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整顿个体户的政策风暴!
“老板!爆了!彻底爆了!”他把本子拍在桌上,“这个月的家庭客群预订量,比上个月暴增了百分之四十!咱们周末的位置,已经排到下周了!”
“流失的高端客户,影响大吗?”何雨柱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问。
“影响?什么影响?”经理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大腿,“高端客户一桌消费是高,可他们一周才来几次?现在这些家庭客户,流水席一样,一波接一波!咱们现在的总营业额,不但没降,反而比上个月还涨了一成!每天饭点,外面排队的人都堵到街上去了!”
何雨柱点了点头,这结果,在他意料之中。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些排队的家庭,孩子们在门口追逐打闹,大人们脸上都带着期盼的笑容。饭馆里,服务员们忙得脚不沾地,虽然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踏实的喜悦。
可他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服务。
现在的服务,只能叫“应付”,离“享受”还差得远。粤味轩能抢走客人,靠的不仅仅是菜品,更是那套让人如沐春风的港式服务。
也就在他这个念头升起的刹那,脑海中,那熟悉的机械音,如约而至。
【叮!检测到宿主对提升服务品质的迫切需求!】
【特此奖励:《餐饮服务标准化手册(高端版)》!】
一股精炼的信息流涌入脑海,从迎宾的话术,到点餐的技巧,再到处理客诉的流程,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何雨柱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立刻召集了所有服务员和前厅管理人员,开了一场紧急培训会。
“从今天起,我要你们记住三个词。”何雨柱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疲惫的脸,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微笑。不管你有多累,只要面对客人,就必须给我笑出来。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比任何菜品都更能温暖人心。”
“第二,主动。客人带着孩子,你就主动送上儿童座椅。客人茶杯空了,不等他喊,你就主动续上。你们要做的不是服务员,而是客人肚子里的蛔虫!”
“第三,回访。每一桌客人吃完,都要去问一句‘您今天吃得还满意吗?有什么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客人的抱怨,比夸奖更值钱!”
他将手册里的内容,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揉碎了讲给每一个人听。
培训结束后,饭店的墙角,多了一个用彩色垫子围起来的小小区域,里面放着积木和画板。
——儿童游乐区。
饭店的门口,多了一个大茶缸,旁边摆着一摞粗瓷碗,里面是泡好的茉莉花茶,热气腾腾。
——免费大碗茶。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却在顾客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家饭店真贴心,我们吃饭的时候,孩子在那边玩,一点都不闹人,我这顿饭吃得踏实多了!”
“我就是路过,口渴了,没想到还能在这喝上一碗热茶,不吃饭都行。就冲这个,下次请客,我一定来这!”
饭店经理拿着新一期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手都在抖。
“老板……咱们的顾客满意度,从百分之九十,飙到了百分之九十八!”
何氏私房菜的火爆,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现象,而是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它代表着一种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体面的,充满了人情味和京城底蕴的生活方式。
这股风,终于吹进了市里。
一天下午,几位便装的干部,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饭店,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像普通客人一样,点了一份怀旧套餐,从头到尾,默默地观察着一切。
一周后,一封盖着市文旅局公章的红头文件,送到了何雨柱的案头。
他当着所有员工的面,打开了那封信。
“兹决定,将‘何氏私房菜’列为‘京州旅游必吃餐厅’,并纳入官方旅游推荐手册,向所有来京游客重点推荐。”
哗!
整个饭店,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老张和几个厨师,激动得眼眶通红。服务员们更是抱在一起,又笑又跳。
官方认证!
这是比赚多少钱都更光荣的认可!这意味着,他们做的不是简单的生意,而是代表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脸面!
第一个月过去,盘点下来,“京味怀夕旧套餐”系列菜品,总销量突破了一万份!
何氏私房菜,彻底打赢了这场看似不可能的翻身仗。
然而,就在整个公司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看不见的高处,悄然酝酿。
市委大楼,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
张秘书的领导,市里主管经济的副市长,正看着一份关于何氏实业的报告,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这个何雨柱,不简单啊。一个体户,硬是把国营厂都比下去了,现在又盘活了京味餐饮文化,是个人才。”
张秘书在一旁附和道:“是啊领导,他这盘棋,走得确实漂亮。”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开,市长的大秘书走了进来,他的表情,异常严肃。
他将一份文件,轻轻地放在了市长的桌上。
那是一份来自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红头文件。
副市长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他拿起那份文件,目光落在标题上时,瞳孔骤然一缩。
文件标题写着——《关于对部分地区个体私营经济过热现象进行规范整顿的意见》。
副市长手指夹着烟,烟灰已经积了很长一截,他却浑然不觉。他盯着文件上那几行关键的字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凡经营规模超过一百人,或年盈利超过五十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革,转型为集体所有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张秘书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哪里是“意见”,这分明是一道死命令。而文件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精准的卡尺,严丝合缝地卡在了何氏实业的脖子上。
一百人,五金厂、餐饮公司、早餐连锁加起来早就超了。五十万盈利,光是农机配件项目一个月的利润都不止这个数。
“这风向,变得太快了。”副市长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他将烟头狠狠摁进烟灰缸里,“这个何雨柱,刚刚成了咱们市的典型,这文件一来,他立刻就成了被整顿的典型。”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645/1111097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