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那孩子多好啊
“不不不!”电话那头的刘老板急了,“一个都没坏!一个都没有!结实着呢!我是想问问,你上次送来的那五十个,早就用完了,好多客人都点名要。你看看……能不能再给我送点过来?不不,我亲自去拉!这次我给钱!按你们的出厂价!”
挂了电话,王铁柱还有点懵。
可他刚放下听筒,电话铃声又响了。
“喂,王兄弟吗?我是朝阳门的李记车行啊,我这也要货!”
铃声一个接一个,就没停过。
“铁柱兄弟!给我留两箱!我马上开车过去!”
之前那些对他爱答不理的店铺老板,现在一个个热情得像是亲兄弟。
王铁柱拿着电话,听着里面一个个急切要货的声音,他激动的手都在抖。他猛地回头,看向办公室里正在画图纸的许辰,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成了!
辰哥的办法,真的成了!
市场一旦撕开一道口子,需求就如潮水般涌了过来。
第一个月结束,财务室的林秀兰拿着账本找到许辰,手都在发颤。
“辰儿,你快看!光是自行车铃铛,咱们这个月就卖出去一万个!除去成本和人工,纯利润……纯利润有五千多块!”
这个数字,比许氏私房菜两家店加起来一个月的利润还要高!
工人们领到工资的时候,也都炸了锅。他们拿到手的钱,比原来在国营厂里干活还要多出一大截。整个工厂的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
许辰的脚步没有停下。
在铃铛生意走上正轨的同时,他通过方振国的关系,将一个包装精美的样品盒,送到了市百货大楼采购科科长的办公桌上。
采购科的周科长,是个一丝不苟的中年人。
他拿起一个许氏造的铃铛,又拿起一个国营大厂的铃铛,放在一起比较。
无论是电镀的光洁度,还是材料的厚实感,甚至连拨动时弹簧的手感,许氏造都明显胜出一筹。
他甚至拿来一个小的弹簧秤,测试拨动铃铛所需的力度和声音的分贝。
结果让他非常惊讶。许氏造的铃铛,各项数据都优于国营大厂的产品。
“质量过硬。”周科长推了推眼镜,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可以进我们的柜台。”
一个星期后,京州百货大楼一楼,那个最显眼的“民生用品专柜”里,许氏造的自行车铃铛,和永久牌、凤凰牌这些老字号的产品,并排摆在了一起。
这,是官方最权威的背书。
许辰站在专柜前,看着不断有顾客拿起他的产品,心里一片火热。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回到工厂,他立刻召集所有技术骨干开会。
“铃铛的生产线,继续扩大。同时,我们上马两条新的生产线!”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新的产品名字。
白鸽牌水龙头密封圈、红星牌手电筒灯泡。
餐饮,农业,工业。
三个板块在许辰手中形成了一股合力。
许氏私房菜的会员卡发出去上千张,两家店的流水很高,而且稳定。
许氏农供的牌子,挂进了京州城所有的国营菜市场。每天从南方运来的蔬菜,让许多市民知道了许辰的名字。
许氏五金厂的潜力更大。水龙头密封圈和手电筒灯泡的生产线一开动,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周边城市的采购员,甚至直接带着现金等在厂门口要货。
许辰成了京州城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人物。
他越成功,麻烦也跟着来了。
这天夜里,西单店打烊。林晓雅一个人坐在二楼办公室。
桌上台灯开着,一本高考复习资料摊在面前。她看着上面的数学公式,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的视线总是移向窗外黑漆漆的街道。
他已经三天没来饭馆了。
昨天夜里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全是机器的响声,吵得人说话都听不清。他说厂里在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他必须守着。
林晓雅明白他做的是大事,可心里就是觉得空落落的。她感觉自己和他之间,好像隔了一层东西。他走得太快,她只能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汽车喇叭声,接着是急促的敲门声。
林晓雅以为是许辰回来了,心里一喜,脚步都变快了,几步跑下楼。
她拉开门,门外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车灯很亮,晃得她睁不开眼。
一个穿西装的年轻男人靠在车门上,看见她,站直了身子。
“你就是林晓雅?”男人问。
林晓雅皱起眉头:“你找谁?”
“我叫孙志高。”男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包进口烟,弹出一根叼在嘴里。
“你爸没跟你说?我爸是他们单位的领导,我刚从国外回来,我爸让我跟你多接触。”
他说话的样子好像跟他接触是对她的一种赏赐。林晓雅不喜欢这个人。
“我还有事,要关门了。”她伸手准备关门。
孙志高却伸手挡住了门,他朝饭馆里看了一眼。
“就这种小饭馆?听说还是你那个对象开的?一个体户,不就是倒腾点菜,卖点破零件,能有什么出息。”
林晓雅的脸色变了。
“这跟你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孙志高笑了。“晓雅,我听我爸说你成绩很好,要考京州大学。你这么优秀,怎么能跟一个倒爷混在一起?传出去都让人笑话。”
他往前凑近一步,身上的香水味很冲,让林晓雅想往后退。
“你跟我才是最合适的。等我接了我爸的班,你就是领导夫人,不比守着这么个油腻腻的破饭馆强一百倍?”
林晓雅被他的话气得身体发抖,她用力想把门关上,孙志高却用身体死死抵着。
“你走!我不想再看到你!”
孙志高没想到这个女孩这么不给面子。
“行,我今天先走。不过晓雅,你最好想清楚,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坐上小轿车走了。
林晓雅靠在门后,心脏还在砰砰跳。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她父母的耳朵里。
晚饭时,母亲王慧琴问:“晓雅,今天孙家的那个志高是不是来找你了?”
林晓雅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
“那孩子多好啊。”王慧琴的语气里都是羡慕。“人家是领导的儿子,还留过洋,见识广。听说一回来就安排进机关单位,端的是铁饭碗,前途一片光明。”
她的父亲林建业也放下筷子,看着她。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611/111109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