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全家敲骨吸髓不后悔?重生主母刀刀刀满门! > 第四十一章 严惩不贷

第四十一章 严惩不贷


虞婉宁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她转头,看向摇篮里睡得正香的儿子。

是时候该回去了。

“我们明天回京。”

“不行。”顾九卿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你的月子还没坐满。”

“我已经休息好了。”

“我说不行就不行。”顾九卿的态度强硬得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必须满一个月,一天都不能少。”

虞婉宁看着他那副固执的样子,最终只能妥协。

满月后,清心观外,马车早已备好。

下山的路,顾九卿没再回将军府,而是直接将马车赶到了国公府。

虞国公和老夫人看到自家女儿不仅安然无恙,还带回来一个粉雕玉琢的外孙,喜得合不拢嘴,在国公府用过午膳,虞婉宁这才带着顾九卿和孩子,回了那个所谓的家。

马车在将军府门口停下。

陆文倩和陆景明等人早已得了消息,正等在门口,脸上挂着虚伪的笑。

“哎呀,嫂嫂可算回来了!这一走就是这么久,可把我们给想坏了!”陆文倩第一个迎上来,目光却在触及虞婉宁怀里那个襁褓时,僵住了。

“这……这是……”

不止是她,陆景明,还有跟在后头的陆莹,所有人的视线都死死地钉在那个孩子身上。

虞婉宁抱着孩子,站定在他们面前,脸上带着一抹淡得看不出情绪的笑。

“路上捡的,是个孤儿。”她垂头,理了理儿子的襁褓,说得云淡风清,“我看他可怜,便收养了,以后他就是我儿子。”

她抬起头,环视了一圈陆家众人各异的神色,又补了一句。

“我只盼着,他将来长大了,能做个有良心的。”

晚膳时分,一张桌上人心各异。

陆文倩和不知何时也从大牢里出来的陆文秀一左一右地坐在虞婉宁身边,争先恐后地给她布菜,那殷勤的模样,仿佛她是回宫的太后。

“嫂嫂,您尝尝这个,这可是我特意让厨房给您炖的,最是滋补。”

“就是就是,你在观中静养,怕是清减了不少,要多用些才是。”

虞婉宁没动筷子,她看向陆文秀,后者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脸上带着浅笑,看不出半点在牢里待过的颓丧。

“文秀,你在牢里……没受什么苦吧?”虞婉宁关切地问,“你也别怪我,当时那情况,我也是没办法。”

“嫂嫂说的哪里话。”陆文秀连忙放下筷子,给她行了个礼,“我怎么会怪嫂嫂呢?若不是嫂嫂周旋,我怕是也出不来。我感谢嫂嫂还来不及。”

一顿饭吃得各怀心思。

散席后,陆文倩和陆文秀一左一右,非要送虞婉宁回院子。

虞婉宁没拒绝,抱着怀里已经睡熟的顾铮安,任由她们在旁边献着殷勤。

顾九卿跟在几步之后,他没看旁人,只看着虞婉宁和她怀里的孩子,确保她每一步都走得安稳。

到了院门口,陆文倩才依依不舍地停下脚步,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早就备好的赤金长命锁,不由分说地就往襁褓里塞。

“嫂嫂,你瞧,这是我特意去庙里给咱们小少爷求来的,可灵了!保佑他长命百岁,富贵平安!”

虞婉宁抱着孩子,往后退了半步,避开了她的手。

“二姑奶奶有心了,”她淡淡开口,“只是孩子还小,受不得这些。”

陆文倩的手僵在半空,脸上有些挂不住,连忙又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食盒,“那……那这个,是我让小厨房给您炖的血燕,最是补身子的,您趁热用。”

虞婉宁这才让翠桃接了过去。

“我刚回来,身子还乏着,也没精力去管府里的事,”她看着陆文倩那双写满算计的眼睛,又补了一句,“这段日子,还是得继续劳烦二姑奶奶了。”

这话一出,陆文倩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

“不劳烦不劳烦!这都是我该做的!嫂嫂您就安心歇着,家里有我呢!”

她连声应着,抱着那串从不离身的库房钥匙,心满意足地走了。

陆文秀对着虞婉宁行了个礼,也跟着离开,只是在转身的刹那,她回头看了一眼顾九卿,那一眼里,情绪复杂。

夜深人静,翠桃将一个浑身黑衣的影子领进了书房。

那人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用蜜蜡封口的信,“夫人,这是安德镇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虞婉宁拆开信,借着烛光一目十行地看下去。

信上说,陆景轩到任之后,起初还想装模作样地查账理政,被当地官僚排挤打压了几次后,便彻底露出了本性。

他仗着自己是三皇子的人,很快就搭上了盐铁私贩那条线,不过短短数月,靠着倒卖官盐铁引,已是赚得盆满钵满,在当地置办了三处宅院,养了七八个美妾,行事张狂,俨然成了安德镇的土皇帝。

虞婉宁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看着它一点点化为灰烬。

时机到了。

她取过一张新的宣纸,亲自研墨,提笔写下了一封不长的举报信。

信中并未提及陆景轩的名字,只详述了安德镇盐铁走私的规模,几处藏匿私盐的秘密仓库,以及负责销赃的几个大商号。

写完,她将信装进一个最普通的信封里,交给那个黑衣人。

“想办法,天亮之前,让这封信出现在摄政王世子的书桌上。记住,不能让任何人查到来源。”

“是。”黑衣人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中。

顾九卿是两天后被皇帝和摄政王同时召进宫的。

御书房里,气氛凝重,皇帝将一份奏折扔在顾九卿脚边,气得胸口起伏。

“你自己看!从南到北,盐价飞涨,铁器管制失控,国库的税收却一年比一年少!朕的江山,就快要被这些蛀虫给啃空了!”

摄政王顾渊坐在一旁,手里擦拭着一柄古剑,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从殿外进来,手里捧着一封信,“启禀陛下,王爷,世子爷。宫外有人投递,指名要交到世子手上。”

顾九卿拆开信,只扫了一眼,便递给了皇帝,皇帝看完,气得发笑,他将那信纸狠狠拍在御案上。

“好!好啊!真是蛇鼠一窝!内外勾结!”他走下御阶,在殿中来回踱步,最后停在顾九卿面前,“九卿!朕把彻查此案的权力,全部交给你!朕要你把这帮子国之硕鼠,给朕一网打尽!不管查到谁,涉及到谁,一律严惩不贷!”

顾九卿拱手:“臣,遵旨。”


  (https://www.bshulou8.cc/xs/5142158/1111109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