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68章 士气崩塌

第68章 士气崩塌


沉重的冲车在无数壮汉推动下,如巨兽奔行,狠狠撞向城门。

轰!轰!轰!

每一下撞击都仿佛敲击在守军心头。

城墙上,赵军将士面色惨白。

这不是曾经软弱可欺的燕国边军,这是百战不殆、凶悍无比的秦国锐士!

他们的眼神里没有犹豫,只有功名与鲜血交织的渴望。

有人开始动摇,有人握不住刀柄。

他们耳闻邯郸危急,王都或将沦陷,心中早已埋下溃败的种子。

杨玄稳坐战马,静静注视着战局演变。

一人一骑,宛如山岳不动。

廉颇站在城楼,脸色渐渐灰暗。

他看得清楚,己方士气正在崩塌,秦军则越战越勇,步步紧逼。

一个个敌兵登上墙头,刀光剑影中,守军节节后退。

“顶不住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几不可闻。

各处告急的号角接连响起,烽火台浓烟滚滚。

一块又一块城墙阵地失守,血染青砖。

杨玄嘴角微扬,眸光冰冷。

他知道,这座城,撑不了多久了。

“全军听令,随我攻入武阳城!”

一声怒吼如雷霆炸裂,响彻天际。万里烟云罩长嘶一声,四蹄翻飞,载着杨玄如电疾驰,直扑城墙而去。

尚在待命的将士见主帅已然冲锋在前,热血顿时沸腾,纷纷拔剑高呼,紧随其后。

“杀——!”

喊声震天动地,秦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武阳守军本就士气低迷,面对这般凶猛攻势,防线迅速崩溃。

轰然巨响中,城门应声而碎。士兵蜂拥而入,从缺口、从墙头,全面压进城内。

武阳并非坚城,又逢秦军连克强敌,士气正盛。破邯郸之威犹在,此番攻势更如狂风扫叶,势不可挡。

城中乱作一团,跪地请降者不计其数,执兵抵抗者皆被当场斩杀。街头巷尾,哀嚎与刀光交织,血流成河。

一个时辰后,厮杀渐息。城墙上再无旗帜飘扬,街巷之间也难见敌影。战事已近尾声。

杨玄在诸将护卫下步入将军府。他立于厅上,甲胄未解,神情冷峻,目光如刃。

赵国大势已去,纵有廉颇镇守,亦无力回天。邯郸既破,残军孤立,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厅下众将神色振奋。王翦上前一步,拱手道:“将帅神威,赵国指日可亡!”

其余将领亦纷纷附和,贺声不绝。

杨玄微微一笑,“此战功成,诸君皆有大功。归咸阳后,我必为尔等请赏。”

众人感激叩首。他们追随杨玄时日虽短,却屡建奇功,晋升之速前所未有。若非遇此明主,何来今日地位?

他们望着那年轻的身影,心中满是敬仰。此人不仅战无不胜,更能提携部属,实乃难得统帅。

未来随着赵国覆灭,杨玄权柄必将更盛。而他们作为心腹,前程亦将不可限量。

“押进来!”

“快走!”

喧闹声自门外传来。几名士卒推搡着一名老将走入大厅。那人满身绳索,须发凌乱,却仍挺直脊背。

杨玄抬眼望去,眸光一凝。

竟是廉颇。

“报告将帅,这人企图率军突围出城,已被我们擒获!属下认得他是敌方主帅,特押来听凭您发落。”

说话的将领向杨玄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杨玄扫视几人,面露赞许,“你们做得很好,此功记下。”

众将士闻言,脸上皆有喜色,心中暗松一口气,果真没押错人。

杨玄随即把目光投向被押进来的廉颇。此人衣甲残破,神情阴沉,却仍挺直身躯。

廉颇一踏入厅内,目光便落在杨玄身上。他心头一震,思绪翻涌。

白天战场上听见对方报姓杨时,他心中已有猜测——莫非正是近来在上党一战中声名鹊起的那个秦国年轻统帅?

赵国朝堂早有议论,说此人年纪尚轻,却胆识过人,武艺超群,更难得的是谋略出众,调度有方。

起初他并不以为然。年轻人骁勇,他信;可要说能统领大军连克要地,他只当是夸大其词,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今日交手之后,才知传言非虚。

此人不仅破了邯郸,一路北进如入无人之境,如今连武阳也失守于其手,这般战绩,绝非常人所能为。

秦国竟出了这般人物!

廉颇心底暗暗叹息。

正当他心绪起伏之际,察觉到杨玄正凝视着他,顿时冷哼出口,

“哼!我既败被俘,要杀便杀,不必多言!”

“廉颇老将军果然刚烈。”杨玄轻笑一声,转头对身旁士兵道:

“还不过去给他松绑?”

几名士卒一怔,旋即照办。反正此人已无退路,不怕生变。

绳索解开后,廉颇活动了下手腕,皱眉质问:

“你这是何意?我绝不会归顺秦国!”

他以为对方又要劝降,语气凛然,毫无退让之意。

杨玄摆了摆手,淡声道:

“老将军误会了。本帅清楚你不会降秦。只是你乃一代名将,虽战败,却不该受辱。若我军苛待俘虏,岂不让天下人讥讽秦军无度量?”

说完,他又对几名士兵下令:

“从今往后,你们就留在他身边,照顾起居。”

将士们互望一眼,立刻领会——这是要软禁看管。

“遵命!”

廉颇站在原地,一时语塞。

他脸色微滞,但因肤色较深,并不明显。他悄悄打量了杨玄一眼,心中疑惑丛生。

这年轻人到底想做什么?不杀?不降?只囚?

他尚未开口,杨玄已转身离去,挥了挥手,示意将人带下。

厅内恢复寂静。

这老头如今脾气不小,先搁置一边,等他冷静下来再收拾不迟。

武阳城安定之后,军队在此休整了一夜。

第二天,杨玄未作久留,安排三万士卒善后降兵,随即带领主力部队迅速北上,直指晋阳城。那里聚集着赵国最后的主力军队。

那是赵国残存的全部抵抗力量。

只要将其击溃,赵国便再无翻身可能,其疆土也将尽数纳入秦国版图。

战鼓声震天动地!

杨玄领军疾驰,铁骑如长龙奔腾,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不到两日,大军抵达晋阳城外,与早已在此围城的王龁、蒙骜部队成功会合。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760/4227232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