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41
回到京郊庄子,生活仿佛重回旧日轨道,却又在悄然间添了几分不同的厚重。
翌日清晨,书房门窗紧闭,隔绝了院外的鸟鸣与晨光。
江锦辞端坐案前,指尖轻叩桌面,明轩和江枣枣规规矩矩坐在对面,腰背挺得笔直。
今日的氛围,比往日讲授兵法农事时,多了几分肃穆,弄得江枣枣和明轩都有些好奇和紧张,毕竟爹爹/哥哥上课时简直是大魔王。
“今日要讲的,是帝王心术。”
江锦辞的声音平静无波,落在江枣枣耳中,却不啻于惊雷炸响,让她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而明轩猛地抬头,眼中没有半分意外,反倒盛满了 “果然如此” 的笃定。
他瞥了眼身旁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小手死死攥着衣角的江枣枣,心底不自觉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优越感 。
这丫头,还是太沉不住气了,他早对父亲的身份有所猜测。
自年前起,父亲便似有意若无意地,将那些关乎身世真相的蛛丝马迹,一点一滴铺陈在他面前。
偶尔提及的宫廷规矩,对朝堂格局的精准剖析,甚至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绝非普通文人能有的气度与见识。
更别提那些个兵书、兵法之类的知识。
父亲做这一切,无非是为了让他日后能从容接受身份的转变。
更何况,前段时间那镇国老将军都亲自上门探访了!
那可是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的镇国公,军部大半的将军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寻常文人墨客,哪里能得他这般青睐?
再加上京城代表文臣的京兆尹,也是和父亲相交莫逆。
还有京城里如今人人皆知父亲的惊世才华,诗名传遍朝野,画技更是千金难求。
更有田间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新式农具,省力的曲辕犁、高效的播种耧车、改良的水车,哪一样不是能惠及万民、改变天下的发明?这些,早已足够说明一切!
他明轩敢确定以及肯定!!!
自己的爹爹,根本不是什么寻常解元,而是流落民间的皇子!
并且父亲的赢面很大!非常大!
如今父亲更是亲口传授帝王心术,这不是明摆着的信号吗?
明轩越想心越热,胸膛里仿佛有团火焰在燃烧。
父亲这是在为他铺路,是在教他如何执掌天下、驾驭群臣!
莫非…… 父亲以后要立我为太子不成?
不对不对,我只是爹爹的干儿子,应该只是个辅佐爹爹的王爷才是!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便如野草般疯长,让他忍不住挺直了腰背,眼神也变得愈发坚定。
明轩暗暗攥紧拳头,心里默念:爹爹放心,儿子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将来定能成为合格的助力,帮您夺回属于您的一切!!!
“嗖 —— 啪!”
一记教鞭精准地抽在明轩胳膊上,力道不重却足够提神。
“嘶!” 明轩疼得呲牙咧嘴,瞬间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对上江锦辞冷冽的目光。
“蹲马步!”
江锦辞瞪了他一眼,语气不容置喙。
“是!”
明轩不敢耽搁,立刻起身走到墙角,规规矩矩地扎起马步,腰背挺得笔直,再不敢有半分杂念。
一旁的江枣枣却依旧没回过神来,“帝王心术” 四个字像惊雷般在她脑海里盘旋,震得她头晕目眩。
她不过是个从乡野里来的农家姑娘,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接触这般 “禁忌” 的学问,小脸煞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
江锦辞没再理会两个孩子的异样,提笔在宣纸上挥毫,墨汁流转间,一个黑白分明、阴阳相济的太极图跃然纸上。
“所谓帝王心术,首重平衡。”
他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朝堂之上,文臣与武将,清流与浊流,寒门与世家,乃至皇子宗亲……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互为掣肘。”
他顿了顿,指尖点在太极图的阴阳分界线上:“为君者要做的,从不是铲除任何一方,赶尽杀绝,而是让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牵扯,最终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朝局动荡,天下便要生乱。”
说罢,他历朝历代一点点分析给两人,细数历代帝王的权术谋略:如何提拔寒门士子,制衡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
如何借武将之手压制文臣的气焰,又用文臣的谏言约束武将的兵权;
如何以民心向背时如何安抚百姓、稳定社稷;
又如何掌控舆论,引导民心,让天下人信服其统治。
每一个案例都剖析得入木三分,从成败得失到背后深意,从帝王的隐忍布局到临门一脚的决断,娓娓道来。
明轩蹲着马步,听得心神激荡,只觉得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哥,这些…… 我也学吗?”
江枣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里满是茫然与惶恐。
她一个姑娘家,学这些帝王权术,又有什么用呢?
江锦辞抬眼,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语气骤然严肃起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今日所授,出我口,入你耳,绝不可对外人提起半字,包括陈姨。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危险。
否则,不仅是你们自身难保,更会祸及全家,明白吗?”
明轩闻言,当即放弃马步,双膝跪地,郑重叩首:“儿子明白,绝不敢外泄一字,若有违背,甘受重罚!”
江枣枣见此也连忙跟着承诺,小手紧紧攥着裙摆,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枣枣也明白,一定守口如瓶,绝不告诉任何人!”
接下来的日子,庄子的生活依旧规律,却比以往更加充实。
清晨时分,江锦辞依旧教授两人文武之道,只是文多了权谋算计,武添了实战技巧。
午后,江锦辞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去京城听曲看戏,而是将心思放在了庄里的田地上。
这段时间,他 “发明” 了几样新式农具:省力又高效的曲辕犁,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的播种耧车,还有改良后灌溉范围更广的水车。
这些农具很快就用在了租赁的田地里,佃户们用着新奇的农具,干活效率大大提高,收成也肉眼可见地变好,对江锦辞愈发敬重。
与此同时,江锦辞又特地从马市买了一匹健壮的母马,悄悄用上两管药剂。
不过数日,原本只是中上品相的母马,便脱胎换骨,身形愈发矫健,毛色油亮如缎,眼神灵动通人性,妥妥一匹宝马良驹。
看着成形的宝马,江锦辞便吩咐下人:“去请镇国公岳老将军过来,就说良驹….”
待下人离去后,江锦辞转向江枣枣和明轩道:“你们两个也准备好,记住了,比斗时只能用七分力,刀术和枪法要留有破绽!”
枣枣和明轩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记住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338/4267081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