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146章 哄完大的哄小的

第146章 哄完大的哄小的


“有什么需要配合的,直接跟李君羡说。功劳,朕会给你记下。”李二挥了挥手,语气放缓了些,“去看看你姨娘吧,前两天还叨念着你呢。”

赵子义躬身退出了大殿,转身便朝着长孙皇后的寝殿走去。

一些之前没碰上他的宫人内侍,此刻见到他鼻青脸肿、头上缠布的模样,都不由得交换着眼色,心中浮现出同一个念头:赵县子刚从陛下那儿出来,这怕是……被揍了?

“殿下,赵县子求见。”殿外侍女通报。

“九儿来了?快请他进来。”殿内传来长孙皇后带着笑意的声音。

赵子义一进去,立刻贯彻了长孙皇后“私下无需多礼”的旨意,笑嘻嘻地喊道:“姨娘,我来看您了!”

“九儿。”长孙皇后原本含笑的脸,在看清赵子义的惨状瞬间沉了下来,布满怒容。

她快步上前,亲自扶着赵子义的脸仔细查看,声音里满是心疼:“这是怎么弄的?”

不等赵子义回答,她便转头吩咐侍女:“快去传医官来!”

看!

这就是为什么我只怼李二,却打心眼里尊重长孙姨娘的原因。

这待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姨娘,真没事,就是训练时不小心弄的。”赵子义依旧笑着解释。

长孙皇后眼睛微微一眯,散发出不容置疑的威仪:“是不是陛下派去的那一千人不服管教,对你下了重手?”

什么情况?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认为?

我看起来就这么弱不禁风,像是随时会被人按着揍的样子吗?

“不是,真不是他们。”赵子义赶紧摆手解释,“我们搞了个生存训练,最后阶段是夺旗混战。

那一千军士,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全部淘汰出局了。

我这是后来跟死神军自己人切磋时,不小心挂的彩。”

他看得出,若真是那些军士伤了他,以长孙皇后的性子,恐怕真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份毫无保留的维护,让他心里暖烘烘的。

“那他们也太过放肆!竟敢对你这个主将下如此重手!”长孙皇后余怒未消。

“姨娘,他们这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赵子义浑不在意地笑道,“有几个家伙手脚都骨折了,我们那儿,就没一个不见血的。”

长孙皇后早知道他们的训练严苛,却没想到竟残酷到这种地步。

看着赵子义浑不在意的笑容,她心中更是一阵揪痛。

这孩子,无时无刻不在逼迫自己变得更强,这背后究竟背负了多少东西?

这时,小荔枝跑了出来,看到赵子义这副模样,小嘴一瘪,金豆子立刻就掉了下来。

哎哟……这刚哄完大的,还得哄小的。  赵子义顿感头大。

不多时,李二也来了,身后还跟着李承乾和李泰。

这两兄弟看到赵子义的尊容,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玩具,嘴巴就没停过,围着他巴拉巴拉问个不停。

李二也不阻止,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嘴角带着看好戏的笑意。

然而,听着赵子义描述训练中那些近乎残酷的对抗和死神军对自己狠辣的要求,李二心中的轻视渐渐变成了震惊。

这帮小子,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再加上有三位宗师级人物轮流调教,假以时日,这支军队的实力会可怕到何种地步?  他几乎不敢想象。

用膳时,赵子义又和李二补充了一些关于盐务计划的细节。饭后,他便起身告辞。

出了皇宫,赵子义找到早已等候的李君羡,详细询问了矿盐的产地位置。

然后吩咐道:“李将军,明日你便大张旗鼓地带兵出城,并放出风声,就说我们是奉命外出采购食盐的。”

随即,他又递给李君羡一份清单,“另外,按这上面的东西,尽快备齐。”

李君羡抱拳领命:“末将明白!”对于赵子义的安排,他没有任何异议。

当晚,赵子义又召来了李强、王石头、孙剩和周小山四位心腹,将制作精盐所需的工具和初步流程告知他们,命他们明日一早便分头去采购所需物资。

次日,朝会之后。几处深宅大院之内,隐秘的交谈正在进行。

“平心而论,李二还是有些本事的。如此大面积的旱灾,他能提前知晓,并安排得如此妥当,确实出人意料。”

“哼!若非他侥幸提前得知消息,占了先机,他能解决得了?到头来还不是得依靠我们世家之力!这次算他运气好!”

“听闻此次能提前预知灾情,又是那个叫赵子义的黄口小儿所言。”

“此话你们也信?这都第几次了?观天测时之术,乃是极高深的学问,他一个稚子,即便读过几本书,又岂能真正掌握?

老夫倒有些可怜那孩子了,小小年纪,就被李二推出来当幌子,真是可怜啊!”

“崔公所言极是。不过是一把被李二握在手中、摆在明处的刀罢了,不足为虑。

今日能有赵子义,明日除掉他,还能有李子义、张子义。

暂且留着他吧,至少在明面上,我们也好看清李二的动向。”

“今日禁军已然出城,号称是去采购食盐了。哼!就知道他李二撑不了多久!”

“李二真以为我们拿他没办法了?随便一出手,便让他焦头烂额。这次若不让他付出足够的代价,休想我们出手平抑盐价!”

“是极是极!明日我们再联手将盐价抬高十文!把府中的家丁杂役都派出去,将官盐铺子里那点平价盐,全都给我买空!”

与此同时,赵子义正带着李强等四人在临时工坊里反复试验。

整整一天,他们才勉强提炼出一点点合格的精盐。

赵子义虽然清楚理论方法,但亲手操作还是第一次。

好在他们最擅长的便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很快便明确了每一步的关键和标准。

随后,四人分别负责一个环节,去教导那些选拔出来的禁军士兵。

每个步骤分开教学,互不交叉,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制盐秘法不致外泄。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857/4208805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