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季检察长踢锅,高育良上课
汉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
季检察长刚批阅完一份文件,难得清闲片刻,端起那只用了多年的杯子,吹开浮叶,惬意地呷了一口热茶。
窗外阳光正好,季检察正心里微微感慨:
“这个侯亮平,总算是消停了一个星期,没再给我捅什么新娄子。
看来沙书记上次的警告还是起了作用……”
这念头还没落地,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敲响了。
“进。”季检察长随口应道。
办公室张主任拿着一份文件,脸色有些微妙地走了进来。
“检察长,刚收到省广播电视局以公函形式转来的一份情况反映。”
说着,张主任将文件轻轻放在季昌明检察长的办公桌上。
季检察长的手顿了顿,放下茶杯,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冲散了刚才的片刻安宁。
季昌明拿起文件,只看了一眼标题《关于部分影视项目异常撤离及背后不良舆论影响的情况反映》,发文单位落款是省广播电视局。
季检察长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快速浏览内容。越看,脸色越沉。
那字里行间“独特的审核理念”、“超越常规的审视维度”等措辞,像一根根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季检察长把文件往桌上一放,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长长叹了一口气,用手揉着太阳穴。
“这个侯亮平……,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安生不了几天!
前面那个什么……,调查人家江临舟副市长生活作风的问题。
无凭无据,全凭猜测,这像什么话!
现在好了,看见没有?
项目跑了,投资吓退了,帽子扣到我们整个汉东检察系统头上了!”
张主任站在一旁,不敢接话,只能默默听着。
季昌明指着那份公函,语气充满了无奈。
“你看看,人家广电局的夏局长多会做事!
不吵不闹,一份公函,‘情况转送,供参考研判’。
这哪里是参考?这分明是拿着小鞭子在抽我们检察院的脸!
说我们的人办案子不顾大局,影响了汉东的文化形象和经济环境!”
说到这,季检察长又想起了心惊肉跳的银行系统问题。
“上次他抓欧阳菁,搞得银行系统鸡飞狗跳。
最后是沙书记亲自定调子,行政先行,才算把影响控制在省内。
那才过去多久?他又来!而且更离谱,去查人家结没结婚,谈没谈恋爱?
搞得江临舟公文发到省检,半真半假地要我省检赔他女朋友!还提议让侯亮平去当民政局局长!
我当时就要把提前退休报告交上去了!结果沙书记又给我截下了。”
张主任没法说这事,他有份,调换了顺序,只能出声安慰:
“检察长,您消消气,这也是……也是为了工作。”
季检察长摆了摆手,打断张主任的继续。
“工作?侯亮平这工作方式是莽撞!是授人以柄!
现在沙书记又不在家,去吕州考察了。
明着是工作,我看呐,八成也是被陈岩石老检察长他们这些事给搅的,躲清静去了。
这烫手的山芋,总不能直接扔到沙书记那里去。”
季昌明沉默了片刻,做出了决定。
“这样,老张,你把这份文件,还有关于此事的几点思考,整理一个简要的汇报材料。
然后,以检察院的名义,正式转呈给省委高育良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张主任略微迟疑,“高书记?检察长,您的意思是……”
季检察长意味深长地说道。
“育良书记是省委专职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情于理,这事都该先向他汇报。
而且,育良书记理论水平高,善于做思想工作,处理这种涉及多方协调、需要把握分寸的事情,比我们更有经验。
就写明,此事关乎汉东外部形象与内部政法工作方法的协调,涉及面广,情况敏感,提请政法委协调处理。
我们检察院,坚决服从省委和政法委的指导。”
张主任立刻明白了,季检察长这是要把球巧妙地踢出去,既不越位,也不沾包。
让更擅长平衡和理论高度的育良书记去头疼,去敲打侯亮平。
张主任立刻回道。
“好的,检察长,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准备材料,尽快呈报给高书记。”
季昌明检察长点了点头,看着张主任离开,重新端起那杯已经微凉的茶。
喝茶中,季检察决定要与育良书记专门沟通一下,确保这课上得内容充分。
省委大楼。
季昌明敲响了省委副书记办公室的门。
“育良书记,打扰了。
有个情况,我觉得需要向您汇报,也想听听您的意见。”
高育良热情地将季昌明请进办公室,为季昌明斟了杯茶。
他已经收到了省检转呈过来的那份文件,已然心中有数。
“昌明同志,你我是老搭档了,何必客气。有什么情况,尽管说。”
季昌明检察长进来时,就瞟到了打开的省检送过来的文件袋。
“这广电局夏局长那边转过来的复印函。
几家有分量的影视公司,原本计划来我省的重大采风项目,现在都打了退堂鼓。
理由嘛,写得冠冕堂皇,说是我们的‘审核理念独特’,他们的创作‘难以企及’。”
季检察长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高育良的神色,继续道:
“广播电视局的同志们反映的情况,很有关注的必要啊。
这不仅仅是一个两个项目的问题,而是事关我们汉东整体的文化形象和投资软环境。
外面会怎么看我们?会说我们汉东思想保守,不欢迎文化创新。”
接着季昌明话题引向核心:
“这件事,也折射出我们的一些问题。
我个人感觉,我们政法战线的一些同志,办案子、抓业务是一把好手。
但对于工作可能产生的外部效应,尤其是对文化、经济这些领域可能造成的连锁反应,理解和考量得确实还不够深入,不够到位。
有时候,好的出发点,未必能收到好的综合效果。”
高育良微微颔首,品了一口茶。他完全明白季昌明指的是谁,以及为何而来。
沙瑞金不在,他这位专职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必须处理好这“后院起火”的麻烦。
高育良语气沉稳,充满学者式的审慎。
“昌明同志,你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件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它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公务人员,特别是握有执法、司法权力的同志。
如果知识结构单一,视野不够开阔,确实很容易在工作中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高育良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做出了决断。
“你提出的,关于组织金融办、文化厅、广电局的同志们,给政法系统的干部做一个短期的工作扩展培训,这个提议非常中肯,很有必要。
这不能看作是简单的业务培训,而应该是一次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全局视野的开拓。
让我们的同志了解一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
明白我们的一项决策、一次调查,在宏观层面上可能激起的涟漪。
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分寸,提升综合判断能力。”
季昌明知道高育良领会了意图并给予了支持。
“育良书记总结得很到位。那这件事,就由政法委牵头来组织?”
高育良微笑着,当然知道季检察长不想接手,这个让全系统集体培训的任务。
但这事他丢都丢不掉,只能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当然。这也是政法委的分内之责。我会让办公厅尽快协调相关部门,拟定一个培训方案。
课程要务实,师资要精干。
特别是要请一些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同志来授课。
我看,第一期,就可以请反贪局的骨干们先参加,尤其是侯亮平同志。
他年轻,学习能力强,更需要这样拓展视野的机会嘛。”
“尤其是侯亮平同志”这几个字,高育良说得轻描淡写。
双方既给事件定了性,也明确了敲打的对象。
这就是一场针对侯亮平的、冠冕堂皇的“回炉再造”。
季昌明起身离开。
“有育良书记您亲自把关,我就放心了。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高育良站起身,送季昌明离开。
“昌明同志,你总是这么为大局着想。放心吧,同志们会理解这次培训的良苦用心的。”
季检察长温和地将侯亮平送到高育良面前,可不是要放过他。
季检察长已经对侯亮平失望透顶了,但反贪的大环境下,汉东还是要出点成绩的。
侯亮平的背景刚好可以做出成绩的刀,刀嘛,切割的时候用上,不用了,当然是踢回原位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014/4325703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