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拒做通房,疯批九爷欺她上瘾 > 第330章你值得被人喜欢

第330章你值得被人喜欢


一封信,柳枝折腾了许久才终于写好,派人寄了出去。

  此时已经是晌午,小蝶已经做好了午膳。

  用的都是些鹿鸣居里的珍贵食材,是出发前世子特意吩咐小蝶带上的,为得就是给谢瑾怀和柳枝补身子。

  柳枝看着面前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仿佛又回到了侯府里衣食无忧的生活,她很是感慨,这开小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谢瑾怀也是用完饭才离开的。

  他虽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吃不得苦,可这山庄里的伙食只能饱腹,根本没有什么口感,坚持了一个月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刚用过饭,柳枝感觉自己有些撑,想站起身来消消食。

  她和小蝶在院子附近走了一圈,刚巧碰到了佩儿过来传话。

  佩儿说,金贵妃下午便要启程回宫了。

  柳枝有些诧异金贵妃怎么走的如此突然?

  询问之下才知道,金贵妃这一次烧伤严重,手臂上的肌肤有溃烂的征兆,夜里时常痛到难以入眠,再加之这里的环境比不得宫里,金贵妃的精神压力很大,实在是坚持不住了,这才打算回宫就医。

  金贵妃最在乎的就是她的容貌,比起派太医来这里,不如直接让宫中整个太医院一同诊治来的放心。

  下午,贵妃的仪仗已经全部准备就位,只等贵妃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

  金贵妃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往碧泉山庄的门口望了许久,也没瞧见谢瑾怀的身影。

  佩儿不解,“娘娘,您在等谁呢?”

  金贵妃面无表情的把车帘放下,只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她竟然忘了自己说出的话,日后再见便是敌人,她竟然还期待着谢瑾怀能出来送一送她?

  金贵妃一走,原本驻守在此处的金吾卫也跟着一块走了,整个碧泉山庄都感觉空旷了一些。

  柳枝让人把贵妃住的那间院子给收拾出来,用重新换了干净的褥子,打算让谢瑾怀搬过去住。

  小蝶有些不解的问,“你跟九爷住一起不挺好的吗?朝夕相处,感情才能更深厚啊?”

  在小蝶的心中,柳枝是妾室的身份却能跟九爷夜夜同床共枕,那是一种得宠的象征。

  要知道,大户人家的主母,刚成婚的时候也不可能日日都把夫君留在自己的房中。

  可柳枝却不那么想。

  上一世谢瑾怀很少会主动去她房中,多数都是让小厮通传她去往谢瑾怀的房中。

  晚上需要她的时候勾勾手就来,第二早上天还没亮她就得起身离开。

  像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意儿。

  而这种情况,多数会出现在通房丫鬟身上。

  毕竟通房丫鬟,只是个丫鬟,寻常是不会拥有自己独立的院子,而是住在主人的耳房之中。

  如今她是贵妾,身份不一样了,自然是不会再走往日的老路。

  这个消息传给谢瑾怀以后,他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有时候他夜里回来的晚,早上又走的早,就很容易影响到柳枝的睡眠。

  他单独住一间也方便,最起码忙的时候不会打扰到柳枝。

  而且等空闲了,他晚上再去找柳枝不就好了,若柳枝不给他开门,那他就翻窗,反正总有办法能进柳枝的房门。

  ……

  唐家那边回消息的速度很快。

  柳枝与谢瑾怀收到回信的第二日,唐四爷便带着一大批工匠浩浩荡荡的赶了过来。

  唐家那边报的人数,比柳枝原定借用的人数还足足多了一倍。

  柳枝有些惊讶的看向唐四爷,“这人数怎么多了这么多?”

  一开始她就只打算借个两三百人,谁曾想唐家一口气竟然带了五六百人。

  唐四爷哈哈一笑,也不知是不是为了衬托他读书人的气质,大冬天的还摇着一把扇子笑呵呵的说道:“是我娘看你写信求援,猜你定是遇到了十万紧急的事儿,便立马与我爹商议,把我家的工匠先借给你们用。”

  “至于多出来的那些人,是我们管别家借的。”

  “我唐家虽不在京城多年,可声望还在,别家也就痛快的把工匠借给了我们。”

  柳枝跟唐四爷道谢,随后把他迎进山庄参观。

  这唐家四爷倒是个有某风趣的人,明明人看着还挺年轻的,可却留着一撮小胡子。

  他走到一处秀丽景观后,就忍不住赋诗一首。

  吟诗作对便罢了,这厮还喜欢让柳枝附和他,点评他。

  柳枝是跟着世子读过一些书,可哪里又懂得这些闲情雅致的事情,但为了不扫唐四爷的兴致,柳还是硬着头皮的一顿乱夸。

  这唐四爷见柳枝如此卖力的夸他,激动地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柳妹妹,你是咱们家第一个夸我诗作的好的人。”

  “你真心的吗?”

  唐四爷用了一个柳妹妹,再加上咱们家,表明了他对柳枝唐家义女身份的认可。

  柳枝虽有些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她虽不懂吟诗作赋,但最起码唐四爷的诗,听着还挺押韵的,就是那意境听着比较奇怪。

  柳枝回道:“我觉得这些诗不错,你一念出来,我脑子里就有画面感了。”

  唐四爷见柳枝那小心翼翼回答的样子,把那扇子猛地摇了摇,然后笑道:“我懂你说的意思,你是想说我的诗作的有些俗气,像是个打油诗,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能通俗易懂的那种。”

  这个世道,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之间,是有学识上的壁垒,文人们喜欢文绉绉又极其高深的东西,而大众能懂的,都会被说成俗气。

  柳枝觉得唐四爷这人还有点意思,他这个人心态似乎很好,便也没有之前那般的拘谨,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不论是高深难懂的诗词,还是通俗易懂的打油诗,雅俗共赏才是正道。”

  “诗歌本是有感而发,直观表达作诗之人当时的最真实的感受,过于追求意境,吹毛求疵反而太过刻意,失去诗歌原本的随性,像是被框子拘束着,古板无趣。”

  唐四爷闻言很是震惊,他没想到柳枝会有如此高深的见解。

  他朝着柳枝拱手一拜,“柳妹妹,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母亲收你做义女只是为了报救命之恩。”

  “如今看来,是我狭隘了。”

  “我想,我母亲是真的喜欢你,并不是完全出于报恩,而你今日也让我明白,你是值得被人喜欢和欣赏的。”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906/430057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