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流言与共担
暴雨后的重建工作繁重而琐碎。临时修补的棚膜只能应急,需要尽快更换新的。被泥水浸泡过的土壤板结严重,需要重新深翻、晾晒,甚至客换一部分新土,否则会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生长。那些抢救下来的蔬菜,也需要加倍精心地呵护,才能慢慢恢复元气。
苏晚和陆衍仿佛两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天不亮就起身,夜幕深沉才归家。苏晚负责细致活,清理残叶,照料伤苗,配制防止病害的土农药;陆衍则包揽了所有重体力活,更换棚膜,深翻土地,从河边一车车拉来干净的沙子掺入土壤改善结构。
连续的高强度劳作,让两人都瘦了一圈,眼底带着疲惫的青影,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共同的灾难非但没有压垮他们,反而将两人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那种并肩作战、休戚与共的感觉,比任何平静时光都更能滋养情感。
苏晚不再像最初那样,因为一点肢体接触就脸红心跳,而是能很自然地抬手用袖子替陆衍擦去额角的汗珠,或者在他弯腰时,顺手帮他拍掉后背的泥土。陆衍虽然依旧沉默,但会在苏晚蹲久了猛然起身发晕时,及时伸手扶住她的胳膊;会在吃饭时,默默将仅有的几片肉夹到她碗里;会在夜里,悄悄将热水瓶塞进她微凉的手脚边。
这些细小的互动,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仿佛他们本就该如此。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和温情,在满是泥泞和汗水的大棚里静静流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苏晚和陆衍埋头苦干,试图将生活拉回正轨时,一股恶意的流言,如同雨后滋生的霉菌,开始在村里悄然蔓延。
流言的源头,隐隐指向孙小曼。她那次“慰问”碰了钉子,心中嫉恨更甚。她利用在供销社工作的便利,和一些长舌妇闲聊时,“无意”中透露:陆衍家的大棚遭了灾,损失惨重,欠了供销社不少菜款,眼看就要还不上了。她还添油加醋地说,看见苏晚偷偷去公社信用社,怕是想去贷款,结果好像没办成,灰头土脸地出来了。
这些话经过几个婆娘的嘴一传,立刻变了味。传到后来,就成了“陆衍和苏晚折腾大棚欠了一屁股债,快要过不下去了”、“当初就不该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老老实实种地多好”、“看来那丫头就是个败家命,克完娘家克夫家”……
流言也传到了苏家。李桂芹坐不住了,再次找上门来,这次脸上没了之前的轻松,满是忧色。
“晚晚,村里说的是不是真的?你们真欠了供销社的钱?还想去贷款?”李桂芹拉着苏晚的手,急切地问道,“要是真困难,妈这里还有几块钱,你先拿着应应急……”说着就要从贴身口袋里掏钱。
苏晚心里又是好气又是感动。她按住母亲的手,语气平静而坚定:“妈,你别听村里人瞎说。我们是遭了灾,损失不小,但还没到欠债贷款的地步。卖何首乌的钱还剩一些,应付得过来。你放心,我们能挺过去。”
李桂芹将信将疑:“真……真的?你可别骗妈!有啥难处一定要说!”
“真的。”苏晚用力点头,为了让母亲安心,她甚至拿出那个装钱的小铁盒,打开让李桂芹看了看里面剩下的钱和那张供销社的结款单,上面明确写着下次送菜后才结算,并无欠款。
李桂芹看到实实在在的钱和单据,这才长长松了口气,拍着胸口:“吓死我了!这些挨千刀的,就会胡说八道!” 她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说,“你爹……你爹其实也听着信了,嘴上没说什么,但这两天抽烟抽得特别凶……”
苏晚沉默了一下。父亲的态度依旧复杂,但这份无声的关注,还是让她心里泛起一丝微澜。
送走母亲,苏晚脸上的平静褪去,染上一抹凝重。她不怕流言,但流言带来的困扰是实实在在的。它会影响邻居们的看法,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与供销社的合作关系。
晚上,陆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苏晚一边摆晚饭,一边将流言和母亲的来访告诉了他。
陆衍听完,脸色沉静,并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他洗了手坐下,拿起馒头咬了一口,才淡淡道:“不用理会。”
“我知道。”苏晚叹了口气,“可是,众口铄金……我担心会影响咱们以后……”
“影响什么?”陆衍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着她,“菜种得好,供销社就要。别人说什么,改变不了这个。”
他的话一针见血,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底气。是啊,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他们的蔬菜品质过硬,能满足供销社的需求,那些空穴来风的流言,终究会不攻自破。
“而且,”陆衍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有我在。”
简单的三个字,却像有着千钧之力,瞬间驱散了苏晚心中所有的疑虑和不安。是啊,有他在。无论外面风雨多大,只要他们两个人站在一起,就没什么可怕的。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和陆衍完全屏蔽了外界的嘈杂,心无旁骛地投入到重建中。他们的沉默和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回应。邻居王婶等人来看过几次,见他们井井有条地忙碌着,大棚也一天天恢复旧观,甚至规划得比之前更合理,那些疑虑便也渐渐消散了,反而更加佩服这两口子的韧劲。
这天,苏晚正在给那几棵劫后余生的西红柿苗追肥,弟弟苏明又来了。这次,他脸上带着愤愤不平的神色。
“姐!姐夫!”苏明气喘吁吁地跑进大棚,“我刚才听见孙小曼跟人在供销社门口说你们坏话!气死我了!”
苏晚直起腰,用毛巾擦了擦汗,平静地问:“她说什么了?”
“她说……说你们大棚不行了,种的菜都有毒了,吃了要拉肚子!还说明天供销社就不要你们的菜了!”苏明气得脸通红,“我……我当时就想上去骂她,被王婶拉住了!”
苏晚和陆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冷意。这个孙小曼,真是越来越过分了!造谣欠债也就罢了,现在竟然开始污蔑蔬菜质量,这直接触及了他们的根本!
“小明,别冲动。”苏晚压下心中的怒火,安抚弟弟,“跟她那种人吵架,没用,反而落了下乘。”
“那怎么办?就让她这么胡说八道?”苏明不甘心。
陆衍放下手中的铁锹,目光望向公社的方向,眼神冷冽:“明天,照常送菜。”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苏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用事实说话!只要他们的菜质量过硬,送到供销社,一切谣言自然粉碎!
第二天,苏晚和陆衍精心挑选了第一批恢复后品质最好的蔬菜——主要是那些幸存下来、长势反而更健壮的菠菜和小白菜,仔细装筐,准时送到了供销社。
供销社后院,孙小曼看到他们,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随即又强装镇定,故意提高音量对旁边的同事说:“哎,有些人啊,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这菜都那样了还敢往这儿送!”
陆衍看都没看她一眼,直接将菜筐搬到称重处,对负责验收的老采购员说:“李师傅,菜送来了,您验验。”
李师傅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头,为人正直。他戴上老花镜,拿起一棵菠菜,仔细看了看色泽、叶片,又掐了掐根茎,点了点头:“嗯,这菜不错!比雨前还精神!看来你们是下了功夫了!”他又检查了其他菜,都很满意。
孙小曼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李师傅开好单据,递给陆衍,顺便说道:“小陆啊,张主任还特意交代了,说你们不容易,让以后收菜的时候多关照点。下次有菜,尽管送来!”
这话声音不小,周围的人都听见了。孙小曼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灰溜溜地躲回了柜台后面。
苏晚和陆衍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场由孙小曼掀起的流言风波,在他们绝对的实力和事实面前,彻底溃散。
回去的路上,阳光明媚。苏晚看着陆衍坚毅的侧脸,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安稳。这个男人,或许不擅言辞,但他用行动为她撑起了一片天,将所有的风雨都挡在了外面。她悄悄伸出手,勾住了他垂在身侧的手指。
陆衍的手指僵硬了一瞬,随即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握在了掌心。温暖、粗糙、有力的触感,从指尖一直传到心里。
流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强者。经此一事,苏晚和陆衍不仅巩固了事业,两人的心也贴得更近。
前路或许仍有坎坷,但携手同行,便无所畏惧。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951/1111110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