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 第1825章 求援

第1825章 求援


夜幕如同巨大的黑绒幕布,缓缓降下,终于将血腥而残酷的厮杀暂时掩盖。

楚军阵营中响起了低沉而清晰的鸣金之声,如同疲惫的叹息,穿透了战场上尚未散尽的硝烟和伤者的哀嚎。

如同退潮般,原本如同附骨之疽般紧贴在洪都城下、攻势一浪高过一浪的楚军士兵,开始有条不紊地向后撤退。

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扛着破损的器械,搀扶着受伤的同袍,在军官的呼喝声中,汇入后方庞大的军阵。

最终如同黑色的潮水,缓缓退回了远处灯火渐起的连绵大营。

城墙上,守将耿辉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楚军,一直紧绷如弓弦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松弛,心中暗自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浊气。

一整日高强度的指挥和紧绷的压力,让他也感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虽然他表面上始终镇定自若,不断鼓舞士气,展现着必胜的信心,但内心深处,他比谁都清楚局势的严峻。

楚军集结后的兵力已然超过了守军,今日这般不惜代价的猛攻,虽然被成功击退,但也给守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和巨大的精神压力。

城墙多处出现了损毁,守城器械消耗惊人,士兵们更是极度疲惫。

若是楚军不顾伤亡,日夜不停地持续强攻,洪都城能否一直坚守下去,他心中并无绝对把握。

好在,楚军终于退兵了。这至少给了守军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脸上依旧保持着冷峻,沉声对身边的副将下令: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分为三批,轮番休息、用餐、救治伤员!”

“值守兵力加倍,多派斥候紧盯楚营动向,尤其是夜间,防止敌军偷袭!”

他顿了顿,看向城墙上狼藉的景象,补充道:“立刻组织人手,清理城墙上的楚军尸体和我军烈士遗骸,统计伤亡。”

“另外,将消耗的箭矢、礌石、滚木、火油尽快补充到位,连夜修复破损的垛口和防御工事!明日,恶战只怕更甚!”

“末将遵命!”副将抱拳领命,立刻转身前去安排。

城墙上的汉军士兵们听到命令,这才真正松懈下来,许多人直接瘫坐在血泊中,大口喘着粗气,医疗兵匆忙穿梭其间。

但耿辉的命令得到了迅速执行,士兵们强忍着疲惫和伤痛,开始清理战场,搬运物资,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性。

而在城下楚军大营,中军帅帐内灯火通明。

冉冥卸下了沾满血污的沉重铠甲,带着一身硝烟气息大步走进帐内,向端坐于主位、正在审视地图的楚宁躬身复命:

“陛下,末将回来了!”

楚宁抬起头,目光平静:“战况如何?”

冉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血渍,瓮声瓮气地回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回陛下,汉军防守极为顽强!那耿辉确是一员良将,指挥得当,城防布置得滴水不漏,滚木礌石、箭矢火油准备得极其充分!”

“弟兄们拼死进攻,几次差点登上城头,都被他们硬生生打了回来!伤亡不小。”

楚宁闻言,脸上并无意外或恼怒之色,反而淡然道:

“此乃意料之中,洪都城乃大汉东部屏障,经营多年,城高池深,若其守将是个庸才,反倒奇怪了。”

“城内五万守军,也必是精锐,若能轻易攻下,反倒不正常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好在,我军今日之目的,也并非真要一举破城。”

“只要能牢牢围住他们,持续施加压力,造成我军不惜代价猛攻的假象,便已达到目的。”

楚宁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

“若朕所料不差,此刻,城内的耿辉,必定已将今日我军‘疯狂’攻城、兵力雄厚的情状,写成紧急军报,用飞鸽传书送出城外了。”

“而他求援的对象,首要便是正在疾驰而来的霍广先锋军!”

冉冥一听,顿时恍然大悟,摸着光头嘿嘿笑了起来,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只剩下兴奋:

“陛下圣明!所有的一切,果然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

“那霍广小子接到求救信,必定心急如焚,拼了命地往这儿赶,正好一头撞进赵将军的口袋里!”

楚宁微微颔首,看着冉冥一身征尘,缓和了语气:

“你今日辛苦了,下去好生休息,让将士们饱餐战饭,真正的硬仗,或许还在后面。”

“谢陛下关怀!末将告退!”冉冥轰然应诺,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退出大帐。

与此同时,洪都城内,临时征用作指挥所的一处府邸内。

耿辉甚至来不及清洗换装,便快步走入书房,铺开纸笔,眉头紧锁,快速书写起来。

他将今日楚军兵力大增、攻势如何凶猛、守军如何艰苦击退、但目前形势危急、亟需援军速至的情况详细写明,字里行间透露出局势的紧迫。

很快,一封求援信书写完毕。

他拿起信件仔细吹干墨迹,随即沉声呼唤亲兵:“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

“立即将此信,用最快的信鸽,发往霍广将军处!十万火急!”

“是!”

亲兵双手接过信件,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转身飞奔而去。

约莫两刻钟后,一只灰色的信鸽扑棱着翅膀,从洪都城守将府邸的后院悄然起飞。

在空中盘旋了半圈,随即认准方向,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东北方向疾飞而去,迅速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

次日,中午时分。

距离洪都城约六十里外的一条官道上,烟尘滚滚,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急速行军。

正是大汉先锋大将霍广所率领的三万援军。队伍最前方,霍广顶盔贯甲,面色沉毅,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决死的意志。

他紧握缰绳,不断催促着部队加快速度。

此次出征,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先帝被弑,族兄霍去疾壮烈战死,楚国大军兵临城下。

这一切都让他胸中充满悲愤。他抱着必死之心而来,若不能击退楚军,斩杀楚宁为君兄报仇,他宁愿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https://www.bshulou8.cc/xs/5349/1110930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