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随军婆婆上岛:山珍海味配鸡鸭 > 第84章 码头渔市

第84章 码头渔市


吃完晚饭,陈建军去部队归队。

林秀莲这胎比较稳了,惦记着学校的孩子们。

“妈,这些天我身体好了很多,该回学校上课了。”

陈桂兰有些不放心,“妈带你去看看军医,如果没什么问题,妈送你回学校。”

林秀莲点点头。

两人收拾完东西,锁上门,就朝部队医院走。

给她们看病的医生姓罗,是个非常优秀的老中医,他给林秀莲把脉后,点点头,“胎像很稳,这段时间养的不错,平时多注意不要累着,去上课没大碍。”

陈桂兰高兴,“太好了,谢谢罗医生。”

陈桂兰本来想让林秀莲明天再回学校,但林秀莲因为担心孩子们的课业,想先去学校看看。

“那行,妈送你过去。中午妈给你送饭。你想吃什么?”陈桂兰挽着林秀莲往学校走。

林秀莲想了想,“妈,我想吃清蒸大虾,加一点你做的黄豆酱蒸,我能吃一大碗。”

陈桂兰被她小馋猫的样子逗乐了:“好,妈一会儿就去码头渔市买。”

到了学校门口。

林秀莲看着熟悉的学校大门,心里有些感慨。

这才请了三个月的假,却感觉像是过了很久。

“秀莲?哎呀,真是你啊!”

一个惊喜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一个穿着碎花衬衫,扎着两根麻花辫的女同志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全是笑。

“刘老师!”林秀莲也笑了起来。

来人是她的同事,刘含香,教语文的,两人办公室挨着,关系一向不错。

刘含香上来就拉住林秀莲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她,啧啧称奇:“我的天,秀莲,你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了?几天不见,怎么气色好成这样了!脸蛋红扑扑的,比以前还水灵了!”

她这么一说,林秀莲脸上一热,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段时间被婆婆好吃好喝地养着,晚上睡得又安稳,精神头确实足了不少。

“哪有那么夸张。”林秀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陈桂兰在一旁看着,心里跟喝了蜜似的,自家儿媳妇被人夸,比夸她自己还高兴。

她主动上前一步,笑着对刘含香开口:“刘老师你好,我是秀莲的婆婆。”

“婶子您好!”刘含香连忙问好,好奇地打量陈桂兰。

她早就听说秀莲婆婆上岛随军了,之前听人家说是个厉害的老太太,刚来没多久,就和隔壁军属干仗,还以为不好相处,现在一看,根本不是那回事。

陈桂兰虽然穿着普通,但腰板挺得笔直,脸上带着笑容,瞧着就亲切好相处。

“这孩子,惦记着班上的学生。我这不放心,陪她过来看看。”陈桂兰的语气里满是宠溺。

“应该的,应该的,身体最重要!”刘含香连连点头,又关心地问林秀莲,“现在好利索了?校长前两天还问起你呢,说孩子们都盼着林老师回来。”

“已经没事了,今天早上我们还特地去军医那瞧了,罗医生说胎像稳着呢,能来上课。”陈桂兰笑着道,脸上都是自豪。

这辈子秀莲身体健康,气色红润,不会再出现上辈子的意外了。

“呀!真的啊?!”刘含香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惊喜地看着林秀莲的肚子,“恭喜你啊秀莲!这可是大喜事!刚怀孕那阵儿,你脸色可差了,现在变化好大。”

这年头,怀孕生子是顶顶重要的大事。

刘含香替她高兴,又有些羡慕。

陈桂兰态度亲热又诚恳,“刘老师,以后在学校,麻烦你帮我多照看照看她。谢谢你了。”

“婶子您这就客气了!”刘含香笑着道:“您不说我也会盯着她的!您就擎好吧,保证把她看得牢牢的,一根头发丝都不会少!”

”那感情好,回头你们放假了,上婶子家做客。”

看到儿媳妇在学校有这么个靠谱的同事,陈桂兰彻底放下心来。

她又叮嘱了林秀莲几句,无非是“别累着”、“多喝水”、“中午妈来送饭”之类的话,才转身往回走。

她得赶紧去码头渔市,给她的宝贝儿媳妇买最新鲜的大虾去。

林秀莲和刘含香看着陈桂兰利落走远的背影。

刘含香忍不住感慨:“秀莲,你婆婆对你,真是没话说。我刚才瞧着,那眼神,那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她亲闺女呢。你啊,  之前还提心吊胆的,现在可以彻底放心了。”

“我也没想到,”林秀莲心里甜丝丝的,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我妈她……人是真好。”

这一声“妈”,叫得自然又顺口。

陈桂兰提着菜篮子,步履匆匆地赶到码头渔市。

正是捕捞归来的时间,渔市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咸腥味和鱼虾的鲜味。

各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陈桂兰眼睛毒,一眼就扫到了一个角落的摊位上,摆着几筐刚卸下来的海虾,个头匀称,虾壳青亮,在晨光下还泛着光,一看就是顶级的好货。

她快步走过去,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正忙着给客人称重。

“老板,这是什么虾,长得怪好看的。”

”这是斑节虾。这虾好吃,白水一煮就甜滋滋的,什么都不用放,鲜得不得了。”

“虾怎么卖?”

“一块二一斤,不讲价!”摊主头也不抬。

这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是也不算贵。

陈桂兰也不急,她伸出手指,在虾筐里轻轻拨了拨,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检查虾的鲜活度。

那些海虾被她一戳就活蹦乱跳。

摊主咧嘴笑:“我就说我的虾都新鲜着呢,大姐要不要来点?”

“成!”陈桂兰立刻点头,“给我来两斤,挑那活蹦乱跳的。”

她眼瞧着摊主麻利地给她装虾,心里盘算着,这虾一部分中午给秀莲做清蒸大虾,剩下的班节虾,虾头别扔,熬一锅虾油,下面条或者拌凉菜,鲜得能掉眉毛。

虾肉则可以拿来做虾仁炒蛋或者虾肉饺子。

陈桂兰难得来一趟渔市,也不急着回家,索性在渔市里多转了两圈。

这岛上的渔市,跟老家那边的菜市场可完全不一样。

空气里那股子咸腥气味儿,浓得化不开,地上湿漉漉的,到处是横流的带着鱼鳞的海水。可摊子上摆的东西,却叫人挪不开眼。

除了常见的黄鱼、带鱼,还有好多她叫不上名字的。

有的鱼长得奇形怪状,嘴巴老大;有的贝壳五颜六色,壳上还长着奇怪的触须;还有一种通体血红的螃蟹,钳子比她手腕还粗。

陈桂兰看得津津有味。

正看着,她眼睛一亮,在一个老渔民的摊位上,看到了几只大家伙。

运气真好。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562/4314868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