棉花的一些细节,比如李龙的那个建筑公司的情况。

    乡长还说明年乡里打算把通往四队的砂石路修成柏油路,打算向县里申请一笔资金,到时看李龙的工程队能不能参与。

    李龙立刻就否了,说自己的工程公司现在就小打小闹,修个水渠闸门啥的还行,修这么长的柏油路还没经验,别把好事搞坏了。

    不过县里的资金要拨付下来,他到时也会送上微薄之力,为乡里的交通做出一点贡献。

    乡长顿时就开心起来。

    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这些领导主要还是围绕着李龙的发家史,以及目前的资产在问,还有就是能不能带动乡里的企业发展。

    这一点是真的无解,因为哪怕到李龙上一世过世,那时候乡里都没有啥能拿得出手的企业。

    没办法,距离县城太近,而且没什么特色产业。再加上一些特殊情况,哪怕全乡都在种棉花,轧花厂最终却没有一家是本乡本土成立起来的。

    到最后有几家企业还都是口里淘汰不让搞的落后产能企业过来,比如铝厂,比如污染非常严重,闻风臭十里的养鸡场。

    这样的话李龙就只能含糊的糊弄过去,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好在就只是座谈,聊了一会儿之后,宣传干事那边已经把东西摆好,然后就是赠车仪式。

    等李龙出来的时候,发现那台拉达车已经披红挂彩,被开在了横幅下面,一块牌子放在车引擎盖上。

    上面是用黄色广告色在红纸上写着“赠送轿车一台”几个大字。

    “李龙同志,呆会儿你和乡长就一起拿着这块牌子,我们照张像,也留念纪念一下。”书记笑着对李龙说,“这对我们乡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有了这台汽车,能解决我们许多的实际问题啊。”

    不管怎么说,再去县里开会,至少不会提前或者路上担心推车问题了。

    中午乡里招待李龙,几个领导轮番上阵——一台轿车啊,值得!

    李龙酒量是越来越好,但也架不住这么多人轮番对阵,最终醉倒在乡招待所里。

    好在他醒得快,下午太阳还没落山就清醒过来,然后由梁双成开着嘎斯车回到了县里。

    中午吃饭的时候乡派出所所长也在,李龙和他照面的时候小声说了给派出所送车的打算,所长当即就放弃了打算给李龙碰三个的打算,当然脸上的兴奋劲儿是掩饰不住的。

    第二天李龙就再次和梁双成开着两台嘎斯车去了派出所,把比较新的那台送了出去。

    派出所中午也要请李龙,李龙以身体不适拒绝了,所长说这顿一定要留着,等李龙有空了再请。

    开玩笑,再喝一顿,他身体再好也得跪。

    下午就把另外一台嘎斯车送到了大院对面的派出所,郭铁兵现在已经是派出所的副所长了,李龙给他送车,同样也让他很感意外。

    双方的交情时间就挺长了,李龙刚买下院子,八二年的时候就认识了,每年春节的时候还会给派出所送一些年货。

    即使如此,这次李龙直接送出一台嘎斯车,也是让派出所非常意外,而且所里的人都高兴。

    虽然派出所管辖的范围不像乡里那么大,夏天还好,但冬天,谁乐意骑着自行车到处找线索呢?

    有台汽车,那感觉不一样啊。

    其实李青侠是给李龙建议要不要直接给县公安局送台车的。

    李龙最终决定不送。一来他和公安局打交道打的少,没什么联系。二来公安局好像也不缺车,不像乡里、派出所这些单位本身就没啥车。

    说点自私的想法,雪中送炭可比锦上添花来的好,而且让人记得牢。

    李龙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虽然成立了两家公司,但都是小打小闹。

    他虽然这两年赚的钱多了一些,过了百万,但骨子里还是小农思想。

    但在别人眼里,他已经算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企业家了,不管怎么说,现在在县里本土搞企业起来的,有几个有他这样的身家呢?

    李龙这一系列送车的事情搞得挺大,也就是目前玛县电视台还没搞出来新闻节目,不然的话铁定会上电视。

    就连李向前也把他叫了过去问了下情况。在知道给乡里和派出所送的是拉达和嘎斯车之后,李向前就满意了。

    “嗯,不错,你这事情搞得好。成企业家了,这该造福乡里的。有这么个表态,无论官方还是私底下,大家对你的看法也会好一些。”

    虽然李龙自己已经成立了企业,但供销社这边并没有把他临时工的名头去掉,依然还是挂在供销社名下。

    这样一来,大扫把的活让他来做,也没人有啥意见。

    李龙自己也清楚,自己差不多就算是一个外包商,接了供销社的外包任务,自己做就是了。

    只不过现在家大业大,和以前相比没那么大动力了。供销社以后的影响力和业务范围逐渐缩小,李龙的重心自然也就不在这边上了。

    不过他对李向前,对钱主任依然尊敬,自己的成长之路是怎么过来的,李龙很清楚。

    李龙过来的时候还给老李带了一大包枸杞和好几枝子党参,让老李说了一顿,不过李龙说这是自己家地里种的,李向前就收了起来,说回去泡泡看。

    “不光泡着,炖鸡汤什么的也放一些,再加点党参啥的,好得很。”

    对李龙拿过来的药材李向前一向是不会拒绝的。人到中年,啥玩意儿对自己好,自己都清楚。

    就跟后世一样,大部分人可能年轻的时候会黑中医、不信中医,但等到过了中年,四五十岁往上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给自己平常喝的杯子里加点枸杞或者元气四宝茶啥的。

    无它,根子在这里,环境这样,那玩意儿又不是真没用。

    从供销社回去,李龙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然后接到了刘高楼的电话。

    现在刘高楼就是他和刘山民的传话筒,从刘山民下半年传过来的信息来看,隔壁那个老大帝国,基层民众的情况真的越来越难过了。

    刘高楼打电话是问李龙买不买挖掘机。

    李龙就懵了一下。

    大冬天买挖掘机?

    这年头这样的机械可不便宜。

    “没办法,那边这玩意儿的活难找了。大冬天的没活,这些人又要吃饭,就只能把机械卖掉。”刘高楼现在对那边的情况算很了解了,“吃饭是第一位的,饭都吃不起了,还管什么以后?”

    就跟后世有些人跟吃方便面的人讨论连续吃健康不健康。

    拜托,我都穷到吃方便面了,还管健康不健康?

    当然,还有更穷的方式,比如煮挂面啥的,但那也得有锅有地方对吧。

    条件不一样。

    “啥挖掘机?多少钱?能开过来?手续全的没有?车况怎么样?”

    李龙其实也是想过买挖掘机的,毕竟既然搞工程公司了,有些设备就得提前准备好。

    挖掘机没有的话,上人工和其他设备可以替换,但有的话,会省事一些。

    “德国货,东西是好东西,不过价格不便宜,五千美元一台,目前车况好的就两台,后面还不好说。”

    李龙心说五千美元……倒不很贵,毕竟这玩意儿眼下算高大上的设备,国营公司有,私人企业,至少在玛县是没人有的。

    而且弄出来到时把小海子的淤泥挖一下也不错的。

    “只能用美元付吗?人民币行不行?”

    李龙觉得自己囤的美元还不够多,人民币倒是存了不少,而且目前好像也没特别能花钱的地方。

    “人民币也行啊,不过比率比咱们以前约定的要高一些,得三万块钱。”

    “嘿,要了,两台都要!”

    三万对于李龙来说真不贵。这玩意儿施工是论小时算钱的!

    德国货,至少应该是比较耐用的,所以李龙觉得用废之前回本再赚上一笔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行,我就给我二叔回话了。对了,这趟过去给你弄汽车还是卡车?”

    “卡车吧,汽车我这里挺多,还有不少没卖掉呢。”李龙说道,“卡车现在问的人很多。”

    从东天山一直到西天山,山底下都有大量的煤矿。

    所以玛县四周好几个煤矿在生产,对运煤的司机需求量没下来过。

    买台卡车拉煤是很赚钱的,不光拉煤,运货也是一样。

    这时候对超载没查那么严,货车司机可是个很吃香的职业。

    所以就连李龙的那台放在收购站里用的卡车都有人在问。

    再加上李龙没主动宣传,所以他现在收购站里还放着好几台汽车没卖掉了呢。

    现在刘高楼一说,李龙想起来了,自己完全可以去北庭电视台打个广告,在北庭日报上也打个广告,这样的话,汽车估计要不了几天就能卖完。

    对了,自己也可以把需求打在广告上,到时那些生产棉鞋的小企业也能和自己联系。虽然生产皮大衣的活让红光厂子包了,但鞋子就白修名那一批,想继续弄来,短时间还不行。

    李龙觉得还是自己对北疆的小作坊小企业了解的太少,不如打个广告,这样至少能扩大一下范围,省得自己盲目去找了。

    “那这趟就比较舒服了,我让二叔进来五六台卡车,然后再拉五六辆汽车,只需要雇人就行了。”刘高楼挺高兴,“二手卡车还是老价钱,你是不是还是要按人民币支付?那就一台一万五千块钱。”

    非常便宜的价格,刘高楼不光往李龙这里卖,还往伊犁那边卖。

    不过李龙是大客户,来多少接收多少。伊犁那边目前刘高楼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手的人。

    吴永波虽然想做这么个中间商,但奈何本钱不够,就只能先小打小闹玩着。

    商量好之后,刘高楼说差不多一个星期,他就能把东西给李龙送过来。

    李龙也挺开心,有这么些东西放在手里,明年在转场之前修通山里的路,李龙就更有信心了。

    毕竟挖掘机和铲车都是轮式的,往山里开起来也会快一些。

    刘高楼还没过来,贾天龙的电话打了过来。

    羚羊角又涨价了,他希望能从李龙这里进一批羚羊角。

    按贾天龙的话说,他眼下周转有困难,而且以前一个出货渠道被人截了,他需要这一批羚羊角来解困。

    贾天龙有困难,李龙自然要帮,他在得知对方是需要一千公斤左右的羚羊角,便让贾天龙过来拉——价钱都没问。

    反正一公斤怎么也不可能低于两百块钱。

    羚羊角的价格一直在稳定增长中。虽然羚羊被列为保护动物,国内肯定是不好搞了,但像李龙这样从国外搞进来的也是有的。

    只不过数量不一。贾天龙的关系户里能搞到大批量羚羊角的也就李龙,所以就只会找他。

    而且以双方的关系,贾天龙能保证他找李龙,李龙不会因此要挟自己。

    换别人,那就不好说了。

    果然,他判断正确。(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6079/1110990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