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名义:侯亮平,请遵守组织原则 > 第16章 困难的区财政

第16章 困难的区财政


京州市政府大楼,市委常委会议室。

会议室庄重肃穆,市委常委、相关副市长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座。

省组织部长吴春林坐在主位左侧,市委书记李达康坐在主位右侧,中间的主位暂时空置。

由于吴市长在燕京党校学习去了,会议由市委书记李达康代为主持。

吴部长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带着组织部门的权威。

“同志们,我代表省委组织部,宣布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

根据省委常委会决定,现任命:“江临舟同志,为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会场响起一阵礼节性的掌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坐在吴春林身旁,神色沉静的江临舟。

吴部长停顿片刻后,继续发言。

“临舟同志,在吕州工作期间,能力突出,成绩显著,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和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

更重要的是,该同志政治坚定,廉洁自律,经受住了组织的全面考察。

省委认为,由临舟同志充实京州市政府领导班子,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

希望临舟同志尽快融入新集体,也希望京州的同志们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掌声再次响起,吴部长示意江临舟简单表态。

江临舟迅速站起身,向与会人员微微鞠躬。

“感谢省委的信任,感谢吴部长的亲自送任。

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京州是汉东的省会,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初来乍到,情况不熟,能力有限,恳请李书记和各位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指导、多帮助。

我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廉洁奉公,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大家的期望。”

江临舟官方、简短的表了个态,具体做事,看后续情况。

李达康在江临舟坐下后,接过话头发表官方发言,

“我代表京州市委、市政府,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热烈欢迎临舟同志的到来!

吴部长亲自送任,充分体现了省委对京州工作,特别是对政府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江临舟身上,语气变得具体而明确。

“由于吴市长,正在党校学习,由我代为主持政府工作分工。”

“临舟同志,经市委初步研究决定。

当前,我们京州最紧迫的一块工作,就是光明峰项目以及与之关联的大风厂善后事宜。

这块工作,之前是由丁义珍负责。丁义珍出逃,留下了大量的问题和隐患。

尤其是大风厂员工安置款,至今没有完全落实,已经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块心病。

这项工作等不起,也拖不起!”

说着李达康的身体微微前倾,看着江临舟,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指令。

“经市委研究决定,由临舟同志,分管丁义珍之前负责的工作。

主要分管:城市建设、规划、广电,并具体联系、协调、推动光明峰项目!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光明峰项目,以及牵头处理大风厂事件的后续遗留问题!”

此言一出,台下不少人交换着眼神。

这哪里是分工,分明是把最烫手的山芋直接塞到了这位新的副市长手里。

大家都欣然接受,这个雷区大家都不想趟,有人接手自然喜闻乐见。

本来还有不少嫉妒江临舟,年纪轻轻就要升任正厅的官员,同样识趣地没有提出异议。

李达康仿佛没有看到,下面的官员松了口气的反应,继续宣布。

“临舟同志,你在吕州搞建设是出了名的敢打敢拼。

现在,组织上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希望你能发挥特长,大胆工作,尽快打开局面!

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我,向市委汇报!市委是你坚强的后盾!

同时,为了江临舟同志更好地处理光明峰项目等问题,市委拟任命江临舟同志兼任光明区区委书记。”

江临舟脸上看不出喜怒,平静地站起身,

“感谢李书记和市委的信任。我服从安排。

既然组织把这副担子交给我,我一定竭尽全力,争取尽快熟悉情况,推动工作。”

“好!达康书记已经明确了分工,临舟同志也表了态。

我相信,在达康同志为班长的市委坚强领导下,临舟同志一定能不负众望,为京州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吴部长做下最后总结,为这场送任画上句号。

光明区区委书记办公室,江临舟刚送走市组织部部长李雪梅。

办公室曾经豪华的装饰,已经撤去。

江临舟坐在那张曾经属于丁义珍的红木办公桌后,通过内线电话就叫来了区长孙连城。

江临舟起身与孙连城握了下。

“孙区长,坐。我来光明区与你搭班子。

我刚到,情况不太熟悉,需要你这位老区长帮我尽快熟悉局面。”

孙连城握手坐下,姿态不卑不亢。

似乎一点也没有为江临舟抢了他的区委书记而有情绪,反而是舒了一口气。

孙连城主要是脱手大风厂问题,实在躲不掉,区委书记,才是次优选择。

现在来了个高个顶事,自己要轻松不少。

“江书记,欢迎您到光明区主持工作。区里的基本情况,我向您做个简要汇报。”

说着,孙连城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语气平稳但内容沉重。

“  江书记,我就不绕弯子了。

光明区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财政。

丁义珍时期遗留的债务和资金窟窿很大,加上经济下行,区级财政非常困难。

截至上周,区本级可灵活调度的资金不足五百万。”

江临舟眉头微蹙,“这么紧张?一个市直辖区,只有区区五百万可调度资金?”

孙连城点头确认,

“是。这还不是最棘手的。

本月工资发放就需要近两千万,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巨大。

要是垫付大风厂,就得从其他资金里面抽。

财政局面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那么,关于大风厂员工安置款,区里是什么考虑?”

江临舟问道。

孙连城深吸一口气,态度诚恳而坚定。

“江书记,关于这1500万安置款,我的意见很明确:区政府不能垫付。”

他稍作停顿,迎上江临舟的目光,继续陈述:

“第一,从现实能力上说,区财政连保障基本运转都已十分吃力,实在无力承担这笔额外支出。

如果我们连干部职工的工资都难以保障,又如何维持政府正常运转?”

第二,从财政规范上说,这笔钱一旦垫付,很可能无法收回。

大风厂资产状况复杂,土地处置周期长,现在这状态,这笔钱很可能成为坏账。

作为区长,我必须对区财政负责,不能给后人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

“但如果这是市委的硬性要求呢?

你也知道这是李达康书记,安排的政治任务。”

孙连城神色更加凝重,

“江书记,我理解市委的压力。

但,我们必须基于区里的实际情况提出专业建议。

政府垫付看似简单,实则是把复杂的市场经济问题变成了政府的无限责任。

这个先例一开,后患无穷。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饮鸩止渴。”

江临舟凝视孙连城片刻,忽然露出一丝欣赏的笑意,

“孙区长,你说得对。

政府确实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做赔本买卖。”

孙连城略感意外,他本来以为江临舟是来催款的,结果却出乎意料。

“那,江书记的意思是?”

江临舟站起身,走到窗前,看向光明峰、看向大风厂。

“这笔钱,区里不用出。

不过,我需要你配合我做几件事。

第一,尽快整理一份详细的区财政报告;

第二,协助摸清大风厂的全部资产债务情况;

第三,准备好配合接下来的安置工作。”

孙连城猛地抬头,眼中全是难以置信。

“啊?江书记,您的意思是要市里全额承担了?李书记那……”

江临舟抬手打断他,语气莫测。

“怎么解决,你很快就会知道。

你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区里的局面,把各部门的工作抓起来。

尤其是配合好即将开始的、大风厂员工安置的各项工作。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

门关上的那一刻,江临舟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下了“工资”、“安置款”、“银行”、“担保”几个关键词。

并在“银行”、“担保”二词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014/4330584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