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家臣
“母后也别再生气了,秦大人会帮忙出谋划策,李家一定会找到出路的。”
皇后的眼神越发阴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即使李家垮了也无所谓,我自有办法让孙家人活得生不如死。”
她的双手紧握成拳,额角的青筋清晰可见。
安乐望着母亲这般的固执己见,心中明白此刻任何劝说都将是徒劳,只能黯然转身,缓缓离去。
与此同时,孙家也得知了蜀王将亲自审理这起刺杀案的消息。
孙秉与孙鸿闻讯后,急匆匆地赶往寿安堂,兄弟二人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孙秉兴奋道:“娘,这真是太好了!孟家毕竟是李家的人,蜀王爷亲审此案,意味着李家若想脱罪,首要之事便是为我们孙家平反,我们孙家终于有望雪耻昭雪了。”
秦婉微微侧目,淡淡回应:“哪有那么简单?”
孙秉顿时一愣,“难道不行?孟家怎么说也是李家的家臣啊。”
秦婉冷笑一声,语气中透着几分不屑,“李家现今拥有的是整个大魏最为顶尖的智囊团队,面对如此困境,解决之道自然还是有的。”
“不过,此事对于我们孙家也不尽然是坏事,至少能让你们看清,为何每逢李家有难,总有众多官员趋之若鹜,纷纷施以援手。”
“而一旦我孙家遭遇危机,那些官员却如同趁火打劫,袖手旁观者众。”
孙鸿接口道:“那是因为李家支持太子,太子的手下自然会拼尽全力确保李家安然无恙。”
秦婉摇头,道出了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只是其中之一,最关键在于你曾言及蜀王比太子更适合成为储君,此言一出,得罪了太子党羽,而其他大臣又因不愿更换太子,以免引发朝堂动荡。”
“故而,只要太子的地位稳固如山,李家自是不会倒下。”
孙秉与孙鸿先前的兴奋之情逐渐被冷静的思考所替代。
正当此时,管家许广步入室内,递给了秦婉一张皱巴巴的纸团,言语中带着几分慎重:“老太太,这是我今日清晨在巡视前厅时无意中发现的,应是昨日李家某人不慎遗落。”
秦婉接过展开,竟是一封密信,字迹稚嫩,显然是出自半大孩子的手笔。
她再次将信交给许广,吩咐道:“想法子让人秘密送往宝珠行,交由掌柜转呈钱夫人。”
许广领命,点头示意,旋即快步离去,与刚进门的温殷殇擦肩而过,两人的身影在门框两侧交错而过。
温殷殇恭谨地步入厅堂,对着座上那位气质尊贵的老太太低声汇报道:“老太太,听闻蜀王殿下又登门拜访了。”
秦婉闻言,秀眉微蹙,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寒意:“这家伙还有颜面登门?果然是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辈。”
一旁,孙秉与孙鸿对视一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时至今日,他们与李家以及朝中那股势力的矛盾已如水火不容,难道他们的出路只剩下投奔蜀王一途了吗?
若是如此,联姻恐怕就成了他们稳固地位的唯一桥梁。
孙秉心头转念间,眼神微妙地闪烁了一下。
他暗自思量,若是二弟一家对此事有异议,他便要想方设法为自己唯一的女儿谋一个侧妃之位,哪怕是在那复杂的孙府之中。
“大哥,先把你的口水收一收吧!”
孙秉下意识一抹嘴角,却发现并无异样,这才恍然,原是老母戏谑于他。
他不由得苦笑,回道:“娘亲,不是您说只要太子未倒,李家就不可能真正垮台吗?”
“那不正是暗示我们要另寻依靠吗?”
秦婉不耐烦地斥责:“去你的胡思乱想。”
“我的意思是,别一门心思盯着李家的兴衰,咱们孙家也得为自己争取些实在的好处。该低头时就低头,否则自身都活得不硬气,哪有人愿意真心结交?”
“再者,你自己尚且未能做出一番事业,没有足以让人信服的价值,又有谁愿意给你依靠?”
孙秉一时间哑口无言,心中暗叹,原来自己误会了母亲的意思。
孙鸿在一旁见状,也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母亲立场坚决,蜀王想要他的女儿做妾便是白日做梦。
不久,蜀王在仆人的引领下踏入了大厅。
秦婉故意让孙秉、孙鸿兄弟留在厅内,只是让他们躲到了内室帷幔之后。
蜀王向秦婉行过礼后,却意外地发现上茶之人竟是何妈妈。
他记忆中的何妈妈,总是在其父皇的书房里忙碌,知晓不少宫廷秘密。
如此人物,竟被父皇赏给了秦老太太,实在让他颇感意外。
蜀王轻敲了两下茶桌,直至何妈妈退出门外,这才缓缓开口:“老太太,上次确是本王思虑不周。回府后细想,孙家与李家皆曾是一品公爵府邸,无名无分的侍妾之位确实是对贵府千金的不敬。”
“此番前来,本王诚意满满,愿以侧妃之位迎娶贵府长女孙玥。日后无论何事,绝不因其曾遭退婚而有所薄待,还望老太太成全。”
秦婉笑而不语,片刻后才悠悠说道:“殿下,我来为您理清思路吧。您的意思是,因为我们家玥儿遭受过退婚之辱,所以她的身份顶多只配做您的侧室,还希望我们孙家能知足常乐,是不是这个道理?”
蜀王顿觉尴尬,这老太太说话怎如此直接犀利?
“咳咳……”
“本王并非此意,实际上,本王对玥儿姑娘颇有好感。”
“假以时日,本王若能有所作为,定不负玥儿所托。”
秦婉对于他直呼玥儿之名并不满意,从他口中说出,这个名字仿佛失去了那份独属于玥儿的灵动,变得寻常无奇。
她正色道:“殿下,恕我直言,即便太子失去了李家的支持,但凭借他在朝中多年的威望与根基,您目前仍是无法匹敌的。”
“何必要苦苦纠缠我们孙家,企图寻找更多助力呢?”
“您需清楚,老身今年已经五十八了,时日无多。”
蜀王一听,面色立时阴沉,紧握双拳,不甘地质问道:“所以,老太太就连向皇上美言几句也不肯为我做?”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364/1111097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