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亮剑双穿:杀敌换物资,步枪变坦克! > 第211章 核心技术,就该藏得严严实实!

第211章 核心技术,就该藏得严严实实!


李川以为自己又穿越了。

在这个连最基础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都视若珍宝的年代,这玩意儿是怎么从娘胎里蹦出来的?

“这是……”

一旁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乱糟糟像个鸟窝的裘益忠,有些不好意思地扶了扶镜框。

“李先生,这都是托了您的福啊!”

“您给的那批技术资料,简直就是天书!我们研究中心那帮老家伙们,抱着那几箱图纸哭了整整三天!”

“要不是有那些东西指路,我们就是再摸索二十年,也造不出这样的武装机!”

李川想起来了。

当初给总部的资料包里,的确塞进了一整套现代武装直升机的设计图和技术原理。

但他以为那最多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模糊的方向。

没想到,这帮能人,竟然真的把它给复刻出来了!

“裘总工,你们解决了旋翼和动力传动系统的难题?”

“难!太难了!”裘益忠一提起技术难题,顿时口若悬河。

“不过,您提供的材料学数据帮了大忙!我们用最新的合金配方,总算勉强达到了设计强度!”

“就是机载雷达,这玩意儿我们实在搞不定。”

他叹了口气。

“目前我们做出来的雷达,体积太大,跟个小房子似的,只能在地面建雷达站,根本塞不进飞机里。”

“这架武装机,现在还是个瞎子。”

李川却完全没有失望。

瞎子又如何?

这些老一辈的科研人员,在这样一穷二白。

连车床都要靠手摇的艰苦条件下,硬生生从一堆天方夜谭般的图纸里,还原出了跨越时代的造物!

“太厉害了!”李川由衷地赞叹,快步上前,用手触摸着直升机冰冷的蒙皮。

他绕着这架充满暴力美学的杀戮机器转了一圈又一圈。

“嗯?”他忽然停下脚步,指着短翼下空空如也的挂架,有些疑惑。

“它的火箭弹发射巢和加特林机炮怎么没装上?”

裘益忠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这个,先生,多管旋转的加特林炮,技术上还是有些不成熟,电机和供弹系统偶尔会出故障。”

他指了指机头下方的一个炮塔。

“所以我们暂时给它装了一门单管的20毫米机炮,先凑合着用。”

李川闻言,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冲着裘益忠竖起了大拇指。

“裘总工,你真是个天才!”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这玩意儿哪里是凑合!20毫米的航炮,射速要是能上去,五百米内,小鬼子的坦克在它面前就跟纸糊的一样!这规模,足够用了!”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特制飞行服,的身影从机库另一侧走了过来。

那是一名女性,年纪不过二十出头。

“试飞员,孙桂琴同志,向首长报道!”

李川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蓝星历史上那些璀璨的名字。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同样有一群女性,驾驶着简陋的战机冲上云霄。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的飞行员,每一次升空都是一次赌命。

他们要独自面对所有未知的机械故障和突发状况,用血肉之躯,为后人趟平通往天空的道路。

李川的目光中充满了敬意。

“裘总工,”他收回目光,压低声音。

“另一个大队负责的喷气式飞机,研究得怎么样了?”

裘益忠一怔,随即憨厚地挠了挠后脑勺。

“那个,李先生,喷气机项目是最高机密,由钱老总亲自带队,具体的进度我也不知道啊。”

李川了然地点点头,心中暗赞一声。

这就对了!

核心技术,就该藏得严严实实!

一个大胆的念头划过脑海。

“老赵,”他转过头,眼神灼灼地盯着身旁的指挥员。

“陆军航空兵我们有了,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海航兵的训练了?”

“我们可以挑选一批最优秀的飞行员,提前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

“先用陆地模拟航母甲板,熟悉短距起飞和阻拦索降落的技巧!”

“等我们的舰队一到,他们就是第一批最精锐的海军航空兵!”

老赵猛地抬起头。

从怀里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头。

试飞场上,孙桂琴已经再次登上了那架眼镜蛇的驾驶舱,准备进行下一轮的测试。

李川收回目光,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任务已经完成。

他拍了拍老赵的肩膀,后者这才从狂热的构想中惊醒。

“我该走了。”

老赵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客套。

只是用力地握了握李川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坐上那辆颠簸的军用吉普,李川摇下车窗,最后看了一眼。

就在车子即将启动的刹那,他忽然探出头。

“裘总工!”

裘益忠正指挥着地勤人员做检查,闻声抬头,有些茫然地望过来。

“有句话我得提醒你,”李川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做研究,不能太将就。尤其是这种要载着咱们自己同志飞上天的铁疙瘩,更不能凑合着干!”

裘益忠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李川的眼神锐利。

“你们用的合金材料,强度只是勉强达标吧?为了赶进度,很多耐久性测试和极限环境测试,恐怕都简化了,对不对?”

他怎么会知道?

这些天来,研究中心上下确实弥漫着一股急功近利的气氛。

上级的期待,前线的捷报,还有李川这位财神爷带来的巨大压力,让他们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尽快拿出足以震惊世界的成绩。

为了赶工,为了早日让这架大杀器投入战场立功,他们在材料选择上确实做了一些妥协。

他们赌的是运气,赌的是在材料彻底疲劳失效前,战争就已经结束。

裘益忠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

他想到了孙桂琴那张年轻而坚毅的脸。

“李先生,我们让您失望了。”

看着他那副愧模样,李川心里的那块石头反而落了地。

知耻而后勇,怕的不是犯错,是压根不觉得自己有错。

“哎,老裘,你这是说的哪里话!”

李川的声音温暖而有力。

“我敬佩你们还来不及!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你们这样的条件下,能把一堆我给的废纸,硬生生变成实物,你们是天才。”

“我就是当过几年兵,知道人命比铁疙瘩金贵。顺口提醒一句,你别往心里去。”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724/430953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