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抗战:无限升级,步枪秒变巴雷特 > 第134章 所有物资都到位了?

第134章 所有物资都到位了?


“老左,这事儿你甭操心。”老总笑了笑,“叶林那小子现在稳得很,连压箱底的家伙都搬过去了。就算这仗没打到满分,他自个儿也绝对出不了事。”

  “说白了,这回就看鬼子能赔进去多少人了。”

  辽县,早已被改造成一座铁桶般的要塞。

  当然,为了不让鬼子起疑,叶林特意弄了些假象——看起来破破烂烂,好像一攻就垮。

  可实际上,这儿满地都是钢筋水泥浇出来的暗堡。

  看着像普通的青砖小屋?其实是外皮伪装的碉堡,里头全是防弹层和射击孔。

  地下挖出的掩体四通八达,一条条坑道里,机枪、弹药、通信设备排得整整齐齐。

  县城四周地势高的地方,几十门20毫米高射机炮悄悄架好。

  重炮藏在加固掩体后,迫击炮阵地也都提前标定完毕。

  最多的,还得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机枪眼——整个辽县,几乎每个墙角都能藏枪吐火。

  叶林带着几个团长在城防各处转了一圈。

  “所有物资都到位了?”

  他站在一处方形炮楼前,头都没回,只盯着那座正被人用茅草和破木板做伪装的工事。

  “到齐了,旅长!”曾国华一个立正,声音响亮。

  “这一仗估计得打几天,轮班制度必须安排妥当!”

  “明白!”

  叶林转头看向张二河:“二河,这回把你从青阳山调回来,不会心里有想法吧?”

  张二河一听,赶紧摆手:“旅长,您这说的啥话!我老张这条命还是您留下的呢!再说了,这不正好嘛,咱回来不就是为了挣点硬邦邦的战功?”

  他咧嘴一笑,心里其实踏实得很。

  当初他是伪军,算是最早跟着叶林的那批人。可现在队伍里能人太多,坦克营都拉起来了,他这个团长当得总觉得有点虚。

  如今有仗打,能拼出点真本事,心里才算舒坦。

  “行,这回是守城战,躲在掩体里给我狠狠打!弹药管够,但你们得清楚,四面八方可能有两三万鬼子扑过来,别掉以轻心!”

  “旅长,您放心!咱这儿可不比以前了!那一栋栋钢筋水泥盖的炮楼,结实得很!咱自己拿炮轰都得打好几炮才塌!”

  张二河越说越起劲。

  他以前见过的炮楼,就是青砖垒的,顶多防个机枪扫射或者小炮弹。可那种玩意儿,碰到75毫米以上的炮,两发就炸飞了。

  过去谁能有门大炮,那就是主力部队,为啥?就因为能轰开敌人的据点。

  但现在不一样了,叶林搞出来的工事,硬得离谱。

  “别大意。”叶林神色一冷,“这回鬼子来这么多人,搞不好真带了重型榴弹炮。这是我最担心的。”

  所以早就下令,各部队一旦发现敌方重炮动向,必须立刻上报。

  正说着,一个通讯员飞奔而来。

  “旅长!师部来电!”

  叶林接过电报扫了一眼,脸色一正。

  “通知所有人——准备接敌!”

  他转身大步走向指挥部。

  屋内,电报员还在敲着发报键。

  “发报频率降下来。”叶林冷冷下令。

  那支充当诱饵的通讯队,立刻减少了通讯次数。

  “旅长!386旅独立团已经赶到!”有人跑来报告。

  “让他们进来。”

  叶林往椅子上一坐,眯着眼,像是在盘算什么大事,四周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李云龙带着独立团在路上碰上了一小股日军侦察队,干了一仗。

  干是干了,但没吃亏,反倒占了点便宜。

  毕竟现在这火力配置,真打起来,独立团还真不怵谁。

  一路挺进辽县,等进了城,李云龙傻眼了。

  “咱前些年也来过这儿,咋这回瞅着……哪儿都不对劲?”

  他一脸懵,挠着头嘀咕。

  赵刚顺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硬邦邦的碎块,翻来覆去瞅了几眼,猛地睁大眼睛:

  “水泥!这玩意儿是水泥!整个县到处都是水泥!”

  声音都变了调。

  “水泥?啥叫水泥?老赵你别打哑谜啊!”李云龙一脸茫然。

  赵刚没搭理他,几步走到旁边一栋屋子墙边,伸手一抠,墙皮“啪”地掉下一块,底下露出一层灰扑扑、硬溜溜的墙芯。

  “我……我操!”赵刚愣在原地,手都僵了。

  整座县城,莫不是全给扒了重盖了?还全用水泥砌的?这可不是普通修修补补,这是往死里建铁壳子啊!

  “老赵,到底咋回事?你咋跟见了鬼似的?”李云龙看赵刚脸色发白,心里更纳闷了。

  “边走边说!别耽误见叶林!”赵刚回过神,拽着李云龙就往前走。

  “老李,这水泥你们见得少,咱们这边以前没怎么用。可关东那头、北平一带,还有小鬼子的要塞——全都是拿这玩意儿堆的!”

  “水泥?这名字咱老李倒是听过!”李云龙一拍大腿。

  “就是那加水一搅,干了比石头还硬的灰是吧?”

  孔捷也在一旁点头:“我也听说过,洋灰,外国传来的,贵得很。”

  “对,就是它!”赵刚点头,“这东西要是铺得够多,炮弹打上来,顶得住!”

  他脑子里闪出以前读过的外国战报——欧罗巴那边,那些铁血战壕、钢筋堡垒,全靠这玩意撑着。

  当然,炸多了也得塌。

  但比起土墙砖房,那防御力差了十万八千里。

  “老赵,你是说……这辽县,整个都给弄成要塞了?”李云龙一回头,看着四周的建筑,嗓子发紧。

  “八九不离十!”赵刚咬牙点头。

  李云龙直咧嘴。

  没风声,没动静,谁也不知道。

  这么大的工程,拆城重盖,搬水泥、烧灰、打地基——得多少人干多少天?咋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

  “你那阵子眼睛都黏在小鬼子身上了,哪顾得上看后方在搞啥名堂?”赵刚苦笑。

  这话不假。

  自从猜到要有大动作,李云龙天天盯日军动向,就等着一声令下。

  压根没留意后方悄没声地翻了天。

  “眼下叶旅长带了几千人,咱们又来了快三千,再靠着这铁壳子城……挡住两个师团,未必不可能。”赵刚低声分析。

  这话一出,李云龙和孔捷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都变了。

  这水泥壳子真这么硬气?能让赵刚说出这话?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412/4318587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