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顿了顿,“然,琉球毕竟在大明之外,现如今还未融为一体,且中间隔着一片海,朝中对本王不满的也有很多,必定有很多人在关注你,挑你的毛病,
那些言官捕风捉影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到时候弹劾你个独断专行,亦或尾大不掉,甚至说你起了异心,你该当如何?
皇上若对你起了猜忌,那你可就……”
“噗通~!”
胡惟庸刚站起的身子又软了下去,想到其中凶险,脸都白了,“求王爷教我。”
“胡大人快快请起,皇上英明神武,自当不会只听信一面之词,只要你事事向着皇上,皇上又岂会猜忌于你?”
事事向着皇上……胡惟庸咀嚼着这句话,总算是听明白了许青的意思,心中不由一凛。
“王爷,惟庸知错了,以后绝不会再犯。”
许青起身道,“官场如战场,一步踏错便会万劫不复,你这个位置不知多少人盯着呢。”
“是是,下官知晓了。”
想想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胡惟庸彻底醒悟,同时也明白许青这是在敲打他。
胡惟庸认真道,“王爷金玉良言,下官铭记在心,绝不会拖累您。”
“你明白就好。”
许青起身道,“知道你公务繁忙,我就不留你了,迁徙倭人百姓的事,你也多上上心,力所能及之下,提供一些帮助,但不要越界。”
“是。下官遵命。”
许青目光灼灼,“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行好事即可。”
胡惟庸细细品味着这句话,前半句好似在苛责,后半句又像是在鼓励,结合来听,更像是一句忠告。
……
舰船再次出发,胡惟庸望着远去的舰船,脑海里再次响起许青的忠告。
良久,他叹了口气,朝着舰船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夏日炎炎,许青一个人待在宽敞的船舱里都嫌热,更别提那些倭人俘虏了,人挨人,人挤人,都要热昏了。
但没人敢发牢骚,一个个乖的跟兔子似的。
这一路行来,光是抛进大海的就有三千之巨,他们哪里还敢有脾气,放屁都不敢大声。
终于,在海上艰难度过十来天,舰船抵达应天港口。
许青让人看着这些战俘,先行下船进宫面圣。
朱标正在御书房跟着父皇批阅奏折,听闻许青回来,立即起身道,“父皇你先批着,我的那份儿等我回来再看。”
说罢也不等朱元璋答应与否,屁颠屁颠儿地跑了出去。
“这兔崽子……”
朱元璋骂了一句,也放下奏折,出了御书房。
“臣,许青参见皇上、太子殿下。”
“免礼免礼。”朱标上前拉住许青胳膊,“走,干爹,进屋说。”
许青止住下拜动作,与朱元璋父子进去中殿大堂。
“那些战俘呢?”朱元璋问。
“都在船上。”
“嗯。”朱元璋沉吟道,“你打算怎么处理?”
许青想了想,反问道,“老大你的意思呢?”
“让你说你就说。”朱元璋翻了翻眼睛,不悦道:“这些人你比咱了解,对咱还有什么顾忌?”
“好吧!”
许青认真道,“倭军难以驯服,让他们和迁徙的倭人百姓一起去北方怕是不妥,山高路远,他们人又多,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呢,
我觉得把他们打散,送去挖矿好了。”
朱元璋点点头,“这次战损如何?”
“伤一万四千人,阵亡近七千,歼灭倭军近五万,俘虏小四万,”
“嗯,很不错。”朱元璋道,“你这么急着回来,是不打算管后续迁徙的事了?”
“呃……”许青干笑,“老大你要是不放心,我再回去就是了。”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哼道,“行啦,回来就回来吧,那里有李善长和耿炳文,也出不了什么岔子,你休息几天,帮着张昶运作银行,苏杭两地已经各开了两家,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238/4272014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