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75章 前程不可限量

第75章 前程不可限量


“庶公将军巡防北境,威压列国,使诸侯不敢轻举妄动,保我后方安稳,亦有大功!”

说完诸将之绩,杨玄并未提及自身,而是依次为参战将领陈情请功。

秦王闻言开怀大笑,声音洪亮:“孤不过坐镇中枢,何谈首功?倒是你,句句推功于人,却把自己撇在一边。”

群臣默然点头,心中皆有评判。这年轻将军不争功、不矜能,反倒处处为他人言功,气度非凡。可谁都清楚,若无此人统筹全局、奇谋迭出,赵国岂会如此迅速倾覆?

随着杨玄继续禀报,许多未曾斩首记功的将士也被一一提及。譬如赢钱将军负责断讯传驿,虽未临阵杀敌,却至关重要。只要有杨玄亲口认定,便视为有功。

这一举动悄然树立了他在军中的威信。那些追随其征战的部将,无不感念于心——他们的前途命运,此刻皆系于杨玄一言。

待全部奏对完毕,杨玄取出早已备好的奏章,恭敬呈上。

秦王接过细览,边看边点头,随即朗声道:

“此战诸将用命,皆当厚赏!孤准其所奏,即刻封赏有功之士!”

一道道赏令下达,受封者纷纷出列,面露喜色。有人加爵晋位,有人赐田授金,人人振奋。

相较以往战事,此番虽灭一强国,赏格反而更为宽厚。将士们心知肚明,若非杨玄统领得当,岂能人人有功、个个得赏?

最后,殿内喧闹渐息。

所有人的目光,如箭般落在杨玄身上。

全场寂静无声,唯余呼吸轻响。

那位始终未曾言己之功的年轻人,静静立于大殿中央。

他是这场旷世之战的执棋者,是覆灭赵国的第一功臣。

而属于他的封赏,尚未开启。

秦王将目光投向杨玄,笑容满面地开口:

“杨卿,此次伐赵之胜,全赖你运筹帷幄。寡人与众将虽有参与,但攻破邯郸者是你,覆灭赵国者也是你。此功非同小可,实乃为大秦拓土开疆之举!”

殿中文武闻言,皆默默点头,无人敢质疑半句。

秦王话音落下,又环视群臣,继续道:

“不仅如此,此前王子政得以安然归秦,亦是杨卿之力。此二者皆为不世之功,今日一并论赏!”

众人听罢,心头震动。

是啊,救回王子一事,同样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说完,秦王再次凝视杨玄,语气郑重:

“杨卿立下如此殊勋,你说,寡人该以何礼相待?”

“一切由大王定夺。”杨玄拱手,神色谦恭。

“嗯。”秦王轻应一声,早已料到他不会自请封赏。

他略作思索,转而面向百官:“诸位以为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出声。

赏得轻了,怕伤及功臣之心;赏得重了,又恐触怒君威。

终于,几位老练之臣上前拱手:

“大王,杨将军功盖山河,理应重赏!”

“诚然!开疆之功,救主之德,皆不可轻忽,当厚加恩典!”

秦王微微颔首。厚赏本是应当,否则何以慰忠良?

只是分寸之间,仍需权衡。

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吕不韦与阳泉君身上。

二人察觉,只得起身行礼,却只言“依功行赏”,并无具体建言。

他们心知肚明,既不愿扶持新贵,也不敢公然阻拦天子宠臣的崛起。

见无人再进良策,秦王不再多问。

沉寂片刻后,他猛然抬眼,声音沉稳有力:

“杨卿此功,一在灭国取城,二在迎回储君。”

“今特令,晋其爵七级,由左更直升关内侯,赐号‘武阳’,食邑邯郸!”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连升七等,跃居列侯!

更令人震惊的是,封地竟为邯郸——昔日赵国都城,富庶之地,户数逾十万!

未等众人回神,秦王再启金口:

“另赐黄金万镒,绢帛万匹,粟米万石,并仆役百名,以彰其功。”

群臣心中无不泛起波澜。

这等赏格,几近极致,荣耀与财富兼备,前所未有。

“继续听令,秦王再次开口。”

“杨将军原任裨将军,现孤决定擢升其为将军,掌管军政要务!”

众人听罢,对此并无太大反应。封侯都已兑现,区区官职变动,不足为奇。

真正让人震撼的,是杨玄被封为侯爵的事实。

关内侯,距离彻侯仅一步之遥。此前他的爵位不过左更,短短时日竟连升七级,跃至武阳侯!

这等破格提拔,在秦国历史上也属罕见。

更令人咋舌的是赏赐之重——万金、万绢、万粟,百名仆役尽数赐下。

尤其食邑之地,竟是邯郸。

邯郸虽为赵地旧都,却仍是繁华重镇,居民逾八万户。若善加治理,人口还可增长。此等封地,几乎可与文信侯吕不韦的洛阳十万户相提并论。

满朝文武心知杨玄此战功勋卓著:灭国拓土,救出王子,两项皆为大功。即便惊诧,也无人敢言不满。

“杨卿,孤所赐,可合你心意?”秦王目光投来,语气诚恳。

杨玄低头思量片刻。他清楚自己的根基尚浅,过往战功积累有限,爵位原仅十二级。按常理,统兵灭国者多为十六级以上老将,方有资格因一役而封侯。

自己资历不足,却得七级连升,已是殊荣。

更何况,封地定于邯郸。

这座城池不仅富庶,更具战略意义。掌控此地,等于握有一方实权。

至于财货奴仆,反倒是锦上添花。

“臣叩谢大王,心满意足。”杨玄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甚好,你满意,孤便安心了。”秦王面露欣慰。如此大功,若轻赏薄待,何以服众?

殿中文武凝视那位立于中央的年轻将领,心中无不感慨。

一个崭新的权臣,正在崛起。

年纪轻轻,已位列诸侯,声望直逼吕不韦。

宴席随即在王宫深处铺开。灯火辉煌,钟鼓齐鸣,三军将士皆受犒劳。

席间觥筹交错,杨玄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

一日之间,从偏将跃居侯爵,手握军权,坐拥邯郸。

许多人暗自叹息:此人得天眷顾,前程不可限量。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760/422723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