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和谐”的收场
吕州市副市长办公室。
办公室副主任张明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轻松而又玩味的表情。
张明将文件轻轻放在江临舟办公桌上。
“市长,省反贪局那边送来了一份公函,是关于您在我市负责的相关项目的最终审查结论。”
江临舟将手中的笔一停,抬起头,露出一丝有趣的神情。
“哦?侯大局长这次守规矩了?怎么说?”
张明笑着翻开结论页,指向最后一行,
“经核查,江临舟同志到吕州任职八年内,负责的相关吕州市政规划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科学,招标流程规范,资金使用合理,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这可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官方定论。
算是给我们吕州市的相关市政项目,也给您个人,做了一个最权威的背书了。
江临舟并没有立刻去看结论,而是身体向后靠了靠,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若有所思。
“他是怎么送来的?
直接打电话给你的,还是派人私下递话?
没有直接塞到市检察院,让你们去取吧?”
“没有,是正式的、盖着省反贪局大红印章的官方公函。
通过机要通道,先送到了市政府办公室备案,然后由我按流程签收存档,再备份转呈给您。
全程合规合矩,挑不出一点毛病。”
江临舟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他拿起那份结论书,仔细地看了看落款和印章。
“呵,看来我们这位侯大局长,也在开始懂规矩了。”
张明笑着接话道,“是啊,听说您上次去省检反贪局沟通后,他又被季昌明检察长叫去狠批了一顿。
看来是深刻认识到,程序的重要性了。
不过这结论只是关于您负责的市政项目,关于您个人的财务问题并没有提及。”
江临舟将文件轻轻放回桌面,
“侯亮平在慢慢学规矩了,这是一事一结论原则。
我的个人财务问题,侯亮平涉及的程序瑕疵问题可不小,估计后面还有一些协作问题。
先把前期的市政项目调查结论了,再涉及个人问题。
也不知道是他侯亮平认识到了程序的重要性。
还是季检察长,给支的招。”
“这招高明啊!”
张明有些不解,“市长,这怎么说?”
“ 没查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结果。
现在反贪局用最正式、最无可挑剔的方式,宣布了这个结果。
这样做就弥补了侯亮平之前的行动鲁莽,或者说向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表明。
反贪局,对事不对人。
没问题,也会还你清白,不会让你蒙受不白,反贪局会对事情负责。”
接着,江临舟对着市政办公室副主任张明吩咐道,
“以市政府的名义,给反贪局回函。
就说“审查结论已收悉,感谢省反贪局对吕州市政项目建设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语气一定要平和、要官方。”
张明拿起文件,恭敬地离开。
江临舟来到窗边,看向窗外,嘴角带着一丝的笑意。
他在等一个电话,不知道是哪个部门会打来这个电话。
可能是省检季检察长、也可能组织部的吴部长,审计厅的徐厅长也有可能。
“叮铃铃,”办公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
“唯,这里是吕州市政府,我是副市长江临舟。”
江临舟接通电话。
省组织部吴部长温和而又沉稳的声音从那边传来。
“临舟同志,没打扰你工作吧?”
江临舟,语气恭敬,“吴部长,您好,我正需要聆听您的教诲。”
吴部长直接切入主题道,
“临舟啊,近期关于你的一些情况,昌明同志和我都很关注。
侯亮平同志呢,工作有冲劲,责任心强,但在方式方法上,有时候确实欠考虑。
他之前对你的个人财务状况进行的一些了解。
程序上存在一些瑕疵,可能给你个人和吕州市的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吴部长,我理解反贪局工作的特殊性。
只是,程序正义是底线,希望侯局长今后能更注意一些。”
江临舟,听着吴部长的电话,平稳地回道。
“你说得很对。
所以,昌明同志和我商量了一下,决定采取一个更规范、也更稳妥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我们准备将本年度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抽查审核工作,稍微提前一点进行。
这次会请反贪局作为协作单位之一,参与到对重点抽查对象的审核过程中来。”
吴部长稍微停顿了片刻,让江临舟消化这话。
“这样一来,反贪局前期对你的一些……嗯,‘了解’,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纳入到这次组织主导的正式审查程序中。
所有的流程都会在组织部和审计厅的框架下,公开、规范地进行。
这既是对干部负责,也是对社会关切的一个回应。你觉得呢?”
江临舟明白这是上级在帮忙“解套”,并将侯亮平的违规动作转化为合规程序。
“部长考虑得,就是比我们周全。
由组织出面,统一规范进行,最能消除误解。
我一定全面配合,审计厅、反贪局的工作。”
“嗯,你能这么想就好。
政府的公信力,需要我们在各个层面、用各种方式去小心维护。
有时候,个人受点小委屈,也是为了大局的平稳。
这一点,临舟同志你的觉悟一向很高。”
“部长,我明白。个人服从组织,这是应有的基本觉悟。”
“好。另外,关于这次审查,你自己这边,是不是可以主动向组织部打个报告?
就说是为了以正视听,主动申请组织对您的个人事项,特别是设计劳务所得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核查?”
吴部长,以商量的口吻,说出一个不能拒绝的提议。
江临舟心领神会,
“当然,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马上就以书面形式,向组织部提交申请,积极配合审查。”
“临舟同志,你的能力和品行,组织上是了解和信任的。
这次审查后,组织部在后续的干部考察和任用中,会充分考虑你这种顾全大局、积极配合的态度。
有时候,经历一点小风波,未尝不是对干部的一种考验和锻炼,组织上也会综合考量,给予相应的评价。”
吴部长显然对江临舟的配合非常满意。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请您放心,我一定处理好这件事,绝不会让其影响吕州市的工作大局。”
江临舟保证道。
“好,那就这样。
临舟,发挥你年轻干部的冲劲,为吕州做出更出彩的工作。”
吴部长鼓励道。
电话挂断,江临舟放下电话,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
他明白,这场风波即将以这种方式被“内部消化”。
这件事,就这么以高层介入体面地收场了,不用自己或者侯亮平考虑收场问题。
甚至可能因祸得福,在未来的晋升中获得某种形式的补偿。
同时他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内无处不在的平衡与交换艺术。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014/4330584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