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色中饿猪
第二天天还没亮,夏东青就起来了。
准确说,他几乎没怎么睡着。
喂狗、收拾装备、打绑腿、检查枪支弹药...忙活完才发现东方才泛白。
"到底是纯野生的,劲儿也太大了..."
夏东青摸着肚子,到现在还觉得暖烘烘的,像揣着个小火炉,完全感觉不到深冬的寒意。
更神奇的是,明明几乎没睡,早上却精神抖擞,浑身是劲!
他怀疑这效果比前世吃过的50年份人参还猛!
"可惜我是单身,要不然..."
赶紧摇摇头。春天还没到呢,怎么就开始想这些了?
肯定是"母豹子"的锅。
我可是正经人!
压下杂念,夏东青开始做早饭。
反正时间还早,闲着也是闲着。
前段时间刚大采购,昨天又带回那么多野味,食材根本不缺。
琢磨半天,他决定做道"七宝糊糊汤"。
名字听着唬人,其实就是肉丁羹汤,只不过用料特别丰富。
猪肉、熊肉、林蛙、飞龙、野兔、松鼠、鱼肉,七种肉都切成指甲盖大小,加入葱姜蒜、大酱、糖和辣椒一起炖。
没找到淀粉,就用土豆代替——切成丝泡水,沉淀下来的就是天然水淀粉。
虽然玉米粉面粉也能用,但夏东青嫌口感差,宁可不将就。
正炖着,墙头突然冒出两个脑袋。
不用看就知道是王家兄弟。
"老大!"
"东青哥!"
俩小子嘴上打招呼,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锅里,就差流口水了。
不,好像已经流出来了,又被他们咽回去了!
"等着,还没好呢。"
"大春,过来帮忙烙饼,光喝汤不顶饿。"
"好嘞!"
"我来看火!"王小海自告奋勇。
半个时辰后,三人坐在门槛上,人手一个大海碗,就着烙饼大快朵颐。
先沿着碗边吸溜一口糊糊,再咬口烙饼。
长时间的炖煮让肉丁入口即化,七种不同的肉质在嘴里碰撞出层次分明的美味。
每一口都是新体验,让人欲罢不能!
"老大,你不当厨子真是屈才了。"
王小海疯狂点头表示赞同。
以前王小海只佩服夏东青的打猎本事,自从尝过他做的菜,崇拜名单上又添了一项。
为此没少挨周秀琴的揍。
谁让这小子总拿亲妈的手艺跟夏东青比。
夏东青笑骂:“我要真当厨子,你们哪能吃上这些野味。”
吃饱喝足,夏东青和王大春立刻动身。
刚到村口,就看见柳文山早早候着了,这是夏东青昨天特意嘱咐的。
一来这片地形不熟,需要向导。
二来柳文山自己也想来。
嘴上说是报仇,可夏东青一眼看穿——这小子纯粹想过把瘾。
往后别说打猎,怕是连下套子都别想了。
老婆怀孕、老爹重伤、医药费花了几十块,这节骨眼再提进山,腿都得被打折!
也就跟着夏东青,家里人才不好说什么。
翻三人山越岭走了二里多地,终于抵达目的地。
“就是这儿。”
柳文山指着雪地上的浅坑,“昨天我就是在这儿摔懵的。”
王大春比划着坑的深度,咂嘴道:
“飞得够高啊......”
柳文山臊得没接话。
夏东青蹲下身,量了量野猪脚印——足有三五公分深。
“四百斤左右的公猪,难怪这么凶。”
正常野猪顶飞人就跑,这只却穷追不舍,可见野性十足。
顺着零星血迹和脚印追踪,夏东青突然加快脚步。
区区一只受伤的野猪,还不值得他大动干戈。他打算速战速决,顺便看看能不能再打点别的猎物。
最好这次把给机械厂的标本一次性凑齐。
现在有头熊打底,质量没问题,再添几只野猪、狍子什么的就更完美了。
没走多远,三人在山窝里发现了目标。
趴在山坡后望去,两百米外的野葡萄藤被积雪压成天然窝棚。
血迹和足迹显示,那只公猪就藏在里面。更绝的是,藤蔓里还传出母猪的哼唧声。
“篮子受伤还不消停,真是色中饿猪。”
不过正好省了夏东青的事,野猪办正事时,警觉性会大大降低。
“大春、墩刀叔,跟紧我,听我指令!”
“明白!” 王大春兴奋得直舔嘴唇。
都说猪笨,其实野猪比狗还精。
这次追踪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受伤的睾丸血管少,血迹时有时无。
雪地上也并非处处留痕。
但夏东青自有妙招,找最舒适的地方。
野猪睡觉讲究得很,专挑西坡向阳处,清晨第一缕阳光就能晒到。
最爱 “簸箕崴子”(山坳避风处),比外面暖和七八度。
每当失去踪迹,夏东青就按这个思路找,百试百灵。
可惜畜生终究是畜生。
公猪加入猪群就为繁衍后代,哪怕负伤也不忘正事。
这份执着,反倒给了猎人可乘之机!
柳文山瞪大眼睛,看着夏东青和王大春猫着腰,借着灌木丛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野葡萄藤摸去。
野猪兴奋的嘶吼声完美掩盖了他们移动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往前摸了几十步,夏东青突然打了个手势。
两人立即趴进厚厚的积雪里,整个人完全被雪掩埋。
簸箕崴子里无风,积雪松软厚实,两人这一趴,连根头发丝都看不见了。
就在柳文山纳闷时,一个黑影突然从葡萄藤那边闪过,吓得他赶紧缩回脑袋。
只见一只老母猪探出半个身子,警惕地抽动着鼻子,发出 "芬儿芬儿" 的声响。
夏东青知道,这不是在闻气味,而是在听动静。
老母猪警觉地观察了几分钟,见没什么异常,这才晃着脑袋缩了回去。
紧接着传来 "嘎巴嘎巴" 的啃咬声。
听到这个声音,夏东青才慢慢抬起头。
"走!" 他低声示意。
用人类的标准来看,公猪的 "办事" 效率极高。
不到十分钟,它就完成了任务。
这段时间足够夏东青摸到极近的距离。
打溜围最难的就是距离把控:远了打不着,近了容易惊动猎物。
特别是野猪,一旦受惊能一口气跑出老远。
也就夏东青这样的老手,敢摸到这么近的距离。
稍有差池,这群野猪就会四散奔逃,在没有猎犬协助的情况下,猎人根本追不上。
夏东青背靠大树,悄悄探头观察。
葡萄藤下共有七只野猪:他们追踪的那只公猪、两只母猪和四只半大的 "黄皮子"。
运动过后,三只大猪正埋头啃食野葡萄藤,发出 "嘎巴嘎巴" 的声响。
这种人类难以下咽的植物,在冬季却是野猪的美味佳肴。
"就是那只大公猪!" 虽然看不清具体伤势,但从它走路时别扭的姿势就能确认。
"大春,你负责那几只小的,大的交给我。" 夏东青低声吩咐。
他检查了保险,手里攥着一颗备用子弹,然后猛地闪出树后,举枪就射。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386/1111102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