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老太重回七零:白眼狼们悔哭了 > 第61章 其实是妈

第61章 其实是妈


田艳梅打大丫小嘴巴。

这孩子平日嘴很紧,估摸是真难受,她打得轻轻的。

大丫做了个给嘴巴上链条的动作。

田艳梅就又心软,问:“想吃什么,妈明天给你买。”

大丫呼出的气都是热乎的,细若蚊蝇的说:“吃‘中"字的肉肉。”

田艳梅想半天回过神来,小孩说的应该是排骨。

排骨比肉便宜很多,这孩子还替着省钱了。

可田艳梅还是面露难色。

带骨头的肉几乎都在六毛八分钱到七毛三之间。

哪怕她不选更贵一点的新鲜肉,而是选择便宜点的冻肉,也就是每年撤换下来的战备肉,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

田艳梅为难的皱眉,她这日子真是太难过了,每天都要为了吃喝去算计,一点都不能喘息,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谁让她男人不在了呢。

她想了想,“妈给你做哑巴玉米吃吧。”

谁家都在爆爆米花的时候,田寡妇让大丫问过,最后还是舍不得粮食没有下手。

大丫点点头,向来不闹的。

田艳梅心里酸溜溜的。

没错儿,大丫是亲生的。

丈夫死得早,她又那么年轻,指定得改嫁。

谁都知道带拖油瓶就得掉价,可亲生骨肉也不能说丢就丢,这才想了这么个法子,还能叫名声好听些。

这边,母女俩很安静,隔壁老丁家就显得热闹了。

田艳梅听黄喜芬问金枝,叨叨她和那施老师谁更好看点。

老丁家那当大孙女的特别活泼的来了句,“妈妈,没关系的。”

田艳梅听得挺想笑。

其实这一条巷子里结婚生子后的女同志里,就属黄喜芬最年轻,一点都不像是生了三个娃的,就足够看出来搁婆家里头活得有多滋润了。

银枝也说话了,应该是缠着江秀菊,一个劲的喊着奶奶,叫人去看烧沸的水,说是水在跳舞。

听那边动静,江秀菊真配合了孙女。

田艳梅想象江大妈一本正经陪着孙女看沸腾水的画面。

她又看看大丫,想着同样是女娃娃,江大妈应该也能对大丫好。

田艳梅馋江秀菊馋得不行。

倒不是说人多么好,主要对方方方面面都是正常人。

田艳梅难免就想起前婆婆。

不拿性格说事,就说平日里的生活习惯,那真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

就比如说做饭,把粮食锁柜子里,平日里到饭点才勺米让她做饭,而且精准到每个人一碗饭,要是多了半个人都没得吃的。

一顿饭里头,如果哪一个勺多了,另外一碗就只有小半碗,更不要说需要添饭的,。

所以,在前面勺饭的人只能刻意的少勺一点,怕后面的人没得吃的。

到最后就会还剩下一点点。

她这前婆婆就会叨叨说怎么会不够吃,这还剩的呢。

偶尔要是前面的人适当的多勺一点,最后一碗只剩下一点点,前婆婆就会叨叨不饿,让大伙吃。

就问问谁还能心安理的吃得下。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家里头那搪瓷盆,平日里拿来洗脚丫子,她前婆婆拿来洗下面后又揣着去洗菜,晚上睡觉还得洗脸。

洗完脸抠耳朵。

中老年耳屎多,她不止一回看到耳屎就这么漂在水盆里,然后前婆婆就端起来漱口。

那用过的裤衩子拿来当抹布都不算个事了。

大丫刚出生的时,前婆婆带血的裤衩子和未满月孙女的口水巾在一起泡的场景谁能受得了。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前婆婆打击太大,她男人死后前婆婆也走了。

婆媳感情不能说没有,但不深,反正是田艳梅能毫无压力把大丫的身世安对方身上的程度。

前一个婆婆就不太正常,周围和她婆婆年纪相仿的,也是个奇葩。

田艳梅刚结婚的时候,刚就住得挺近的一大妈隔三差五就差遣儿子来送东西。

因为对方是丈夫从小到大的好朋友,这瞅着好像没什么问题。

她男人的工作得隔三差五的加班,有一天晚上下大雨,母子俩又来送饺子。

当儿子的挺正常的说要走,当妈的说儿子住的那屋正漏雨,让当儿子的在这里凑合一晚上。

田艳梅和当儿子的震惊得半天没说话。

最后还是那当儿子的强行拉着亲妈走了。

田艳梅赶紧把门反锁好。

后来她越想越不对,寻思那老娘们怎么专门挑婆婆不在家的时候才来送东西,又比如回回都是当儿子的来。

虽然没有后续,两家渐渐也生疏了,但她有听人说那老娘们想撬墙角。

撬一个已婚妇女的墙角,这不能是个正常人吧。

总之田艳梅真是叫周边的人搞怕了,她就想要个思维正常,行为正常的婆婆。

这会,大丫的额头好像更烫了,田艳梅说:“我去隔壁借个温度计。”

她理了理头发过去敲门,“江大妈。”

黄喜芬过来开的门。

晌午借了油呢,她挺客气的,招呼着:“快进来坐坐坐。”

田艳梅摇摇头,说:“大丫好像有点发烧,我借一下温度计。”

小孩的事拖拉不得,黄喜芬赶紧朝屋里喊,“妈,隔壁借温度计。”

此时屋里头,江秀菊正用烧红了的锯条给已经装袋的白糖封口,听见了就去抽屉里拿温度计。

整条巷子就她们家有温度计。

借倒不是问题,主要是都不会看。

江秀菊哪怕是嘴巴说秃噜皮了,叫这些借温度计的量完体温以后去看体温计上的那条线就能知道温度。

哪怕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一个个的还在问线在哪,看不到啊,最后还得屁颠颠举着过来问问是几度。

因为几乎都是为了孩子来借温度计,江秀菊慢慢的也就妥协了。

谁家孩子看似好像发烧了,她就跑这么一趟,帮着量一下体温。

江秀菊表情淡淡的,朝田寡妇点了点头就到隔壁去了。

黄喜芬看孩子们也跟到隔壁去,就跟丈夫商量着,“要不金枝明年先缓缓,等一等树枝吧。”

丁老大却说:“上吧,我看妈的意思就是要金枝明年上学,这时候别跟她对着干。”

他压低声音说:“明天我得下乡放电影,顺便和老三老四去干点事,你就负责拿自行车证。”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993/111110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