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破庙一夜怀崽后,奸臣上门要名分 > 第174章 新帝登基

第174章 新帝登基


萧闻堰得到闫萝不打招呼悄悄离开的消息,先是微微皱眉,随即无奈摇头:

“算了,她要离开就离开吧,毕竟我也不好强迫她留下来。”

“破风,你派人去给二公子带句话,就说闫娘子已经离开,让他心里有个底。”

不然到时候找不到人,转头来问他要人。

他可交不出来,是她自己要走的。

这闫神医也是奇女子一个,死了丈夫还狠得下心把自己亲骨肉送人。

人美就算了,医术他没见识到,但那一手用毒的手法千奇百怪,稍不留神就会被她弄晕,书秋和迫风根本阻拦不了。

按照书秋在照顾她时,有意无意中问得,她那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她就离开了。

这么一算,他去宋家村偶遇她时,她刚生完孩子?

等等,江寒钊他夫人不就是那个时候生产的吗?

这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呀?

萧世子一下陷入了迷局当中。

江煞这边去了小半个月,待他回来时,带回两个惊天消息:

“属下基本已查实,宋氏所言,的确属实。”

“当年宋氏回娘家给老母贺寿,回来途中突遇暴雪,摔了一跤,在一农户家落脚早产下一子。”

“当夜,一位袁姓夫人在车上临产,因大雪天无法再前行,也找到那户农家停脚。”

“一直到第二日凌晨,那位妇人也产下一子。”

“因大雪封山,米肉稀少,两位产妇产子虚弱,都需要进补。”

“宋氏一家因为带的银钱和干粮不多,很快就吃完了,农户家连自己一家的粮食也只是勉强糊口,根本没有余粮救济给他们。”

“袁夫人车上倒是带了不少补品和粮食,随从还冒雪奔去村子里买了不少鸡鸭和肉食回来。”

“得知他们已经弹尽粮绝,刚出生的婴孩嗷嗷待哺,没有进补下不了奶的宋氏急得团团转。”

“袁夫人便好心地让身边老妈子分一些粮食和进补的肉食给他们。”

“一来二去,宋氏便与袁夫人渐渐熟络起来,不想有一日,随从下属浑身是血的回来。”

“袁夫人心急如焚,让宋氏帮她看顾一下孩子,她出去问问情况。”

“宋氏看着小床里包裹着昂贵丝绸锦缎的孩子,看看自己怀里的孩子,顿时起了歪心思。”

“她就趁袁夫人和身边婆子不在的间隙,将两个孩子掉包。”

“当日,宋老头便不顾寒冷,雇了一辆骡车,将宋氏和孩子裹严实离开了那户人家。”

“不想走到半路,发现娘家给的银手镯落在那户人家,两人又让车夫折回去取。”

“结果这一回来,看到的却是满地鲜血和尸首,袁夫人抱着孩子也惨死在车上,随从和婆子无一生还。”

“宋氏奔上去,看到自己的亲生骨肉就这么没了,顿时发疯尖叫。”

“原本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去享受荣华富贵的,转眼却成了替死鬼。”

“宋氏恨得就要将手里的孩子摔死,后来宋德忠拦下了,劝她把孩子带回去,养大了让他还债。”

“这一灭门惨案后来被官府判定为山匪掠夺烧杀。”

“属下只是简单一查,就发现了端倪,当初的于县令竟然都不细查,草草结案。”

“说明其中牵涉甚广,案情复查,属下已让人去机密阁调那位袁夫人的身世去了,过几日就能有消息。”

江寒钊点头,转头看一眼一直沉默听着的宋刀刀,轻拍她双手,柔声安慰道:

“江煞这么一说,倒是让我想起一桩旧事来。”

“当初在绝煞楼的时候,我翻到过一个旧案,是关于易将军叛国谋反一案。”

“当年他夫人身怀六甲出逃,惨死在外,虽然后来易家得以平反,但早不剩什么人了。”

“而易家之所以被灭门,对外宣称是叛国,实则是涉及到虎符,牵涉到了皇权争斗。”

“那位袁夫人的情况,让我联想到易家这个情况,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得等确切的消息传回来才能得知。”

江寒钊继续解释:

“这件事过去太久,若是真与易家有关,到时候我会帮你查一查,看看易家还有什么人在。”

“不过当年易家是被诛九族,所以.....”

所以最后哪怕真与易家有关,可能结果也不容乐观,若岳丈真是易家人,恐怕.....

宋刀刀明白,她不强求一定要让父亲认祖归宗,毕竟若是原来的家一个人都没了,又能找谁去认?

株连九族啊,又过去了这么多年.......

深叹一口气,她轻轻点头:

“只要能帮爹爹找回自己的姓氏,其他的,不强求,随缘就好。”

江寒钊轻抚她面颊,欣慰一笑,“还是我的舒儿豁达。”

听完关于父亲身世的消息,宋刀刀抹一把脸,打起精神后,起身去找自己姥姥。

关于宋婆子的下场,她一句也没问,也不想知道。

恶事做多了,不管是什么下场,都是她应有的惩罚。

待她离开书房,江煞这才继续汇报:

“京都传来消息,太后同意顺王登位了,但奇怪的是,登位大典上太后并未出面。”

“启王与黔国谈和失败,被扣押了,黔国皇帝要求晋临用三座城池来交换,同时交出凶手,不然直接开战。”

“三座城池中,其中一座便是盘州。”

“镇国公返回北境后,北昭虽不敢轻举妄动,但属下得到的秘密消息,镇国公被人下毒,陷入昏迷。”

“阁老授封太师,列百官之首,大公子和大老爷三老爷也都入了朝,官复原职。”

“如今顺王成了最后赢家,已经掌控朝堂,您看?”

江寒钊静静听他说完,手指轻敲着桌面,沉眉思考。

这顺王倒是比他预料的还要能耐,这么快就摆平了太后,坐上那个位置。

趁他位置还没坐稳,得调整一下计划,不然,等他坐稳,估计就难对付了。

想好对策,江寒钊提笔写了一封信,让江煞送出去。

延平三十二年冬,顺王继位,改年号征和,举朝欢庆。

隔日,北疆传来镇国公中毒不治身亡的消息,被押黔国的启王迟迟等不来朝廷谈判,自尽于黔国地牢中。

黔国联和北昭举兵准备讨伐。

新帝连夜传太师入宫,直到第二日早朝结束才放人离开。

散朝后,江太师握着一卷圣旨面色阴沉地迈下百级台阶。

江寒晟刻意放慢脚步,等着江太师下来:

“祖父,陛下又想打什么主意?”

江太师搭上嫡长孙手腕,步履沉重地继续拾阶而下:

“回去说。”

回到江府,江太师告诉江家大老爷和江大公子,皇帝下了一道口谕和一道圣旨给他,让他二选一:

要么帮他弄死太后,稳住朝堂,摆平黔国和北昭;要么将江寒钊召回来,娶公主,平北疆。

不然江太师便自己请辞,告老还乡,江家所有子嗣罢官离京。

听闻消息的江擎愤怒起身,气急道:

“陛下这不是出尔反尔吗?咱们江家怎么说也是有从龙之功的。”

“这位置还没坐稳呢,就急着卸磨杀驴,真是好手段。”

“说到底还是不肯放过江家,那衡阳公主是个什么货色他会不清楚?”

“阿钊已经成亲生子了,虽说那女子出身低微,但怎么说也是造册上籍,名正言顺的。”

“强迫人停妻再娶,他怎么好意思做得出来,就不怕天下人口伐笔诛?”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将东西......”

“行了,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

江太师看向江寒晟,朝他说道:

“去传几位长老过来,安排一下人手,我亲自去一趟盘州。”

江寒晟大惊,忙问:“祖父,您这是......”打算亲自过去将人带回来?

江太师瞥他一眼,语气森寒道:

“他的逍遥日子快活得也够久了,再不回来,真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854/4219768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