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合院:踹飞秦淮茹,全院禽兽都破防了 > 第196章 奇怪的景象

第196章 奇怪的景象


他看到李卫东那副跟机器过不去的样,只是默默走过去拉了张椅子坐下。

“李组长,这个东西,其实没那么复杂。”张浩的声音有点干,一天一夜的折腾,让他身上的锐气少了很多。

李卫东哼了一声,没搭理他,眼睛还是死死瞪着屏幕,好像在跟那个错误提示框较劲。

“你就把它当成一个算得飞快的算盘。”张浩没管他的态度,自己解释起来,“我们画图纸,是在纸上画。它呢,是在这个屏幕里头画,而且画出来的是立体的,能转着看。”

他拿过鼠标,手腕一动,那个在李卫东手里不听话的小箭头,立刻变得听话起来。他点开一个程序,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个灰色的曲轴三维模型。

“你看,这就是咱们要做的那个曲轴,我提前在里头,像拿橡皮泥一样,给捏出来了。”张浩把专业名词换成了大白话。

李卫东眼皮动了一下,嘴上没说,但身子却忍不住往前凑了凑。

屏幕上,张浩用鼠标拖动着那个模型,曲轴在他手下三百六十度的转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拐角,都清楚地摆在眼前。

“这……这玩意儿画出来的?”李卫东终于没忍住,声音里带着点不敢相信。

“对。不止能画,还能算。”张浩的眼里,又有了点技术人员才有的光。他调出一个新的窗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了几下,输入了一连串数字。

“李组长,你做了几十年零件,肯定知道,一个东西用久了,哪里最容易断,哪里最容易磨坏,对吧?”

李卫东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那是当然。受力的地方,连接的地方,都是关键。”

“好。”张浩按下了回车键,“我现在就让这个算盘帮我们算一算,这根曲轴的关键,到底在哪。”

话刚说完,屏幕上的曲轴模型开始慢慢地转起来,表面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网格。接着,模型的颜色开始变了。从最开始的蓝色,慢慢变成了绿色,黄色……

李卫东的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他看到,随着模型转速的模拟加快,曲轴上大部分地方都停在了黄绿色,但有几个点,颜色却在不停地变深,最后变成了刺眼的鲜红色。

那红色,像一团火,标出了整个零件最弱,压力最大的地方。

办公室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李卫东的呼吸都停了。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几个红色的地方,嘴巴下意识地张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他伸出那只微微发抖的手,指着屏幕。

“这个点……还有这里……”他的声音很干,“这……这不就是咱们老师傅常说的腰眼和脖颈子吗?最吃劲,也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

几十年,他靠手感,靠经验,靠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才总结出的几个关键的薄弱点,竟然和这个铁盒子算出来的结果,一模一样。

张浩看着他那副被惊住的表情,心里也感觉很复杂。他点了点头,沉声说:“对。电脑的说法叫应力集中点。它把曲轴在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下,内部每一个点的受力情况都算了出来。这些红色的地方,就是力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先可能出问题,导致断裂的关键。”

李卫东像是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呆呆地靠回了椅子上。

他一直相信的手感,他一直坚持的经验,他一辈子摸索出来的门道,现在,被这个冰冷的铁盒子,用最直接,最没法反驳的方式,清清楚楚的算了出来,画了出来。

而且,比他知道的还要准,还要全。

“我……我摸索一辈子才找到的几个点……”李卫东自言自语,眼神空洞地看着屏幕,“你这个铁盒子……半袋烟的功夫,就算出来了?”

这让他对自己几十年的手艺,第一次产生了怀疑。

他第一次感觉到,时代,可能真的变了。自己这身老手艺再好,可人家现在,已经用上新东西了。

办公室里,安静了很久。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卫东那双浑浊但现在却很亮的眼睛,重新对准了屏幕。他脸上的震惊和茫然,慢慢没了,变成了一种从没有过的专注和渴望。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那股老手艺人的倔劲又回来了,但这一次,不是对着张浩,而是对着屏幕上的知识。

“小张。”他开口了,声音嘶哑,但称呼变了。

“李组长。”

“你刚才说,这玩意儿能算,那……它能不能改?”李卫东的目光死死锁着屏幕上一个最红的点,“比如说,我把这个角,往里多削掉一点,这里的红颜色,会不会变浅?”

张浩一愣,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他知道,眼前这个固执了一辈子的老师傅,在这一刻,终于想通了。

他问的,正是电脑辅助设计的核心——优化。

“能!当然能!”张浩也有些激动,连忙操作起来,“我们现在就来试试!我把您说的这个想法,在模型上改一下,再重新算一遍,马上就能看到结果。”

李卫东的眼睛亮得吓人,他整个人都趴到了桌子上,恨不得把脸贴到屏幕上去。

“快!让我看看。”

办公室的灯光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和一个脸上带伤的年轻工程师,两个人第一次真正地为了同一个目标凑到了一起。

他们一个凭着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修改方案,一个用最先进的电脑技术进行模拟。

窗外夜色越来越深。

而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新和旧的矛盾,正在一点点地消失融合。

一场关于红星厂未来的技术进步,就在这个有点荒唐的赌局中悄悄开始了。

一周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对红星实业总装车间的人来说,这七天却感觉很漫长。

每天他们都能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

那个从德国回来的留学生张浩,正灰头土脸地守在砂轮机前,那双原本用来敲键盘的手,现在缠满了绷带,却依旧笨拙的重复着磨刀头的动作。飞溅的火花,把他那副金丝眼镜都蒙上了一层灰。

而在另一头技术科的办公室里,脾气很犟的老师傅李卫东,则像个小学生一样,坐的笔直地盯着电脑屏幕,嘴里念叨着,用那根布满老茧的手指,在键盘上费劲地戳着。

一个像学徒工,一个像不识字的。

何雨柱当初那个命令,成了全厂人私下里聊得最多的话题。所有人都觉得,这两人最多撑个两三天,就得有一个先不干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645/111109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