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薇薇想建厂,霸总出谋划策!
总算从那片热情的包围圈里逃了出来。
两人顺着村后蜿蜒的土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直到身后鼎沸的人声被风声彻底盖过,苏砚舟才寻了棵上了年头的老樟树,背靠上去,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他下午一直挺得笔直的背,此刻才塌陷下去一个细微的弧度。
林薇薇看着他这副模样,唇角怎么压都压不住。
她故意凑过去,学着他特助李墨白的腔调。
“苏总,感觉如何?”
她歪了歪头。
“我们村的待客之道,还满意吗?”
苏砚舟侧过头,看着她嘴角那点促狭,心里的那点狼狈也跟着散了。
“非常满意。”
他这话,不是客套。
在他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每一次接触都带着明确的目的。
像这样纯粹、热烈、不掺杂任何功利的关心,他还是头一回经历。
虽然让他有些手足无措,但心里……并不讨厌。
“我也是第一次。”林薇薇的笑意落在唇角,很淡,却很真实。
“还有……”苏砚舟想起刚才被一群大妈围着盘问祖宗十八代的场景,自己也笑了,“她们打听事情的能力,比我的尽调团队还厉害。”
林薇薇被他这个比方逗乐了。
她拉着苏砚舟找了一块平整的草地坐下。
远处群山环绕,绿意盎然,好一派生机勃勃。
她索性闭上眼,感受木系异能。
在这种环境里,异能舒展得像是泡在温水里,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
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在向她传递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她喜欢这里。
不只是因为那份割不断的血缘,更是因为这里的山水,和这里的人。
那些善良淳朴的村民,让她想起了末世里,愿意和她分享最后一块饼干的陌生人。
他们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个念头猛地占据了她的思绪,林薇薇睁开眼,直接看向身边的男人。
“苏砚舟。”
“嗯?”
“这个村子太穷了。”
林薇薇指着远处那些在夕阳下愈发显得破败的泥瓦房。
“年轻人留不住,老人没收入,守着这么好的山水,却只能过苦日子。”
苏砚舟安静地听着,他知道,她不是在单纯地感慨。
“我想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
林薇薇说出了心里话。
直接给钱,不过是扬汤止沸。她需要一个能让村子自己“造血”,持续发展的法子。
而这种事,正是眼前这个男人的专长。
苏砚舟看着她,看着她眼里那份认真的、想要为这里做点什么的决心。
他的心,被她这种全然的、不设防的依赖,烫了一下。
被她需要的感觉,竟是如此的好。
他没有立刻给出方案,而是顺着她的视线,重新审视这个村落。
他大脑里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架自动开始运转,沿途看到的一切——广袤的竹林、村民的年龄结构、落后的交通——都变成了可供分析的数据。
“最大的资源,是竹子。”他开口,直接切入核心。
“我刚才跟大伯聊过。这里的竹子质地很好,但因为交通不便,加上没有加工能力,只能当柴火或者被贩子用极低的价格收走。”
林薇薇点头,示意他继续。
“投资建厂。”苏砚舟的思路清晰无比,“就地取材,解决原料问题。雇佣村里的留守人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
“做什么?”
“竹编工艺品。”苏砚舟的目光投向那片广袤的竹海,“竹篮、竹灯、竹制的小家具……这些东西在城市里很受欢迎。”
“不知道村里人,能不能做出城里人要的东西?”林薇薇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可以请老师傅带徒弟,做前期培训。”苏砚舟对她的问题早有预料,“设计上,我可以请最好的设计师,再利用苏氏的渠道,把东西卖到全国,甚至国外。”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
“这是一个绿色产业,不会破坏这里的环境。”
林薇薇听着他的构想,心里那个模糊的念头,被他三言两语就打磨得清晰、具体、可行。
这家伙,在自己的领域里,果然是王。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没错。
“可以。”林薇薇点头,“投资要多少钱?”
“前期投入,厂房、设备、加上初期的人工和设计费用,我估算,大概在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
苏砚舟说完,刚想说这点钱由他来出,就被打断了。
“钱我出。”
林薇薇的语气很平淡,但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是她想为这个家,为这个村子做的事,她不想在这件事上,占他任何便宜。
苏砚舟看着她那副“别跟我争”的模样,没跟她犟。
他知道她的脾气。
他退了一步。
“好。”
他应下,然后又补了一句。
“那后续的运营和管理,交给我。”
他愿意陪她一起做这件事。
不为任何投资回报,只因为,这是她想做的事。
他想参与其中。
两人站在田埂上,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村子命运的计划。
夕阳落下,给村庄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从村子里跑出来,扯着嗓子大喊。
“薇薇姐!大锅锅!”
是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虎头虎脑,跑得满脸通红。
“二婶婶喊你们回家吃饭啦!”
他跑到跟前,话传到了,转身又“噔噔噔”地跑远了。
林薇薇和苏砚舟对视。
这村里的传话方式,还真是……原生态。
两人都笑了,并肩朝着炊烟升起的地方走去。
原来,回家的感觉是这样。
两人回到家时,院子里的八仙桌已经摆好。
来看望林兆根的村民已经散了,大伯娘李月禾正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从厨房出来,大伯林兆棠在摆碗筷。
江彩娥系着围裙,还在灶台前忙活,锅铲碰撞的声音,伴着“滋啦”的油响,构成了最踏实的乐章。
桌上已经摆了满满当当的菜。
油光锃亮的整只烧鸡,清蒸的河鱼,拿大盆装的排骨炖土豆,还有几盘炒得翠绿的时蔬。
没有饭店的精致摆盘,就是用最大的粗瓷大碗,把菜堆得冒尖,分量十足,那架势,生怕你吃不饱。
“回来了?快洗手,马上开饭!”江彩娥从厨房探出头,嗓门洪亮。
林薇薇应了一声,拉着苏砚舟去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洗手。
冰凉的井水冲刷着双手,也洗去了一路的风尘。
晚饭的气氛,比中午更加轻松家常。
一家人围坐,江彩娥的筷子就没停过,生怕怠慢了这位新出炉的“准女婿”。
“薇薇,多吃点鸡腿,自家养的,香!”
“砚舟啊,你也吃,别客气!尝尝你大伯娘做的红烧排骨,拿手菜!”
苏砚舟的碗里很快堆起了冒尖的菜,像座小山。
他平日里饮食都很克制,何曾见过这种阵仗。
可看着江彩娥那热切的样子,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默默地,把所有菜都吃了下去。
味道确实很好。
是食材本身的新鲜,带着大锅猛火才有的镬气,比任何米其林餐厅的大餐,都更让他觉得……熨帖。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大伯,默默拿起桌上一瓶自家酿的米酒,倒了两个小小的白瓷杯。
他把其中一杯,推到了苏砚舟的面前。
没有一句话。
苏砚舟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他端起酒杯,对着林兆棠,也对着这一桌子人,郑重地举了举,然后一饮而尽。
一种名为“家”的温暖,从胃里,一直暖到了心里。
PS:
在作者的老家,新女婿上门都得喝酒。当然会根据酒量喝多喝少,但不可以不喝。
村里基本都是自家酿的米酒,甜甜的,没有度数。(●'◡'●)喝完之后就可以看见各种鬼哭狼嚎。哈哈哈哈~~~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057/432827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