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亮剑:土匪开局,截胡李云龙 > 第125章 又是一年新年到

第125章 又是一年新年到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是一年新年到

众人见状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

将目光投向了前方的战场。

想要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他们看清楚局势后,毫不犹豫地立即呼叫炮兵。

对战场上的敌人进行无差别炮击。

很快炮兵部队就接到了命令。

他们迅速调整炮口装填炮弹,然后猛烈地开火。

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战场上。

无论是蝗邪军还是鬼子。

都在这无情的炮火中被炸得粉身碎骨。

经过一轮猛烈的炮击之后。

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一片狼藉。

然而战斗并没有就此结束。

双方紧接着又展开了一整天的鏖战。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

鬼子的第29旅团最终被彻底歼灭。

不仅如此还有另外三个联队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这相当于直接砍掉了鬼子一万七八千人的兵力。

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损失。

而与此同时,一万蝗邪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七千多人在战斗中丧生。

随着双方的战斗落下帷幕。

八路军那边的伤亡人数达到了五千多人。

晋绥军伤亡七千多人,西北军和东北军则分别伤亡六千多人。

相比之下雷霆军的伤亡人数较少,仅有一千多人。

这样的战绩,在华夏战场上无疑是一场重大的胜利。

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对于所有参战的部队来说。

都是一次值得骄傲的经历。

这件事情一经宣传,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

人们纷纷惊叹于这场战斗所取得的辉煌战绩。

毕竟在与日寇的战斗中,能够打出1:5的战损比已经堪称卓越。

而如今竟然能够达到1:1的惊人比例。

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胜利!

然而这背后的艰辛却鲜为人知。

由于我方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敌方。

要想取得如此成绩谈何容易?

在众多部队中,唯有雷霆军的武器装备能够对鬼子形成碾压之势。

而在这场围歼战中,雷霆军仅仅出动了四千人参与围攻。

其余的部队则负责牵制鬼子的主力。

以确保雷霆军的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不得不说尽管我们对鬼子充满了愤恨。

但却不能忽视他们在陆军方面的强大实力。

事实上在双方武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

欧洲九成的国家都难以战胜鬼子的陆军。

而此次围歼战的战场环境更是异常恶劣。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鬼子显然没有预料到我方的行动会如此迅速。

以至于他们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救援,就被我们一举击溃。

这场大获全胜的战役。

不仅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成功地与十几万鬼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抗。

不仅顶住了他们的猛烈攻势。

还给予了小鬼子沉重的打击。

然而尽管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各方势力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

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对于鬼子来说。

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威胁。

他们的攻势也因此逐渐减弱。

继续战斗下去,鬼子注定只有失败这一条路可走。

于是岗村老鬼子不得不下达命令。

让他的部队全线后撤。

随着鬼子的撤离,各方势力都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这次激烈的战斗给各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八路军伤亡人数多达一万多人。

晋绥军更是惨重,有四万多人伤亡。

东北军与西北军也各自有一万多人伤亡。

而雷霆军则相对较轻,仅有两千余人伤亡。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场战斗中击毙的鬼子数量相当可观。

达到了四万多人,蝗邪军也有两万多人被消灭。

从总体来看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一场大获全胜的战斗。

然而如此众多的伤亡数字意味着各方都急需补充兵力。

以继续应对未来可能的战斗。

特别是雷霆军,其伤亡人数占到了全军的五分之一。

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情况。

士兵们不仅需要时间来恢复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更需要时间来平复失去战友的悲痛。

而且即将到来的新年对于这一千多个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

无疑是一个充满哀伤的年份。

最后那些牺牲的战士们的尸体被小心翼翼地运回了平安县装入棺椁中。

准备送回他们的家乡,让他们得以安息。

“也不知道这该死的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歇啊!”

林平安站在玻璃窗前眉头紧锁,满脸愁容。

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着。

他的目光穿过窗户,落在远处的雪地上。

那里一辆辆卡车正缓缓驶出军营。

车上装载着棺椁,每一辆车都显得格外沉重。

两千多人的伤亡,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

光是送回去的尸体就高达上千人。

而伤亡还包括了受伤的士兵。

其中阵亡的人数大约在一千多人左右。

钱,对于这场战争来说。

或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然而生命的逝去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破碎,一段人生的终结。

外面的雪还在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如同哀伤的泪水,洒落在大地上。

士兵们身披白色的伪装服,默默地站在卡车旁边。

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战斗豪情。

只有无尽的悲痛和无奈。

这次他们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送行。

枪身不断地朝天鸣响,那一声声清脆的枪声。

仿佛是对逝去战友的最后道别。

一百辆卡车整齐地排列在军营中。

每一辆车上都放着两具棺椁。

这些棺椁将被直接送回村里,进行法事超度,然后安葬。

由于战争的爆发,棺材铺、道士以及秃子的业务量都异常火爆。

尤其是道士,他们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其他两者。

毕竟在这个乱世中,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超度。

相比之下秃子的数量则要少得多。

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很少会下山来。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反正他们储存的米面足够吃上好几年的了。

在送别了士兵们的遗体和抚恤金之后。

剩下的士兵们开始着手准备轮流放假的事宜。

整个部队被划分为三个序列,共计一万两千人。

首先有四千人将被允许放假回家团圆过年。

他们可以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接着另外四千人将在初二到初五期间放假。

以便他们有机会走亲访友,与亲朋好友相聚。

最后剩下的四千人则会在初六开始放假。

一直持续到初十结束。

能够获得假期回家过年。

对于这些士兵们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毕竟在其他部队中,可能并没有这样的待遇。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平安。

他给予了士兵们这个难得的机会。

此外林平安所管辖的村镇目前都已经通电了。

这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只需要通过大喇叭喊话。

就能迅速将消息传递给每一个人。

每个村庄都设有一个大喇叭。

它们被高高地悬挂在树干上。

确保声音能够覆盖到整个村庄。

当有重要事情发生时,比如鬼子的飞机来袭。

大喇叭就会立即响起。

通知所有人立即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起来。

为了确保公平,每个团都会制作一二三的号码牌以连为单位进行抽取。

这样一来每个士兵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较早或较晚的假期。

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和不满。

抽中一号的人可以最早回家过年,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

而抽中二号的人则要稍晚一些,初二才能开始在家中度过新年。

至于抽中三号的人,就只能等到初六才能回家过年了。

不过对于那些无法回家过年的人来说。

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基本上都会提前将家人接过来一起过年。

比如跟随李大本事和孙成海等人的士兵们。

其中就有不少人寄钱回家后,让一家人都搬到了平安县。

这样一来即使不能回家,他们也能和家人在一起,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李大本事、算盘、热闹、地瓜和石头这几个人也选择了一起过年。

毕竟他们都是好兄弟,在一起过年会更有气氛。

而本地人则大多都有家人陪伴。

只有少数几个孤儿,不过他们也有亲戚。

现在这些孤儿有出息了。

亲戚们自然都想巴结他们一起过年。

时间来到腊月二十八,陈旺背着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他回到陈家村时,发现家里已经热闹非凡。

这次战斗结束后,陈旺因表现出色被荣升为一等兵。

现在他的肩膀上已经有了三道拐,这可是一等兵的标志呢!

要知道列兵只有一道拐,二等兵是两道拐,而一等兵则是三道拐。

“阿旺回来了!”村口遇到陈旺的人们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大家都为他的归来感到高兴。

“七叔好!”

陈旺面带微笑,热情地向村里的人们问好。

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回荡在宁静的村庄里。

“阿旺,我家阿伟怎么没有回来啊?”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关切的询问声。

陈旺转头看去原来是村里的一位长辈,他的脸上透露出一丝担忧。

陈旺连忙解释道:“阿伟是第二批次放假的,我们都是轮流放假的。他要初二才能回来呢!”

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让人不禁对他的话产生信任。

“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位长辈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脸上的担忧也稍稍减轻了一些。

陈旺继续与村民们寒暄着,分享着彼此的近况。

不一会儿他便走到了自家门口。

远远地他就看到三弟和三妹正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欢笑声此起彼伏。

“大哥!”三弟和三妹一眼就认出了陈旺,兴奋地大喊起来。

他们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陈旺快步走到他们面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轻轻地摸了摸三弟和三妹的头。

感受着他们的温暖和活力。

这时家里的其他人听到了动静,纷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陈树根满脸激动地迎上前去。

上下打量着陈旺,眼中闪烁着泪光。

“阿旺,你可算回来了!”

陈树根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紧紧地握住陈旺的手,生怕一松手他就会消失不见。

一旁的王月芝更是眼圈一红,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她快步走到陈旺身边,一把将他抱住泣不成声。

毕竟这次打仗死了好多人。

她一直提心吊胆,害怕自己的儿子也会遭遇不幸。

一家人簇拥着陈旺,将他的背包拿进屋里。

陈旺走进家门环顾四周,发现家里在过年前已经修缮过了。

墙体被石灰浆粉刷得洁白如雪,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不仅如此陈树根还特意买了两包水泥回来。

准备给院子里的地面也铺上一层。

看着这温馨的场景,陈旺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家人对他的关爱和牵挂。

原本那坑坑洼洼、布满尘土的地面。

如今已经被平整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变得光滑而坚硬。

这一改变瞬间让整个院子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仿佛从一个破旧的小-屋变成了一座精致的小别墅。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一家人的辛勤努力和拼搏。

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挣得了足够的财富。

才能够让生活变得如此美好。

孩子们也因此受益,每个人都穿上了崭新的棉衣。

这些棉衣都是用买来的棉花亲手制作而成的。

要知道在平安县城里,一件新的棉衣即使是最便宜的售价也需要  20  块大洋。

毕竟一斤棉花的价格就高达  2  块大洋。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动手缝制棉衣,以节省开支。

买一匹布只需要  1  块大洋,却可以缝制出多件衣服来。

而且4  斤棉花就足够缝制一件棉衣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所需的棉花量更少。

所以一件棉衣的成本甚至可以压缩到  10  块大洋以下。

陈旺把自己挣的钱都寄回了家里。

再加上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厂里上班。

厂里还会发放厂服。

冬季的厂服就是厚厚的棉衣还有棉鞋,一应俱全。

因此一家人只需要给几个孩子做几件棉衣就足够了。

然而就在陈旺家的生活逐渐好转之后。

陈树根的几个兄弟却开始打起了坏主意。

如今的城市里,招工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现在想要成为一名工人。

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还必须有可靠的推荐人。

陈旺家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家庭。

他们其中一个招工名额是由战友马飞羊推荐的。

马飞羊之所以会推荐陈旺,是因为陈旺是个孤儿生活十分艰苦。

而陈旺的家庭情况,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陈旺的母亲和妹妹都是通过他人的推荐才得以去上班的。

至于陈树根他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先是在建筑队里当临时工。

凭借出色的表现,最终成功转为正式工。

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想要成为工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现在陈旺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

那些曾经对他们避而远之的亲戚们,却开始纷纷登门拜访。

以前陈旺家穷得连裤子都凑不齐。

亲戚们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可如今看到陈旺家逐渐富裕起来。

陈旺也有了出息,这些亲戚们便像变了个人似的络绎不绝地前来串门。

有的是来给陈旺说亲的,有的则是为陈旺的大妹介绍对象。

更有甚者竟然连陈旺的二妹和二弟都有人提前预订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

陈树根毫不客气地将这些人都打发走了。

毕竟他们家的条件已经今非昔比。

明年就打算搬到平安县去居住了。

以后一定要在县城买房子定居下来。

毕竟县城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都比乡下要好得多。

对于自己家的女儿,陈树根当然是希望她能够找到一个好人家。

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是像别人这样。

嫁给一个乡下烂包的家庭受苦受累。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陈树根深深地认识到。

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是因为钱而产生摩擦和矛盾。

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生活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仅有金钱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份真挚的爱情。

毕竟人生漫长,没有爱的陪伴,日子也会过得索然无味。

所以陈树根认为,没钱可以努力去赚取。

但至少也要有一点爱存在。

如果既没钱又没爱,那嫁给对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只是为了伺候一家老小,像牛马一样辛苦劳作吗?

陈树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过这样的生活。

如今的陈树根已经见过了一些世面。

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能够嫁个好人家。

或者娶个好媳妇,过上幸福的日子。

对于那些名字叫招娣、来娣、盼娣之类的家庭他会直接忽略掉。

因为这样的人家往往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

最终的结果就是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拼命地压榨和剥削。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709/1111100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