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8章


巳时初,长安,宫城,太极宫偏殿。

晨光透过琉璃窗,在光洁的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李世民端坐于御座之上,虽已换上常服,却难掩眉宇间的威严。

御阶下方,七位内阁重臣分列两排,端坐在矮凳上。

左侧依次是:腿伤未愈的太子李承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门下侍中魏徵;

右侧则是:右仆射长孙无忌、门下侍中王珪、中书侍郎岑文本,以及户部尚书戴胄。

偏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此时,他们正在商讨西南边陲的战事。

上月中旬,吐蕃不仅陈兵吐谷浑边境,更是在且末之地,劫杀吐谷浑皇室。

致使慕容一族,男丁尽殁,唯余老妪、幼童。

消息传回,举朝震怒。

彼时,伏允城已被李靖率军攻破,吐谷浑尽在大唐的掌控下。

大唐乃礼仪之邦,考虑到当初伏允可汗悍然出兵,进犯大唐边境,乃年迈昏聩。

慕容皇族之内,仍有不少心向大唐之人。

内阁经过商讨,已然决定:

待慕容皇族应被羁押回长安后,会囚禁对大唐心存怨怼的慕容皇族之人。

此后,大唐作为天朝上国,会从伏允可汗的子嗣当中,挑选一位“仁德之君”,克继大统。

然,吐蕃番悍然劫杀,无异于公然挑衅天朝威严,更是打乱了大唐对吐谷浑的后续安排。

李世民当机立断,命卫国公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率精锐,挥师西进,讨伐吐蕃。

战事初期,凭借唐军强大的战斗力和李靖出色的指挥,接连两场大胜,

打得吐蕃主力丢盔弃甲,狼狈西逃,直退入高原深处。

李靖乘胜追击,意图一举荡平吐蕃王庭。

然而,今日大朝会刚刚结束。

新的战报便送到了太极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陛下,”

房玄龄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战报,起身拜道:

“卫国公八百里加急奏报,我军先锋追敌至乌海一带,气候恶劣。”

“不少将士出现……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四肢无力之症。”

“严重者甚至呕吐不止,战斗力锐减,行军受阻。”

“据随行的军医陈述:秦郡公在书院曾提到过此类病症,称其此为‘高原反应’。”

“他们建议我军,后撤到乌海以西三十里,安营扎寨,逐步适应高原环境。”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高原,这道天然的屏障,成了唐军面前难以逾越的天堑。

长孙无忌眼眸闪烁,故作沉吟道:

“高原反应?世间竟还有此种病症?”

“陛下,既然秦郡公知晓此症,是否可以宣他入宫,共议此事?!”

长孙无忌试图通过此事,让秦明这位“女婿”参与内阁议事,逐步进入大唐的权力核心。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

魏徵便已起身,躬身下拜,面色严肃,沉声打断道:

“远水解不了近渴!”

“陛下,若战报属实,强行进军,恐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有损我军锐气,需慎重。”

就在这时,房玄龄继续道:

“更关键的是,就在我军暂缓攻势之际,吐蕃大论禄东赞亲至军前,呈递降表,”

“并请求作为使节,入朝觐见陛下,陈情请罪。”

“哦?”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

“禄东赞亲自来了?还递了降表?”

“正是。”

房玄龄接口道:

“李卫公在奏报中分析,吐蕃此战损失惨重,见我军受困于高原,故而想借此喘息之机,以请降为缓兵之计。”

“其国主松赞干布,或仍存侥幸之心。”

户部尚书戴胄立刻出列。

他是管钱粮的,最知战争消耗。

“陛下,我军深入乌海,粮草转运困难,耗费巨大。”

“若吐蕃真心请降,能兵不血刃令其臣服,则善莫大焉。”

“然,需防其诈降。”

一直沉默聆听的李承乾,此刻也开口道:

“父皇,吐蕃狼子野心,此番劫杀吐谷浑王室,便是明证。”

“即便请降,也需严加约束,令其付出代价,方可彰显我大唐天威。”

李世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目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在一直未开口的王珪身上:

“王侍中,你以为如何?”

王珪沉吟片刻,缓缓道:

“陛下,吐蕃地势险要,气候殊异,确非我大军久留之地。”

“禄东赞乃吐蕃栋梁,其亲来请降,无论真心假意,都可见吐蕃内部压力巨大。”

“臣以为,可准其入朝,观其言行,再定方略。”

“若其诚心归附,则许其内附,设羁縻州府,徐徐图之;”

“若其心怀叵测,则待军医找到应对……‘高原反应’之法,或另寻他路,再行征伐不迟。”

李世民微微颔首,王珪的意见老成持重。

他心中迅速权衡利弊。

李靖大军受阻于高原是事实,强行进攻风险太大。

禄东赞的到来,确实提供了一个体面解决西南边患的契机。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定下了基调。

“高原之地,确是我军目前之障碍。”

“吐蕃既递降表,朕便给他一个机会。”

他目光转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拟旨,准吐蕃使臣禄东赞入长安觐见。”

“命李靖暂缓攻势,但需陈兵乌海西岸,保持威慑,不得松懈。”

“同时,着令随军医官,详细记录将士所谓‘高原反应’之症状、应对之法,汇总呈报,以为后世之鉴。”

“臣等遵旨。”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齐声应道。

“告诉李靖,”

李世民补充道,眼神锐利。

“大军虽暂缓,但气势不可堕。”

“对禄东赞,以礼相待,但亦需让其明白,大唐天兵非天险可阻,乃朕之恩威所及!”

“是!”

旨意迅速拟就,用印后由快马送出,直奔西南前线。

处理完这桩紧急军务,殿内气氛稍缓。

然而,李世民的心头,却并未完全放松。

不知为何,他昨夜心绪难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或许是昨日秦府那过于“热闹”的开院礼,也或许是……

这几日长孙皇后不在宫中,他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想到长孙皇后,李世民又想起之前的那个猜测。

[也不知道,观音婢昨夜有没有试探出什么?]

[也许他们真的只是想去洛阳散散心,是朕杞人忧天了。]

……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407/420916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