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780章 杰士卡的后手

第780章 杰士卡的后手


现在的波西米亚,处于一种风云激荡的状态。而这种环境带来的,不止是政治上的新鲜事物。

    和各种军事思路都比较“有章法”的其他大国军队不同,在这边,各种并不怎么成熟的战术,也纷纷急匆匆地登场。

    以前,大家一般认为,像罗马和波兰、匈牙利,英格兰和法国,这种激烈交战的地方,军事思想的更新才更快。但现在看来,各大国家的军队还是太保守了……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正规国家的情况更复杂。哪怕有军事改革的需求,也得先考虑政治上的各种问题,结果就难以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军力的手段,直接进行改变。

    而在波西米亚,这方面就好不少——因为老国王查理去世后,这边的几个国王竞争者,瓦茨拉夫根本不管事,西吉斯蒙德则是想管但管不住,因此,当地的生态就非常“自由放任”。

    尤其是关于胡斯派的冲突爆发之后,各地的矛盾几乎是一瞬间集中爆发了。

    本来,这边就有德意志移民和本地人之间的矛盾,以及胡斯派和罗马公教之间的矛盾。双方彼此摩拳擦掌,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据亨利说,在他老家附近,和德意志人的械斗,可能都持续了一代人以上了。

    而这个时候,朱允炆又来推波助澜,导致本地胡斯派之间,上层和下层的矛盾也爆发了。这下,当地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为各种矛盾彼此看不惯的人,甚至不用国王和主教们去命令,也会主动打来打去;哪怕不想战斗的人,也得赶紧集中武装力量,毕竟别人也很可能来打你……

    哪怕是非常散装的波兰,也有个议会存在,可以给贵族们一个协调的平台。而且,只用考虑贵族的利益,就可以了。但在这边,已经是有了刀枪就是草头王的状况了。

    可能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军事需求,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料,所以,各种原本称不上专业军事人员的人,也赶鸭子上架,强行顶了上去。

    这些人里,大部分都谈不上专业。他们自己寻思出来的战术,说实话也没几个靠谱的。因此,绝大部分战术思想,都在战乱开始之后,很快在频繁的冲突中,连同它们的发明者,一起被淘汰掉了。

    不过,也有少数人,侥幸存活了下来,并且真的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

    而普洛科普,也是这种临时凑数上去的人。

    在塔博尔派内部,他早年的定位还是“辩经高手”,主要是靠嘴炮去和敌人战斗的,并且因为驳倒了教会专门从巴黎请来的“国外专家”而出名。最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会被推举到军事指挥的位置。

    教会里原本就有一些纯学术路线的人。因为哪怕在神罗,也多少是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地方的。这些人更符合刻板印象的那种老学究,终生在大学和修道院里头释读经书、研究经院哲学、进行神学和文学创作。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人书”的生活。

    波西米亚作为比较富裕的地方,也有能力维持一些学术氛围。在布拉格,先王查理就开办了一座规模颇大的大学,号称能和巴黎大学分庭抗礼,是公教世界在中东欧最大的研究中心。教会也创办了几座修道院,招揽了不少人在城里居住。

    这些地方,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领地,内部相对而言还算比较有秩序,可以接受其他人的保护,不会哪天莫名其妙就被蹦出来的土匪骑士给干掉了。因此,尚且还有潜心研究的空间。

    像胡斯神父,就算是这种学者型的神职人员。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他因为过于“学霸”,所以很早就去了大学读书,二十多岁就留校当了教授,不久之后还升任布拉格大学校长。

    一开始传教,也是在城里的教堂。等他深入乡村的时候,已经颇有威望,身边有一群追随者保护了,因此也不用亲自和土匪们对打……

    只不过,哪怕大学,也终究逃离不了外部各种局势变化的影响。甚至,这边的冲击,来得比外部还要早。只是学校里的各种势力,虽然激进,但都比较菜,所以很多时候,影响没有那么大罢了。布拉格大学也因为民族矛盾,产生了分裂,并且最后和教会发生冲突,迫使胡斯等人出走。

    虽说胡斯派有推举神父领兵的传统,但相对于这种学究,大家肯定更信任那种常年在基层摸滚打爬、确实有很多军事经验的神父们。然而,随着冲突愈演愈烈,塔博尔派得罪了众多教会和世俗领主,时不时需要和其他人交战。

    很多神父,不管是有一定军事经验,还是纯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他们或是殉道,或是被罢免,退出了指挥的岗位。而普洛科普,一个之前没什么战斗和胜利记录的人,反而坚持了下来。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让人唏嘘。但战争,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东西。硬要说的话,他其实是被西吉斯蒙德他们给“任命”上去的……

    可能是这种履历的原因,普洛科普的整个指挥思路,都和杰士卡本人不太一样。

    杰士卡虽然打出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胜利,但他更注重练兵,关注士兵的训练和纪律;战场上,也都是按照战争的基本原则,有条不紊地打防守反击。虽然他对于时机和战线本事的把握,远不是普通人能随便学来的,但“看懂”他的战争思想其实并不难,也可以供其他人参考和学习——这也是郭康很看重他,朱文奎也坚持让他主持练兵的原因。因为他俩觉得,这种才更适合作为模板。

    而普洛科普为代表的一批神父,则是反过来的。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也没有理论学习的经历,所以,他们的打法非常随性,甚至有点想哪儿是哪儿的感觉。

    如果从未来回顾,这种作战方式,确实可以让他获得多次胜利,甚至打出过比杰士卡还夸张的战损比。胡斯派的战略,也在杰士卡身后,整体战略环境趋向恶化时,反而变得更加激进。

    作为对十字军的回应,普洛科普兄弟牵头,一改之前胡斯本人和杰士卡时代,对于其他信仰和教派的温和态度,开始主动对外“输出信仰”,派遣多支军队,效法英国人的“骑行劫掠”,前往波兰、匈牙利、神罗,宣传胡斯派教义。如果当地人不接受,就劫掠和摧毁领地,希望以此破坏公教世界的战争潜力。

    胡斯派军队的机动性很强,因此这些行动,在战术上都较为成功。但这种行为,也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胡斯派的战略处境也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得罪了本来还在看热闹、希望他们和西吉斯蒙德两败俱伤的波兰和匈牙利贵族。最后,普洛科普在战斗中贸然下令全军追击,结果关键时刻遭到友军背叛,因此而败亡。到最后,也是输在太看感觉上了。

    朱文奎其实对这种指挥官不太放心,但杰士卡和这些人结识比较长,反而觉得和他们打配合很顺手。

    杰士卡判断,这个时候,波兰立陶宛联军的主要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到营地门前这一片地方的争夺上。不管是现在暂时处于下风,还是反击击退这些人,对于整个战局的走向,影响都不是很大。

    因为如果这边守不住门口的车垒,波兰人肯定会继续进攻,把兵力都调过来;而根据他的估计,这边的敌人只是一部分。就算这边击溃了眼前的敌人,以波兰人的习惯,一旦上了头,只会源源不断赶过来。可以说,不管是哪个结果,都能给意大利人创造机会。

    而且,他也迅速针对这两种情况做出了对策。

    目前,营地里已经基本恢复了秩序。之前,大部分骑兵,也就是之前跟着唐赛儿出击的那些人,都按照安排在休息待命。因此,紧急警报发出之后,他们才组织起来。不过拖到现在,他们已经可以随时入场了。因此,如果普洛科普成功,歼灭了一批波兰人,杰士卡就会把这帮人撒出去,替换之前负责守卫工作的“蒙古营”骑兵,追击敌人,然后和意大利人配合,反击攻打敌人大营。

    反过来,如果普洛科普浪翻车了,没能守住车垒,黏住和消灭敌人,那就把他们放进来。他安排了黎利率领一批精锐,准备接应,如果情况不妙,就把他们接回来。火器营的大炮今晚部署很慢,但现在也已经布置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波兰人肯定会跟着冲进来,就用火炮为主要输出火力,把他们堵在营地里打——杰士卡等人都参与过大都的战斗,对此很有经验,也知道怎么做效果最好。

    所以,现在让普洛科普自由发挥,就可以了。

    不过,普洛科普的胃口,其实比杰士卡想的还大。敌人来进攻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想法,其实就是趁这个机会,尽可能杀伤和歼灭敌人骑兵。

    波兰人的骑兵一直很出名,在战前的会议上,就被大家标记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这次因为事发突然,直接担任主攻的,都是他们的主力骑兵。那些炮灰步兵,估计还在营地里没来得及赶过来呢。

    因此,普洛科普认定,这反而是个重创敌人的好机会,因为他们没有像之前的案例那样,先用炮灰消耗对方。在这边干掉的所有敌人,都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骨干力量。

    因此,哪怕知道自己带来的本部士兵会损伤惨重,他也要找机会,让敌人陷入近战绞肉之中。甚至连自己也身处险境都不在意,因为只要尽可能换掉足够多的骑兵,白天的战斗,就基本没有悬念了。

    而从反攻的情况看,由于之前的激烈拼杀,敌人确实已经失去了很大程度的机动性。那么现在,应该尽可能让士兵们出击,歼灭敌人。

    营地的大门那边,已经战作一团,两边暂时都不能推进。于是,其他人索性开始拆营地的围墙。

    围墙是用木头捆成的,大家就挖开根部,然后往外放倒,正好能架过壕沟,通向外围。更多的士兵从这里蜂拥而出,通过之前老兵小队开辟的战线,和敌人展开格斗。

    不过,敌人也确实非常坚韧,以至于双方的战斗,都没有什么战术可陈。出动明军一时没法包围敌人,但敌人也无法取得突破。两边就在围墙和壕沟附近的一带,不断搏杀。

    普洛科普要求火箭大连再进行一次射击。这次,他们选择了道路方向。

    火箭的覆盖范围太大太散,没法用来直接对付正在接战的敌人。不过,这边只有一条大路,后续的敌人,正从那里不断赶来。因此只要覆盖那个位置,应该还是有效果的。

    唯一可惜的是,失去突然性之后,两边都在添油一样地作战。普洛科普尝试调集骑兵,从侧面绕过去,但波兰-立陶宛骑兵数量更多,每次试图迂回,都会被众多敌人直接挡住。

    以目前的态势,还是难以包围或者分割敌人。火箭起到的效果,也只是暂时打乱敌人节奏,减轻前线压力,配合进攻,尚且无法一举解决敌人。

    作战持续一个多小时之后,筋疲力竭的立陶宛人可能是放弃了袭击营地的想法,开始逐渐脱离战斗。不多时,波兰骑兵也开始逐渐后退。

    普洛科普当然不想这么放敌人走。不过,他也低估了波兰-立陶宛军队的韧性和组织能力,把这些人也当成之前进犯塔博尔山的本地土贵族了。

    而这时,营地大门那边,有乱哄哄地闹起来。普洛科普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一脸不爽的唐赛儿,带着随从们出现在车垒废墟旁——杰士卡准备的后手,开始发挥作用了。

    “你怎么了,姑娘?”普洛科普以前帮人告解过,这方面倒是很有经验,因此,总感觉她情绪不太对。

    “我要去追波兰人了。”唐赛儿皱着眉头,摇了摇头,一抖马鞭,迅速离开了。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751/11432693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