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80年代骗光全族积蓄的败类23
远处的夜空突然绽开一团绚烂的烟花,红的、黄的、绿的光点在黑夜里散开,照亮了在场每个人的笑脸。
那是施工队为了庆祝住宅小区封顶,特意准备的惊喜。
江锦辞望着烟花,嘴角也扬起笑意,而此时他的手提袋,正揣着一份来自国家工信部的订单合同。
这份合同是周明远今天亲自送来的,上面清清楚楚标注着。
国家将全国范围内普通机床改造的订单,全部交由启源科技负责技术授权;
启源科技无需参与具体施工,只需提供改造方案和技术支持,就能拿到整个项目四成的利润。
周明远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说:“这四成利润,一半是国家对你技术的认可。你的机床改造方案,能帮全国中小企业省下几十亿的进口设备钱。
另一半是对你的尊重,尊重你这个愿意为国家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爱国科研企业家。这里面还包含了你的专利费用,一分都不会少。”
江锦辞心里清楚,这不仅是一份合同,更是国家对他的信任。
十几亿人口的炎国,工业领域有无数台普通机床等着改造,哪怕只是拿四成利润,也足以支撑启源科技后续的研发投入。
不需要他老是抽出时间投身股市,继续在米股和江股里捞金。
当然即使有了这四成利润,江锦辞也不打算停下继续在米股和江股里薅羊毛。
参加完封顶仪式的当晚,就匆匆赶回了香江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原本堆放的芯片研发设备被暂时挪到了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液压泵、液压缸的图纸和样品。
江锦辞坐在实验台前,手里拿着一枚进口液压阀。
他暂时停下了高端芯片的研发,是因为想再给炎国一个惊喜:实现液压元件国产化。
因为现在中低端芯片暂时已经能满足国内的大部分需求了,而目炎国最大的困境反而是重工业领域。
要知道,现在炎国的重工业领域,从挖掘机、起重机到机床的液压系统,核心元件全靠进口。
国外厂商不仅漫天要价,还经常以 各种理由延迟供货,导致很多工程因为一个小小的液压阀而停工。
启源科技在购置进口机床用来剖析研究时就深有体会,当时为了买一套进口液压系统,不仅花了高价,还等了三个多月。
从那天起,“自主可控” 四个字,就成了江锦辞刻在心里的目标。
他要的不只是芯片自主,而是从上游的材料、设备,到中游的生产、测试,再到下游的应用、配套,每个环节都能自己说了算。
比如液压元件,不仅要做出能替代进口的液压阀、液压泵,还要研发出更耐磨的密封材料,让国产液压系统的寿命比进口的还长;
比如特种气体,要联合国内的化工企业,攻克高纯度提纯技术,再也不用依赖国外的货源;
甚至连芯片封装用的树脂,他都计划在产业园里建一条生产线,用自主研发的配方,把成本压下来、质量提上去。
到时候要什么直接自己生产,也就不会因为购置问题而影响自己的研发过程了。
江锦辞要的不再是芯片领域的一时突破,而是长久的产业安全,让炎国的高科技企业,不用再在国际供应链里看别人脸色。
“老大,您真打算做液压元件啊?” 跟着过来的小李端着一杯咖啡走进实验室,看着满桌的图纸,有些惊讶地问。
江锦辞接过咖啡,喝了一口,指着图纸上的液压泵结构说:“对。芯片是高科技的‘大脑’,液压元件就是重工业的‘心脏’,这两样都不能被别人卡脖子。
你看这进口液压阀,结构其实不算复杂,就是材料和密封技术做得好。
咱们有之前研发芯片材料的经验,再攻克密封技术,用半年时间,肯定能做出国产的替代品,成本至少能降一半。”
小李凑到图纸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眼里渐渐燃起干劲:“那我跟您一起干!之前做芯片程序,现在学液压技术,肯定没问题!”
江锦辞笑着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接下来咱们又要熬一阵子了。等液压元件做出来,咱们炎国的重工业,就能真正实现‘自主可控’了。”
时间就在这忙碌的科研中悄然流逝着,这些日子香江启源科技实验室的灯光从未熄灭过。
江锦辞拿着卡尺,仔细测量着液压元件的尺寸,笔尖在图纸上快速记录着数据。
窗外的香江夜色璀璨,而实验室里所有科研人员都在埋头苦干,努力孕育着另一个属于炎国的技术突破。
实验室里的灯光不知疲倦地亮着,机械臂精准地调试着液压元件的密封精度,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映在江锦辞的脸上。
他手里攥着一枚刚组装好的国产液压阀,指尖反复摩挲着接口处的纹路,脑子里还在推演着下一步的优化方案,完全没察觉到窗外的季节早已更迭。
直到研究室里的壁挂式电话响了几次,江锦辞才放下手中的活计,接起电话,电话那头江武带着兴奋的声音立刻从听筒里传来。
“老大!江家村那几栋楼全都装修好了!你之前订的家具家电,我安排人一一摆进屋里了,连厨房的煤气灶都调试好了,就等族人过来住!”
顿了顿,又补充道:“村里的族亲们两天前就已经收拾好行李出发了,预计三天后就能坐大巴到鹏城,你到时候能过来吗?
大家都盼着见你呢!对了,产业园最近也挺好,第四间厂房快封顶了,第三批芯片已经发往北方的电器厂,客户反馈都说比进口的还好用……”
江锦辞握着电话,怔怔地听着。此刻的他,满脸胡茬肆意生长,原本利落的短发也显得有些凌乱,双眼布满血丝,眼下的青黑像晕开的墨,一看就是长期熬夜的模样。
江武的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他对时间的感知。
江锦辞这些日子只要小李送饭进来他就吃,生理有了需求就去拉撒,实在熬不住了就睡一觉,起来洗漱洗漱然后后继续研究….
他竟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实验室里待了这么久。
“我…… 两天后会到鹏城,肯定去现场。”
江锦辞的声音带着一丝刚从专注中抽离的沙哑,简单跟江武交代两句,就匆匆挂了电话。
抬手摸出电子手表,按下表冠点亮,看到日期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
表盘上的数字清晰得有些刺眼,日期一栏赫然显示着3月5号。
江锦辞盯着那行字,脑子里 “嗡” 的一声,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竟连春节的团圆、元宵的灯火都错过了,连窗外的柳枝该抽芽了都浑然不知。
“糟了……”
抬手搓了搓自己的脸试图醒神,指腹触到满是胡须的皮肤,才惊觉自己早已没了往日的利落。
心里的懊恼像潮水般涌上来,原本说好春节前回江家村,跟族人们聊聊搬迁的细节,甚至还想给父母带些香江的特产,可一扎进液压元件的研发里,这些计划全被抛到了脑后。
快步走出实验区,远远就看到小李正坐在办公桌前,低头整理着一摞厚厚的测试报告。
如今的小李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连芯片测试都有些手忙脚乱的年轻工程师。
而是成了江锦辞的得力助手兼秘书,不仅要跟进研发进度,还要打理实验室的日常事务,做事愈发沉稳。
可此刻,江锦辞语气里还是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斥责,快步走到桌前:“小李,这么多重要的日子,你怎么没提醒我?春节、元宵,连惊蛰都过了,我一点动静都不知道!”
小李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惊得一愣,手里的钢笔 “嗒” 地掉在报告上,墨水晕开一小片黑点。
他慌忙捡起笔,手指紧张地攥着报告边缘,脸上露出几分委屈:“老大,我们…… 我们真的不敢打扰您。
前阵子攻克液压密封技术的时候,您连续三天没合眼,眼睛红得像充血,连饭都是扒两口就往实验台跑。
而且这段时间咱们的研发速度比预计快了三四倍
老张他们都说,您这股子灵感上来了,谁打断您都容易出岔子,到时再想找回状态就难了,所以我没敢打扰您…
而且不光是您,实验室里没人请假回去过年,我们大家合计了一下,打算把国产液压元件做出来,再跟您要假期……”
江锦辞听到这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刚刚的斥责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触动。
他看着小李眼底同样藏着的青黑,那是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才有的痕迹。
再想起这些日子里,团队成员们跟着自己一起啃技术硬骨头,连春节都守实验室里,心里头暖烘烘的。
江锦辞深吸一口气,重重地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语气放缓,满是歉意与欣慰:“是我太投入了,光顾着自己的研发,没顾上大家的感受。
原定的年终奖翻五倍,另外给所有人放一个星期的假,回去好好陪陪家人,跟他们好好解释解释。
最好是带着家人出去旅旅游散散心,所有费用我都给你们报。”
话音刚落,他突然想起什么,又问道:“对了,我家里打了几个电话过来?你又是怎么说的?”
这些日子他一门心思扑在研发上,怕外界干扰,特意把大哥大交给小李保管,只留了实验室的壁挂电话,且只有江武、王康和周明远知道号码。
小李点点头,语气也放松了些:“有…… 江族长、叔叔阿姨、林市长,还有周领导,都打了好几个电话。
但他们一听说您在实验室里忙研发,都特意交代‘别打扰您,等您忙完了让您好好休息,然后再回电话就行’。
尤其是阿姨,还反复叮嘱我,让您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
江锦辞一边听着,一边抬手拍着脸颊,想让自己清醒些,试着把脑子里那些液压阀参数、密封材料配比暂时清空,让思维从科研的世界里抽离出来,回到现实。
可那沉浸了几个月的思维哪是说打断就能打断的?
一闭上眼睛,眼前全是跳动的数据流和液压元件的结构图;睁开眼睛,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机器调试的声响。
江锦辞狠狠搓了搓脸,试图驱散这股疲惫,向小李伸出手。
小李却犹豫了,握着大哥大的手顿了顿,还是大着胆子劝道:“老大,要不您先去睡一觉,醒了再给他们回电?您现在的状态和声音……打过去他们怕是会更加的担心您………”
江锦辞愣了愣,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才发现自己的声音确实沙哑得厉害,带着浓重的疲惫,连说话都有些费力。
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力:“行…… 你们先收拾收拾,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也去休息室躺会儿。”
说完,江锦辞转身往休息室走,想先洗把脸清醒一下,顺便收拾些随身物品,回住处好好补个觉。
可刚走两步,脑子里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瞬间发黑,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他连忙伸手扶住旁边的实验台,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掌心传来,才勉强稳住身形,不至于摔倒。
“老大!!!”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338/4267095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