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给爸妈找点事做!

第一百八十二章 给爸妈找点事做!


饭桌上,父母的话比平时少了很多,脸上也没了以前的笑容。

“爸,妈,今天厂里没什么事吗?”许辰试着问道。

“能有什么事。”许建军扒拉着碗里的饭,头也不抬,“吃完饭就歇着,日子就这么过。”

许辰心里咯噔一下。他看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和母亲眼里的失落,忽然明白了什么。他给了父母好的物质生活,却让他们感觉自己不被需要了。

他心里正不是滋味,脑海中,那熟悉的金色光幕亮了起来。

检测到宿主家庭成员出现精神空虚,家庭幸福度存在下降风险……

【启动家庭幸福任务后续方案……】

【奖励发放:《社区老年精神文明建设及公益活动方案》一份。】

一股信息流进脑海,一个详细的方案,清楚地出现在许辰的意识里。从组织老年兴趣小组,到建立社区便民服务队,再到开设邻里互助厨艺班,一个个新鲜又实际的点子,让许辰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要的不是方案,而是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天,许辰特意没去公司,而是陪着父母在院子里晒太阳。

“爸,我记得您以前在院里,可是咱们那一片的技术权威。”许辰笑着开口,“谁家东西坏了,都得请您出马。”

许建军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好汉不提当年勇,都老了,手艺也生疏了。”

“怎么会!”许辰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我跟晓雅昨天还在说呢,现在这小区里,住的年轻人多,好多人连个灯泡都不会换。家里的水管、电器出了点小毛病,就得花大价钱请人来修,还老被人坑。”

他看着父亲,眼神里带着期盼:“爸,您人缘好,跟院里那几位退休的叔叔伯伯关系也铁。要不,您牵个头,组织个便民服务队怎么样?也不图赚钱,就帮街坊邻里解决点小麻烦。您要是肯出山,那绝对是咱们小区的一块金字招牌!”

许建军浑浊的眼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亮了。他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捏着膝盖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

许辰又转向林秀兰:“妈,还有您。您那手艺,我开的私房菜,有好几道菜的方子都是跟您学的。现在好多年轻媳妇,天天为做饭发愁。您要是肯开个社区厨艺班,把自己拿手的家常菜教教大家,我保证,报名的人能从咱家门口排到小区大门口去!”

这个提议,一下子就让许建军和林秀兰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我……我行吗?”许建军有点不自信,但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几分激动。

“您怎么不行!”许辰用力地拍了下大腿,“您出马,一个顶仨!”

当天下午,许建军就翻出了自己那套落了灰的工具箱,把里面的扳手、钳子一件件擦得锃亮。林秀兰也找出了纸笔,开始兴致勃勃地写起了自己的“教学大纲”。老两口脸上的愁容不见了,整个家都重新有了精神头。

行动很快。

许建军找到院里几个同样闲着的老伙计,把许辰的想法一说,大家一拍即合。一支由退休高级钳工、电工、木工组成的老年便民服务队,就在小区的活动室里挂上了牌子。

林秀兰的厨艺班更直接,就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开课,第一堂课教的就是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却吸引了十几个年轻媳妇围观。

起初,小区里也有人不理解。

“许辰家那么有钱,他爸妈还折腾这个干嘛?闲的吧?”

“就是,有钱烧的,净搞些花里胡哨的。”

这些话,很快就没了。

西边楼的王姐家下水道堵了半个月,物业通了好几次都没用,服务队的老张师傅带着工具过去,半小时就给弄好了,一分钱没要。

南边楼的小夫妻俩吵架,就因为丈夫不会做饭,天天吃外卖。结果跟着林秀兰学了两星期,丈夫做的红烧肉比饭店的还香,小两口和好如初,还特意提着水果上门感谢。

便民服务队真的解决了大家的生活难题。社区厨艺班成了小区里最热闹的社交场所。

渐渐地,大家对许建军和林秀兰的称呼,也变了。

大家不再叫他们“许辰他爸”,而是尊敬地喊一声“许大爷,我家电视好像不亮了,您有空给瞧瞧?”

也不再叫“许辰他妈”,而是亲热地围上去,“林阿姨,您上回教那道糖醋里脊,我怎么也做不出您那个味儿啊?”

许建军成了小区里最受尊敬的人,每天带着老伙计们东家走西家看,忙得很高兴,腰杆挺得笔直。

林秀兰的厨艺班甚至吸引了隔壁小区的阿姨大妈们组团来“蹭课”,小小的院子,每天都充满了笑声和饭菜的香气。

许家的名声,在这一片,从最初的“有钱”,变成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

许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母亲正被一群年轻媳妇围着,笑容满面地讲解着什么,不远处,父亲正背着工具箱,和一个邻居大爷勾肩搭背地走远。

许辰看着这幅景象,嘴角露出了笑容。

这才是他想看到的家。

在他的意识里,系统面板上,家庭幸福感的指数,已经攀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散发着稳定而温暖的金色光芒。

......

年关将至,许氏实业的会议室里却暖意十足。

林晓雅站在会议桌前,将一份整理好的报表放到了桌子中央。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眼神明亮又自信。

“辰哥,今年的年终盘点出来了。”她的声音很清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餐饮板块,三家分店加上早餐工程,年净利润超过二十万。蔬菜供应链联盟,我们作为运营方,服务费抽成十二万。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五金厂……”林晓雅深吸一口气,翻到最后一页,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注意到的颤抖。

“农机配件业务,在和华北第一国营农机厂合作后,彻底打开了市场。扣除所有成本,五金厂今年的盈利,达到了二十一万!”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611/1111095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