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村霸婆母杀进京,被公主儿媳宠疯 > 第112章 拒婚抗旨不遵,跌落深渊

第112章 拒婚抗旨不遵,跌落深渊


“她既是学生娘子,又于学生有大恩,前些时日更是为学生产下一子。”

“学生不能负娘子,更是不能误公主,公主金枝玉叶,恳请皇上为柔嘉公主另择婚事。”

陈明缘由,又说恐误了公主婚事,还言公主金枝玉叶,恳请为其另择婚事。

裴书珩的话,让张太傅松一口气。

不说抗旨,又给了皇帝台阶下,想来事情有回旋的余地。

然而,圣心难测。

皇帝的反应出乎意料。

“裴状元早已娶妻生子,此是朕失察。”

“但正如裴学子所言,朕的女儿金枝玉叶,朕亦是金口玉言,朕既说出赐婚之言,岂有收回成命之意?”

“裴学子不愿负糟糠之妻,那朕将朕的柔嘉赐与裴学子为平妻。”

平妻?

说是平妻,以公主之尊,若真娶进门。

那不得处处压鸾儿一头。

看多了母亲秦桂香写的状元榜下捉婿话本,裴书珩以为说是娶平妻,此举与贬妻为妾无异。

别说他的鸾儿受不得这等委屈,他亦不能做出忘恩负义之举。

受母亲于上京路上的熏陶之言,裴书珩不说娶平妻,就是纳妾之念也没起过,他满脑子想的,全是要对鸾儿好。

如母亲所言,若有负鸾儿之意,他不配为人。

因此哪怕冒着抗旨的风险,裴书珩心如磐石,拒不受皇帝赐婚。

裴书珩跪伏于地,保持着读书人的傲骨。

“若学生忘恩负义,辜负相濡以沫之妻,如此品性,纵使出入朝堂为官,又如何能为百姓做主,为皇上效力。”

“臣在此恳请,皇上为柔嘉公主另择良婿!”

许是从来没人敢一再抗旨,裴书珩恳请皇帝收回成命,琼林宴上一时陷入了诡异的静寂。

有一股无形的威压,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这个婚非赐不可吗?

张景行急死了!

到底是太傅之孙,他多少已经明白此是皇帝试探之意。

想来是裴兄与太傅府走得近,被有心人呈报到皇帝面前,如此才有了今日琼林宴的赐婚。

别说裴兄不能负他娘子,就算他真奉旨娶表妹为平妻,此怕是裴兄与张家祸端。

张景行见上首皇帝迟迟不收回成命,干脆豁出去了。

“皇上,学生心仪柔嘉公主已久,求皇上为学生柔嘉公主赐婚。”

赵怀瑾踌躇片刻,也站出来解围。

“公主金枝玉叶,臣心向往之。”

好!

好一个张景行。

张景行也罢,自小与柔嘉一并长大,有些情谊于情于理。

赵怀瑾这是出来凑什么热闹?

皇帝以审视的目光看向赵怀瑾。

长宁侯刚上交了兵权,此时赵怀瑾此举,让人一时捉摸不透。

“平身吧!”

似是被张景行赵怀瑾突然搅局,皇帝极是不悦。

但最大的不悦,怕是来源于裴书珩抗旨不遵。

接下来分配任职,按往年惯例,本该落于状元之身的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职,被榜眼谢怀庚拿下。

赐与探花郎与殿试第四的张景行,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其它新科进士,有留任京中者,亦有定于外放为县令的。

反是夺得状元的裴书珩,因抗旨不遵,被冷落于当场,对他的安排没个定论。

一场琼林宴过后,裴书珩要说心情不曾失落,绝无可能。

因为十年寒窗,一朝得中,便是为了出朝入仕。

更何况,因着他死而复活的爹,他还想于朝堂斩露头角,为母亲鸾儿挣得诰命。

但奈何天降横祸!

皇帝竟会给他与二公主沈柔嘉赐婚。

这谁能想得到?

他不能负鸾儿,于琼林宴上驳了当朝皇帝面子,落得如此下场,亦在意料之中。

身为皇帝,倒不至于借此事一直打压于他。

多是会借口历练他这个新科状元,最后应是外放为官。

原本被皇帝赐为新科状元,裴书珩本是风光至极那个,此次中得进士的新科学子,于琼林宴时举着酒杯凑过来恭贺于他,就是参加琼林宴的朝臣,也对他也多有夸赞。

一场琼林宴,定下分配出任一事,他竟是唯一落下来的。

树倒猢狲散,于琼林宴后诠释得淋漓尽致。

原本先前拉拢他,要与他交好的新科进士,还有出现于琼林宴上夸赞他的朝臣,纷纷与他保持距离。

只有于国子监与他交好的张景行赵怀瑾,于宴后与他一并走出赐宴的皇家园林。

“书珩!”

真是祸不单行!

张景行觉得是太傅府,还有自己与他来往甚密,好似连累了他。

他面有愧色。

想安慰裴书珩几句,不知从何起头。

赵怀瑾则是上前,拍了一下裴书珩的肩。

“此一时坎坷,裴兄不用多想,静等朝廷任命即可。”

“是啊,书珩!”

张景行于一旁补充:“张家在朝中有些人脉,我祖父会帮着打听你的留任消息。”

“有劳两位仁兄,患难见真情,今日之事,感激两位犯险仗义执言。”

于琼林宴上强撑着,裴书珩此刻心内说不出的失落。

他有一种登上高处,却跌落深渊的失重感。

上得沈景曜替他安排的马车,裴书珩朝赵怀瑾张景行拱手致谢。

“书珩之事,不想再牵连二位。”

“张兄,陆兄,我已做好外放任县令的准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想来一切都是朝廷,当今皇上对书珩的考验……”

强忍着情绪上得马车,不立于同窗前,裴书珩早已眼眶泛红。

这让前来接他回微草堂的张砚,忧心不已。

公子好好的赴琼林宴,从琼林宴上出来,本该意气风发,为何却是这般模样?

刚刚公子提及外任。

考中了状元,不能留京入得翰林院,竟要外放为县令。

难道公子是因此事失落难过?

张砚想说点宽慰自家公子的话,但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因为说什么都不合适。

前几日公子得中状元,夫人又生下孩子,双喜临门的大事。

哪曾想,明明爬到了高处,如何又会一脚踩空跌下来?

裴书珩倒是不曾跟书僮解释,他为何如此失态的缘由。

他更不想让沈青鸾秦桂香担心,回到东市微草堂那条街上,他调整了情绪。


  (https://www.bshulou8.cc/xs/5143025/4213575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