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狗的命,是山给的
这时候小丫头还没起,炕桌上就坐了三个人:夏冬青、夏建国、李小娟。
三人围着桌子,谁也不吭声,光低头扒饭。
夏建国靠着墙,坐中间,左是李小娟,右是夏冬青。
筷子夹菜,饭碗捧着,眼睛却不停往两边瞟。
一边嚼一边暗自嘀咕:
‘这娘俩一早上不言语,该不会又合计啥阴招吧……’
突然,夏冬青把碗往桌上一磕,开口:
“爸。”
“哎?!”
夏建国手一抖,差点把饭洒了:“咋了?干啥?”
“那个……”
夏冬青被他这反应搞得一愣,以为自己吓着他了。
压低嗓门说:
“早上你没起来,我去厕所时,听见村里的大喇叭喊了,说明天要下雨。”
那年头,山里日子真不好过。
别说冰箱彩电,连台收音机都是稀罕物。
小河村以前就村长家有个老式收音机,
每天听完天气预报,再通过大喇叭通知全村人。
最开始是显摆,久了就成了惯例。
本来父子俩商量好了,明儿一块儿上山采山货。
要是因为天不作美,下起雨来,那山就甭想去了。
所以夏冬青得提前跟夏建国说一声,
省得人家特意请假,结果白跑一趟。
夏建国一听就明白了,没多啰嗦,直接点头:
“成,我记着了。”
话落,几人又低头吃饭,炕桌上恢复了安静。
才吃了没几分钟,赵军放下碗,冲李小娟和夏建国说道:
“爸,妈,我吃完了,你们慢点吃。”
李小娟赶紧接话:“娃啊,今天没蒸干粮,你要上山的话,带点罐头,再去供销社扯两斤光头饼。”
“不用。”夏冬青笑着摆手,“就上午去一趟,中午前准回来。”
他又补了一句:“对了,妈,赵大哥中午在我家吃,饭多焖点。”
“好嘞,妈心里有数。”李小娟应得干脆。
这娘俩一问一答,听得夏建国心里七上八下。
生怕下一秒话题就扯到自己头上。
正提防着,夏冬青从炕上跳下来,
开始打绑腿,整装备。
拾掇利索后,他顺手把墙上的枪取下来,往肩膀上一扛,
冲夏建国和李小娟摆了摆手,转身就往外走。
刚踏进院子,那群狗全炸了锅。
一条条站起身,尾巴摇得跟风车似的。
最没拴的二虎更是撒丫子冲过来,
两条前腿直接扒在夏冬青身上,嘴里还哼哼唧唧,一个劲儿撒欢。
这几天被关在家里配种,它早就憋坏了,
做梦都想跟着主人进山撵兔子。
夏冬青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带它。
不是他铁石心肠,非得让狗替他卖命,
而是狗要是长期不上山,心里也难受。
老猎人常说一句话!
狗的命,是山给的;狗的魂,得拴在林子里!
习惯养成了,想掰都掰不回来。
再说了,夏冬青心里早有盘算:
今儿他跟赵二溜不打算跑远,
也不往深山老林钻,
就在村边那片林子溜达一圈。
打着猎物算捡便宜,打不着也当散心。
想到这儿,他干脆把剩下的狗也全放了绳。
链子刚解开,刚才还打架的三胖,立马冲小青龙扑过去。
小青龙见势不妙,夹着尾巴“嗖”地躲到夏冬青身后。
“滚开!”
眼看要出门了,夏冬青哪容它们闹腾,抬手就冲三胖吼了一嗓子。
三胖不是小青龙,知道分寸,一听主人发话,立马停住。
可那双眼睛还死死瞪着小青龙,恨不能喷出火来。
小青龙哪敢乱动,一步不落地黏在夏冬青腿边。
夏冬青没理那只犯贱的小青龙,转头走到青龙跟前,
蹲下身检查它的伤口。
看包扎处干干净净,没红没肿,这才放下心。
伤跟怀孕不一样,
怀孕的狗悠着点就行,动静不大一般没事。
可伤口要是磕着碰着,立马就遭殃!
弄妥当后,夏冬青领着十几条狗,大摇大摆上了村道。
出猎的狗,村里人都让着。
它们也不乱来,不进别家院子,不扑人,
自个儿东闻西嗅一阵,玩够了就自觉跑回来跟着主人。
夏冬青也没闲着,边走边盯着狗群。
谁要是跑偏了,他就喊一嗓子。
狗一回来,他就顺手摸摸脑袋,夸两句。
别以为狗听不懂人话,
你真心夸它,还是敷衍它,它门儿清!
正走得热闹,忽地听见前头传来一阵闹腾声。
夏冬青侧耳一听,立马拐过弯,
就看见老江太太正把一个女人往外搡。
他二话不说,“嘘”地吹了声口哨,拔腿就往那边冲。
狗群一听信号,齐刷刷抬头,
瞅见主人跑起来,立马撒开四蹄跟上,浩浩荡荡一片。
刚好那女人被推到院外,听见动静回头一瞅,
整个人当场僵住!
一群狗,个顶个壮实,一个个瞪着黄眼珠子朝她冲过来,
黑压压一片,跟要扑上来撕人似的。
“妈呀!”
她刚叫出半声,夏冬青已经赶到。
他上下打量这女人一眼,语气有点琢磨不透地问:
“顾婶,你在这儿闹哪出呢?”
这女人是顾家的,叫黄彩玉。
夏冬青跟她不熟,但见过几回。
黄彩玉正要开口,小青龙突然凑上去,
鼻子一翘,直冲她手心猛嗅。
跟被针扎了似的,黄彩玉一个激灵就往后退,紧挨着门口站着的江老太太。
可江老太太压根不想沾她,眼皮都没抬,抬手就挡了过去,明摆着不让靠前。
这一幕看得夏冬青眯了眯眼。
他几步上前,轻轻扶住江老太太胳膊,语气温和地问:“江奶,咋了这是?出啥事了?”
“哟,是冬青回来啦。”江老太太刚要开口,黄彩玉立马抢着搭腔,堆起笑说:“我今儿闲着没事儿,想着过来瞧瞧老太太。”
夏冬青眉毛一扬,语气直接:“顾婶,你说这话……谁信啊?”
心里明白得很,这人八成又来占便宜了。他一点情面不留,冷着声说道:“大清早你不待家里吃饭,跑这儿来凑啥热闹?”
“哎呀,呵呵……”黄彩玉干笑两声,手不自觉搓了搓,“这不是顺路嘛,就想跟老太太借个弯把锯用用。”
那年头,谁家也不宽裕。
有的东西东家有,西家没,借个工具、蹭双碗筷都不稀奇。
可话不能听一半,真相得问当事人。
夏冬青转头看向江老太太:“奶,她真是来借东西的?”
江老太太一撇嘴,火气“腾”地冒上来:“借?她哪次是借!全是拿!”
“我才回来没几天,我家那把大斧子就被她拿走了,到现在影儿都没有。”
“还有,那天她还卷走我两个盆!一个都没还!”
这话一出,夏冬青眼神顿时冷了下来,直勾勾盯向黄彩玉。
两辈子加起来活了这么些年,他太清楚这种人干的是啥勾当了,吃绝户!
早些年,要是老人没儿没女,又没人撑腰,就容易被人当成软柿子捏。
特别是孤身一人过日子的,更遭殃。
有些人皮笑脸地往家里钻,小到一根针,大到铁锅饭桌,能拿的全顺走。
胆子大的,连米粮、母鸡、狗崽子都敢偷搬。
老人要是敢拦,人家立马倒打一耙:“你都这把年纪了,留这些干嘛?反正死了带不走,不如给我们用用。”
一句话,能把人气得直哆嗦。
更狠的,图财害命的都有。死无对证,没人追究,白占便宜。
所以老一辈拼了命也要生儿子,就是怕老了被人吞了家底、赶出家门。
以前江老爷子还在时,脾气火爆,谁也不敢乱来。
现在人走了,只剩个老太太,黄彩玉就蹬鼻子上脸了。
夏冬青哪里还能忍?冷笑一声,当场揭穿:“顾婶,你们家揭不开锅了?连老人的东西都伸手?”
黄彩玉脸色猛地一僵,不是羞愧,而是没想到夏冬青会这么不留情。
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时说话都带三分弯,哪有人这么直戳面门的?
这下等于是把脸皮撕下来扔地上踩。
可她仗着夏冬青年纪小,又不愿认怂,梗着脖子反问:“哟?这老太太跟你啥亲戚?轮得到你说话?”
夏冬青哼了一声,理直气壮回道:“咋?这是我姨奶,咋不行?”
按辈分,姨奶是爹这一脉的亲戚,姨姥才是娘那边的。
黄彩玉脑子里转了转,愣是没想起夏家跟老江家啥时候攀上亲了。
“你们啥时候认的?我咋从来不知道?”
“呵,我家认不认亲戚,关你啥事?”夏冬青一脸不屑,“你先照照镜子,自己算哪根葱?”
前一句话是撕破脸,这一句可就是动手前的吆喝了。
黄彩玉当场气得脸通红,指着夏冬青抖了半天:“你……你……”
“我啥我?”夏冬青打断她,声音拔高,“我告诉你,之前拿走的东西,赶紧原样送回来!”
“别逼我亲自上门要!”
“真等我去了,丢人现眼的可不是我!”
话音刚落,门口那群猎狗耳朵一竖,齐刷刷冲着黄彩玉吼了起来,龇牙咧嘴,动静吓人。
黄彩玉魂都快吓飞了。
一条狗她都招架不住,这要是十几条一块扑上来,还不得把她撕成碎片?
她腿都软了,脸白得像纸。
其实夏冬青也怕狗失控,真伤了人自己倒霉。
他赶紧抬脚把狗往身后赶,嘴里也不再吭声,免得火上浇油。
黄彩玉这回没敢回嘴。
也许是怕夏冬青真上门,也许是被狗吓得没了胆,她咬着嘴唇,一句话不说。
半晌,夏冬青扭头轻声问江老太太。
“姨奶,她从咱这儿顺走了啥呀?是不是就一把大斧头,外加俩盆?”
“没拿别的吧?”
“没了,就这些。”
江老太太应了一声,眼睛瞪得老大,直勾勾盯着黄彩玉,心里气得不行。
这要是年轻个二十岁,她早就冲上去扯头发抓脸了,哪容得这人在这儿装没事人。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386/1111082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