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太好了!”
沈万三喜形于色,立刻道,“下官愿肩负起造福百姓的大业,不知海上通商……”
“这个不急。”许青笑道,“攘外必先安内,先把大明国内的经济搞起来,才是正经。”
“是是是。”沈万三小鸡啄米似的狂点头,“王爷高瞻远瞩,下官钦佩之至。”
许青没功夫听他拍马屁,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沈万三听完,激动的满脸通红,直呼遇到了知己。
“王爷说的是,其实商人说白了,就是买东西,把东边买的卖到西边去,辨贵贱、调余缺、度远近……使百姓享受到便利。”
巴拉巴拉……
沈万三确实是商业奇才,对商的理解极为透彻,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叹息道,“常言道: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一直低下,人人瞧不上,却不知国家的兴旺,与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许青笑了笑,“通商的作用朝廷又怎会不知?”
顿了顿,他严肃道,“具体怎么做,朝廷不会干涉,甚至半年内朝廷对漕运、车马行、镖局可以免税,
但朝廷会对你们通商成果进行调研,若是半年内百姓生活质量提高,那么本王可以保证,日后海上通商,必有你沈万三一席之地。”
沈万三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以他的头脑,又怎么看不出海上通商的巨大利益?
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就是倒贴钱,也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许青笑了笑,接着道,“朝廷要的是,全国经济开花,你一人之力尚显浅薄,最好拉上其他富商一起。”
他严厉道:“不要想着一家独大!”
沈万三心中一凛,忙恭声应是。
……
出了沈府,许青便马不停蹄地去了皇宫。
将一切事宜告知朱元璋后,才道:“皇上,这些商人对经济的嗅觉十分灵敏,咱们只要在大方向密切关注,至于细枝末节上,不必过多约束。”
朱元璋迟疑道:“现在百姓们买的起吗?”
“皇上,刚开始肯定先做有钱人的生意,等到经济慢慢复苏后,百姓口袋里自然有了钱。”
他举例道:“比如把浙江的葛布销往山西后,回来时,商队可以购买煤炭带回,卖给酒楼、饭庄,有人买葛布,那么纺织工人便会增加,有人购买煤炭,采矿工人也会多起来……”
许青笑着道:“这些商人精着呢,赔本的买卖他们不会做,短时间内,或许看不到明显变化,但时间一长,百姓们都有了活计,口袋自然会鼓起来。”
朱元璋露出了然之色,想了想道:“嗯,是这么个理儿,稍后咱就派锦衣卫去密切关注,以防他们胡作非为。”
随即,他笑道:“这几天你辛苦了,走,咱哥俩喝一杯。”
“成。”许青笑嘻嘻道,“这段时间确实辛苦,老大能不能给我放两天假?”
“整天就想着偷懒。”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想了想,最近确实也没什么事儿,便道:“就两天。”
“谢皇上隆恩!”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少整这些没用的。”
中殿御膳房。
朱元璋没有铺张的习惯,二人四道小菜,两壶酒,边吃边聊。
“四弟,安徽、河南、山东的小麦即将成熟,再有三个月就是全国秋收了,咱想一鼓作气将元廷主力彻底击垮。”
朱元璋喝了杯酒,从袖筒里拿出一张地图,“这是咱让锦衣卫深入漠北,画的地形图,你看一下。”
许青接过地图仔细观察了一番,点头道:“嗯,是该做个了结,大哥准备派多少兵马?”
“长途奔袭,运粮队和作战队几乎是1:1,国库现在也不富裕,咱准备只派十万大军作战。”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238/427209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